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便利店怎么样利润(便利店里的烟火气生意,能赚钱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章|奇偶学派,作者︱黑醋栗,编辑|钊

老北京的农民工在上班的路上有另一种吃早餐的方式。

2022年1月初,随着北京部分地铁站新建的京东便利店和罗森便利店正式进入试运营阶段,在京农民工穿梭地铁时也能感受到更强的烟气和火气。

虽然在武汉等新一线城市的地铁便利店里卖不到热饮、包子等生鲜食品,这让一些年轻人痛哭流涕,但多日后再次告别地铁沙漠,令人兴奋。

互联网上精美的文案回答了年轻人在上班途中对便利店如此着迷的问题:“云层深处有一家便利店,出售粉色的柔情。然后,城市里也应该有一家便利店,它小而温暖,足以编织世界上普通的烟花。”.

便利店的存在不仅是解决一日三餐问题的快速选择,也是工作间隙减压的地方。在这里,无论是白天的兴奋还是夜晚的孤独,人们24小时一瞥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

当便利店进入更接近年轻人生活的地方,如地铁站和办公楼时,烟花首次与这种并不新鲜的商业模式结合在一起。

阅读本文后,您将了解以下问题:

1.在城市化的高速建设下,便利店里的烟花有多受欢迎?

2.城市便利店是如何陷入烟雾的?

3.在便利店“安装”烟雾和消防气体需要多少钱?

便利店里的烟火越来越受欢迎

北京曾被视为便利店的沙漠。

早在2004年,受2003年韩国大邱地铁火灾的影响,北京发布了《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地铁曾经与各种商业活动隔绝。

在武汉,几乎每一条线路开通后,地铁便利店甚至地下商业综合体都诞生了。其他城市通勤路上的“烟花”也让在北京工作的年轻人羡慕不已。

2020年初,政策的放松让人们看到便利店重新进入地铁的希望。一是商务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重点推进品牌连锁便利店建设,适时扩大实施范围”。

随后,商务部于同年8月进一步细化意见,提出“15分钟便捷生活圈”规划。当时,北京地铁已经开始使用自动售货机、快速摄像头和其他商业模式。

当然,最值得关注的是Deligo、罗森和京东便利店的试运营,它们于2021年7月投入试运营。

根据《北京晚报》消息称,除上述品牌外,家庭便利店、华润万国便利店等品牌已确定今年入驻北京地铁。该店覆盖北京地铁5号线至15号线的部分车站。

“最后,你不必羡慕其他城市的朋友在乘地铁时可以买早餐。”。大多数上班族对“被抛弃”了很长时间的地铁业务的重启抱有很大的期望。

奇偶派拍摄

当然,从媒体报道的多家门店试运营情况来看,整体客流并不是特别高,一些站点之间也存在一定差距。

显然,目前北京地铁便利店的范围和对产品(三明治、饭团等产品)销售的限制,使得冉冉的烟花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种情况在武汉等新的一线城市更为罕见。

2016年是武汉便利店发展的关键一年。今年年中,罗森将业务拓展到武汉和其他中国中部地区。在新开的商店中,还有位于江汉路地铁站的地下便利店。

汪波在香港路工作,每天从江汉路地铁站出发,直达6路直达香港路。地铁外是公司。一路上都没有适合他选择的早餐店。

如今,位于江汉路地铁站的罗森便利店成了他的首选。同时,它也弥补了武汉大多数农民工的早餐需求。

从早上7:40到晚上9:00,从晚上11:50到12:30,从下午4:30到晚上9:00,罗森的地铁便利店是三个最受欢迎的营业时段。即食食品经常供不应求。

当然,除了罗森,武汉还有很多本土品牌,比如今天的江汉路地铁站的“7tt”和“loco”。便利店也有一定的竞争关系。

在地面上,地面便利店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2020年,湖滨大学校长马云在访问武汉期间品尝了便利店制作的干热面条,并说它非常美味。

通过扩大热面和干面等当地美食,武汉当地的便利店有了与外国便利店竞争的资本。以关东烹饪和饭团等新鲜食品为代表的7-Eleven和全家等外国便利店在武汉并不受欢迎。前者在武汉只开了七家店。

“老板,一碗干热面条,一根油条和一杯豆浆。”。这种过去只出现在街头早餐店的照片,现在几乎完好无损地被转移到武汉的一些便利店。

根据高德和百度地图的数据,武汉共有1632家便利店,约占三环路便利店的80%。便利店的密度也与周边商业布局密切相关。

泛海国际SOHO城位于武汉市江汉区,在8栋办公楼中至少有6家便利店。其中,罗森、尤佳和今天的人流量最大,他们可以销售热面和干面等本地化食品。

扩大视角。根据天眼调查数据,中国有105万多个企业名称,包括“连锁超市、便利店、便利超市、便利连锁、连锁便利”。在过去的十年里,每年的注册增长率一度接近30%。

2021,中国新增便利店相关企业257000多家,比去年增长7.3%。今年,中国品牌连锁便利店总数将达到30万家,中等以上城市每百万人口将有不低于200家连锁便利店,24小时营业的连锁便利店比例将不低于30%(含无人零售店)。

