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深政观察 |“20 +8”技术方向、11个创新集群区,深圳披露未来5年科创布局)

资料来源:阅读特别报道

作为一个以科技创新为标志的城市,深圳未来五年科技创新的规划布局备受关注。

1月12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透露《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相关内容。规划显示,到2025年,深圳研发投资占地区GDP的比重将提高到5.5%-6%,深圳基础研究投资的比重将达到5.5%-6%。

该计划还将重点放在深圳的七个主要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20个产业集群和8个未来产业规划确定了“20+8”技术的主要方向。

“十四五”期间,深圳全面实现了现代化和国际化创新城市关键时期。根据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完善“五种力量”、建设“五个地方”的要求,规划提出实施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建设11个创新集聚区,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和产业创新高地。是深圳未来五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1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5年实现两个“5.5%-6%”

到目前为止,深圳已经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6万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GDP的5.46%。创新能力居全国创新型城市首位。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构建了“基础研究+技术突破+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持”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在总结现有背景的基础上,深圳提出了“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创新型城市,成为广东、香港、澳门大湾地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引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产业高地。

《规划》提出了深圳未来五年科技创新领域的主要发展指标: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GDP的5.5%-6%

全社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研发经费的5.5%-6%

每万人拥有108项高价值发明专利

技术合同营业额1500亿元

深圳国家高新区国内生产总值1.1万亿元

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2万家

公民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5%

《规划》还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包括:

打造“四个平台”:光明科技城深圳河套香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深圳香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

加强“四个支持”:加强国家实验室、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由科技龙头企业“四个支撑”构成的战略性科技力量;

落实“十大行动”:包括基础研究的“夯实基础行动”、关键技术攻关行动、成果产业化的“加速行动”、科技与金融的“整合行动”、创新人才的“集聚行动”、四链对接的“顺畅行动”、科技创新的“创新行动”,开放创新的“扩张行动”、科学文化的“培育行动”、改革创新的“深化行动”、法治建设的“保障行动”。

2

明确“20+8”技术的主要方向

推进“四链协作”是一项重要举措《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该项目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人才链,围绕人才链完善教育链”,促进科技、工业、教育一体化发展。

基础半导体碳化硅功率器件工程实验室工作现场。

《规划》明确了“20+8”技术的主要方向,即围绕深圳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20个产业集群和8个未来产业开展技术研究。

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0个产业集群包括:

1)新一代电子信息。专注于网络和通信、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重点攻克网络新技术、芯片设计制造、显示新技术、智能终端软硬件、传感器新技术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2)数码与时尚。聚焦软件与信息服务、数字创意和现代时尚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攻克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计算、设计软件和新一代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

3)高端制造设备。专注于工业机器、智能机器人、激光器和添加剂制造、包括精密仪器设备在内的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专注于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智能感知和交互技术激光芯片、开展立体印刷、精密仪器设备核心设备、高端通用科学仪器、建筑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研究。

4)绿色和低碳。关注新能源、安全、节能、环保智能网络车辆以太阳能为重点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氢能以及核能技术、城市综合安全技术碳峰碳中和技术、汽车通信与车辆技术、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等领域。

5)新材料。重点攻关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结构与功能材料、生物材料、尖端新材料、材料基因组等关键技术问题。

6)生物医学还有健康。聚焦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大健康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开展高端诊疗设备、体外诊断技术与设备、中药、生物药物、高端制剂等领域的技术研究,重大突发性传染病防控、精准营养、食品药品安全。

7)海洋工业。重点攻关海洋工程装备及辅助设备、海洋通信技术及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洋水产养殖及深加工、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

未来的八个行业包括:

1)预计在5至10年内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未来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包括生物育种)和航天技术四大产业,加强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产业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2)预计在10至15年内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脑科学以及类似大脑的智能、深海和深海、可见光通信和光学计算量子信息等未来四大产业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力争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产业发展凝聚创新活力。

3

布局11创新集群区

此外,为确保“十四五”科技创新计划的实施,深圳从空间、资金、制度等方面制定了具体保障措施,特别是发挥深圳国家高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导作用,规划“11个创新集群区”,包括:

深圳高新区深圳湾创新集聚区平山公园创新集聚区班学岗观澜创新集聚区九龙山富民创新集聚区宝龙科技城大运会创新集聚区宝安公园创新集聚区,前海(宝安)深圳香港创新集群区、渔塘马田燕罗创新集群区和梅林-松岗-清水河创新集聚区、滨海东部国际生物谷创新集聚区、深汕智城市建设创新集聚区。

科技创新是深圳最美丽的名片《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这不仅勾勒出了未来几年城市科技创新的“蓝图”,还进一步明确了深圳未来科技创新的具体“施工图”。下一步是逐步推进实施。

(原标题)《“20 +8”技术方向、11个创新集群区,深圳披露未来5年科创布局》)

这篇文章来自[readspecial],它只代表了作者的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ID:jrtt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