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鸟哥笔记本春羽计划出品
本文5602字。
积分制现在越来越普遍:淘宝、JD.COM、苏宁,各大电商app都有积分制;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也有积分制;甚至线下超市、连锁便利店、奶茶咖啡店都有积分制。
无处不在的积分系统有什么价值?积分制的主要价值是提高用户的主动留存,培养用户的忠诚度。用户的主动留存和忠诚度是产品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直接影响用户的生命周期价值,所以积分制在互联网产品中非常受欢迎。但是,一切的前提是完善合理可持续的积分体系。
本文将与您全面分享积分系统的设计和操作。全文较长,结构如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了解积分系统
1。积分系统的定义
什么是积分?积分是产品中的虚拟货币,是鼓励和引导用户行为的载体和工具。更直白的说,积分是产品中发行的“钱”,是用户可以获得和使用的“钱”。
什么是积分制?积分制又称“虚拟货币制”,是以积分为中心,以积分获取和积分消费规则为框架,以积分玩法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化机制。
积分制在互联网产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2。适用于整体系统的产品
虽然积分体系对产品和用户都是有价值的,而且灵活多样,但零售电商、生活服务、内容资讯、在线教育等常见产品都可以投入到积分体系的建设和运营中。
但是,当产品满足某些特性时,更适合做积分制:
除了关注产品的特性,还要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每个阶段侧重点不同。整体系统一般适合在生长期中后期建设,并长期运行。
成长中后期的产品已经得到市场和用户的验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用户规模也达到了一定的数量级。用户的主动留存和忠诚度决定了用户的后续规模和价值,所以这个时候适合设置积分系统。
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
看看积分体系怎么建,分三步走。
步骤1确定积分系统的预算/价值
积分是平台给用户的补贴,平台需要承担相应的成本,所以积分意味着费用,需要考虑成本预算。常用的确认积分预算的方法是固定比例法,从平台的销售额/利润中抽取一定比例的成本用户积分系统投入。但积分制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及时关注成本和收益,进而调整成本预算。
另外,还需要设置积分的具体数值,即1分是多少。积分值要考虑用户获取积分的难易频率、获取消费周期和产品对积分的预算。
网上产品的积分值多为1元=100分,其他常见的积分偶尔有1元=10分和1元=200分,其他比例过高或过低的积分也不少见。转换比例过高,如1元=1000分,会造成用户积分过多,积分价值感弱,转换比例过低,如1元=1分,会降低积分体系的运营空,无法有效刺激用户的日常行为,用户的积分数一般会较低。
奖励高价值行为的第二步设计要点
积分制是积分获取和积分消费的有效循环。第一,解决拿分的问题。用户如何获得积分?需要采取什么行动?
对于产品而言,积分是产品对用户高价值行为(HVA)的奖励,即用户可以直接或间接为产品创造价值,如购物、带入新品、参观等。
对于用户来说,用户愿意完成指定的行为来获得积分,是因为积分有使用价值。用户获得积分的方式是参与积分任务,完成任务要求的指定高价值行为。
因此,设计积分获取可分为两个步骤:
(1)识别用户的高价值行为
用户的高价值行为可以分为核心行为和非核心行为。核心行为是指直接影响产品核心指标(或北极星指标)的用户行为,数量较少;非核心行为是间接影响核心指标的其他行为,即能促进核心行为的发生,数量较多。这两种行为对产品有不同的价值,这就需要差异化的奖励规则。
核心行为与产品目标直接相关,一般很容易识别。比如用户在电商产品中的核心行为就是下单。
非核心行为主要是利用路径分解的方法,为用户分解完成核心行为的路径,找到关键的非核心行为。在电子商务中,非核心行为包括浏览活动、查看产品、关注商家、添加购物车、推荐好友等等。
(2)设计完整的任务系统
不同的行为价值观不同,对应的奖励点也不同。高价值行为+奖励积分构成积分任务,多个积分任务构成获得积分的主要途径——积分任务系统。
核心行为对产品的核心指标有直接影响,创造的价值易于计算和衡量。根据行为创造的价值与补贴成本的比例,制定明确的奖励规则。你花1块钱,你就能得到1分。
非核心行为对产品核心指标的影响难以准确计算和衡量。基于与核心行为的转化关系以及行为的频率和难度,设置相对较低的积分奖励。
将高价值行为和奖励积分进行设计包装,形成积分任务系统,用户通过参与积分任务可以获得积分奖励。然而,核心行为的任务大多以基本规则的形式存在,并不直接反映在任务系统中。
饿了么积分任务系统明确区分了点餐任务(核心行为)和浏览任务(非核心行为),对应的积分奖励也明显不同。
第三步设计积分消费,形成留存闭环
那么,解决积分消费问题,用户如何使用积分呢?有哪些消费方式?