资料来源:天岩岔

在政策支持下,各类便利店实现了有序快速增长。烟雾和愤怒已经成为便利店“城市战争”的重要法宝。

百年便利店

北京地铁便利店的试运营表明,作为非24小时运营的便利店,客流高峰一般出现在早、晚两个时段。其中,早上7:00至9:00的客流约占全天的36%。

这段时间正好与一天中烟雾和愤怒最强烈的时间相对应。同时,它在商业模式上也不同于传统的24小时便利店。

如果你了解便利店的发展历史,你会好奇这种商业模式与烟花的关系。

最初的便利店诞生于电子时代。由于没有家用冰箱、空调和其他空调设备,便利店销售冷饮,甚至面包和牛奶等基本产品具有“特殊”意义。

1927年,采用这种模式。南方冰公司创立了便利店的前身。经过近20年的试点和探索,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便利店于1946年成立。它之所以被命名为“7-Eleven”,是因为它的营业时间是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

1974年,“7-11”店的数量达到5176家。同年,通过不懈努力,日本伊藤洋华堂董事铃木敏文最终获得了“7-11”在日本的特许经营权,并完成了便利店的真正授权。

在此之前,即使便利店第一次进入中国,它们的主要功能还是基于小超市的概念提供商品销售服务,这听起来“简单而冷淡”。

“一个城市便利店的密度衡量一个城市的商业化和现代化程度。如果每3000人有一家便利店,就可以实现整体便利。如果每2000人有一家便利店,这是一种高度的商业便利。”中国人民大学的党委书记黄江民曾经解释了便利店对城市的重要性。

有了这个概念,疯狂的国内品牌在便利店市场上发起了一场激烈的竞争,要与国外老品牌开店。

在2021,方便蜜蜂计划在中国开设4000多家商店,2023,它提出了10000家商店的雄心壮志。

然而,即使涨势强劲,市场对这一国产品牌的前景也不那么乐观。在这一领域,7-Eleven、全家人和罗森之间的竞争早已白热化。后者于去年年底完成了对上市百货公司天鸿的股权收购。尽管扩张不利,但该上市公司在华南市场仍有一定影响力。

同时,这种激励竞争也体现在便利店行业的集中。据统计,2021年度,中国市场前十大便利店的数量占中国门店总数的67%,而前两名则以石油部“两大英雄”为主,占总数的36%。只有美意佳能与之竞争。总体集中度也略低于欧美市场。

在二线梯队中,罗森、全家人和7-Eleven的门店不到5000家,年营业额远低于主打品牌。

在前三大品牌的头部效应持续强劲的背景下,许多剩余品牌的最终目的地将在各自的地区根深蒂固。

区域化是中国便利店市场的第二大特征。例如,著名的便利店品牌红旗连锁店长期在四川各地销售。依托强大的区域效应,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90.5亿元。

其他人,如来自江苏、浙江和上海的罗森、武陵山区的天府,以及新晋正在崛起的北京品牌便利蜂,在其领土扩张过程中都具有很强的区域属性。

奇偶制表学校

当然,日益激烈的竞争意味着任何品牌都无法永远留在“舒适圈”。今年,被称为“成都24小时便利店之王”的沃沃出售了对罗森的另一笔收购。此次交易完成后,罗森有望在未来四川市场与“山王”红旗连锁店扭断手腕。

在占有较大份额的上海市场上,便利蜂、7-Eleven和新晋等品牌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7-ELEVEN的创始人铃木敏文(NicholasTse)曾在他的书中写道:“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市场上的竞争者越少对自己越好,但一旦没有竞争者,他们的职业生涯往往就会停止。”。

明显的区域化和令人窒息的竞争节奏迫使该品牌实施差异化战略,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并在陷入困境的便利店市场中实现自我保护。

京东便利店怎么样

北京地铁便利店的起起落落,以及其他一线城市便利店早上的热闹场面,让一群品牌在这个喧闹的城市看到了行业的新出路,那就是在便利店“安装”烟火。

问题是,这是件容易的事吗?

你能通过在便利店“装载”烟花来赚钱吗?

人们习惯用“弯腰拾钢”来形容便利店行业盈利的困难。

在经历了U型发展的便利店行业中,一家店仍然很难盈利,更不用说有多少品牌经历了大规模运营,应该实现精细化运营。

除去供应链规模、特许经营费、会员费等需要考虑的成本因素,烟火气体在单一门店管理中能给便利店带来多少好处,以及在便利店“安装”烟火气体需要支付多少额外成本?

在便利店的主要成本支出中,两项支出占了大部分:租金和员工薪酬。

根据《2021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在主要费用占25.8%的成本结构中,租金成本占6.5%。相比之下,在大型百货公司,租金并不是最高成本,仅占2.5%。

以重启的北京地铁便利店为例。据相关知情人透露,北京地铁便利店的月租为每平方米4000-5000元,这意味着一家约20平方米的便利店的月租将达到10万元。

在武汉等新的一线城市,租金会更低,但一线便利店的月租金基本不低于5万元。

另一大支出是员工工资。据武汉当地一些便利店员工透露,他们的月薪在4000至5000元之间,而标准的便利店配备了一名店长和四五名店员。综合月薪约2.8万元。

另一组便利店的平均营业额约为10万元。这表明,即使不计算水、电和库存成本,一些便利店也有损失的风险。

烟火气体实际上被该品牌视为增加收入的利器:利用客流高峰期的即时需求,扩大产品规模,增加销售额。

那么“焰火”能给我们带来多少收入呢?

奇偶白参观了武汉文昌路地铁站附近的一家便利店,发现该店提供早餐产品销售服务,包括包子、煮蛋、关东料理、干热面条等。

据店员介绍,工作日早餐店有50到60位顾客,平均顾客单价接近10元。早餐业务日营业额约500元,月营业额已达15000元。

奇偶拍摄的便利店干热面条

经过计算发现,以“烟火瓦斯”为代表的早餐能为便利店带来15%的营业额增长。从增长速度来看,具有很高的发展前景。

另一方面,在大幅增加收入的同时,早餐的创新也带来了便利店成本的增加。

以早餐行业销量最高的干热面为例。首先是制造产品的机器。根据网上数据,小型简易面条机的市场价格约为500元,带材料袋的干热面条零售价格约为5元/袋。

与营业收入的增加相比,成本压力的增加明显不显著。当然,并不是每家便利店都有出售早餐服务的“能力”。特许经营模式意味着,无论是干热面条、关东煮鸡蛋,甚至煮鸡蛋,他们都需要向总部支付额外的押金,才能获得授权。

从这个角度来看,高利润率可能是早餐业务的最大风险点,但它仍然无法掩盖“烟花”的高利润潜力。

同时,数据也验证了这一观点。根据7-Eleven品牌,关东烹饪、包子和当地特色食品的毛利率高达60%。包装食品的毛利率只有25%左右。

作为武汉本土便利店品牌,今日便利店创始人宋迎春认为,“生鲜食品本土化”是便利店发展生鲜食品业务的重要方向。据统计,《今日》是武汉第一家销售干热面的便利店,单年总销量超过380万份。

在所有出售干热面条的商店中,新鲜SKU占10%,而销售额占30%。

城市便利店,人体烟火。在这个越来越迎合年轻人的时代,便利店和这台不知疲倦的永动机正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认可。

写在最后

“目前,中国地铁业务的发展模式可以借鉴其他山石”。对于北京便利店的后续发展,中国商务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表示,我们可以参考一些一线城市的发展模式,即创建多种业态的地铁企业。

便利店行业本身的发展也是如此。从最初的冷冻食品销售,到全品类的24小时便捷服务,再到今天差异化需求中诞生的烟花。便利店的形式也在不断优化和改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烟花有很大的机会被更多的便利店品牌接受,并真正做一个体面的生意。

然而,我们仍然需要警惕的是,一旦接触到新鲜食品领域,食品安全问题将被无限放大。黑猫平台显示,许多便利店品牌的生鲜食品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消费者的投诉。

便利店的烟花在吸引顾客注意力的同时,也隐藏着许多无形的风险。品牌可能需要在便利性和安全性之间做出更多权衡。

便利店“烟火”的诞生,是在便利店激烈的竞争下,消费者需求和供需的双向贡献。根据我们的研究,这些“烟火”商品的利润率远远高于包装产品。因此,各大便利店都热衷于扩大这些商品类别和柜台,甚至看起来像一家餐厅。

自然,它既有商业利益,又充满温暖和人性。冬天地铁里的一片炸鸡和一片玉米真是美好的一天!

参考资料:

一《便利店北京地铁争夺战》灵兽传媒

二《北京地铁便利店按下重启键 未来发展可借鉴“他山之石”》证券日报

三《街角的战争:便利店是如何崛起的?》攻击波金融

四《通勤路上有了“烟火气”,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便利店企业同比增长7.3%》金融界

五《「行业深度」洞察2021:中国便利店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评价等)》前瞻性经济学家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