从产品来看,积分体系大部分存在于单个产品中,积分的获取和消费发生在产品的闭环中。当用户使用消费积分时,消费积分被进一步留存,并引发新的消费。
站在用户的角度,积分是对用户进行高价值行为的奖励,用户理解并认可其使用价值。用户只有利用产品中的积分获得优惠待遇或其他专属权益,才能强化认知,促进积分的获取。
积分消费的方式可分为主动消费和被动消费。一个一个地看着他们:
(1)主动消费——交换商品
转换商品是最常见的消费积分方式。以积分作为产品中流通的货币,让用户明白成本更低,更有利于积分获取和积分消费的稳定流通。还包括兑换实物商品和虚拟商品(优惠券、会员等。),而两者的结合更能满足用户的积分消费需求。
(2)主动消费-积分现金
在设计积分系统的时候,已经明确了积分的价值,积分现金的实现也比较简单。而且积分套现实现了积分与货币的直接绑定,提高了积分的使用和价值。
积分套现需要注意用户使用积分后的损失和恶意欺骗风险。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和方法:
(3)被动消费
为了保证积分成本的可控性和积分运算的周期性,积分会设置一定的有效期,一般为1-2年,未使用的积分会进行处理。
积分处理方式包括到期直接失效和到期随机赎回。到期直接作废是指从用户获取的积分中,作废一定时间内(相对)或每年年末(绝对)获得的积分,而到期随机兑换是指将到期的积分随机兑换成指定的商品或利益,一般为虚拟商品利益。
经过这三步,就完成了积分体系的主体框架,即基于积分预算和价值的积分获取和消费框架。积分获取促进积分消费,积分消费也促进获取,形成一个增强的循环,然后要做的工作就是让积分获取和消费的这个循环更好的发挥作用。
完善积分体系
1。积分系统游戏活动
在基础积分获取和积分消费的框架下,积分玩活动可以增加积分体系的可玩性和丰富性,更好地提升用户参与度。
(1)如何获得积分
获得积分的游戏增加了用户获得积分的方式和乐趣。它是积分任务包的升级。本质上还是奖励积分,促进用户的高价值行为。
常见的积分获取方式包括:
签到和多单很常见。我们来看看VIPKID邀请好友买课拿分的活动案例:
VIPKID的奖励积分活动利用阶梯奖励规则鼓励多种行为,包括分享朋友圈、聚集朋友圈赞、邀请好友买课、从非核心行为到核心行为循序渐进、鼓励用户传播新积分,从而获得奖励积分。
(1)积分消费玩法
积分的及时消耗是积分系统有效运行的保证。积分消费延迟慢意味着用户对消费模式和积分价值的认可度低。积分消费的游戏可以更好的增加积分的消费,促进积分获取和消费的循环。
积分消费玩法以概率玩法为主,如抽奖、中奖、打卡、分赃等。用户通过消费积分来获得参与游戏性活动的权利,利用用户的小赌徒心理来促进自己在游戏性上的积分消费。
再来看一些产品上的案例:网易YEATION的抽奖直接有效,积分兑换抽奖机会;口红不仅是一种游戏化的方式来提升用户的参与度,还会消耗用户的积分;饿了么打卡师允许用户将积分投入投注,打卡师,兼顾积分消费和用户活跃度。
积分提供了玩法的动力和载体,具有灵活性,需要根据产品和运营目标选择相应的玩法。
2。整体购物中心设计和运营
积分消费的主要方式是兑换商品,包括实物商品和虚拟商品。将积分可兑换产品设计成积分商城而不是分散在积分体系中,可以提高用户对积分价值和玩法的稳定认知,增强用户对积分体系的参与度。
积分制什么情况下适合做积分商城?需要满足以下三个要求:
看看如何设计运营积分商城:
(1)整体商场设计
整体商场设计的核心是商品,同时要注意两个关键问题:
如何让用户更愿意换货?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保证商品的价值感和丰富性。
平台如何支付更低的成本?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商品的溢价和来源。
两个问题和解决方案联系在一起:商品的价值感也意味着商品有很高的溢价;商品的丰富程度也受商品来源的影响。
保证商品价值感(溢价),可以结合产品IP选择专属限量或定制产品,利用商品品质的品牌性和稀缺性,提升商品价值感,带来高溢价。
商品丰富度(来源)可以结合实物商品和虚拟商品,内部商品和外部商品。
VIPKID和中国移动积分商城的产品设计符合上述思路:
(2)积分商城运营
一个完善的整体商城是一个经营店铺,甚至是一个小的电商平台,需要一定的运营动作来提高整体商城的有效运营。积分商城运营的核心仍然是围绕积分获取和积分消费的循环框架,以积分消费为核心,促进用户对积分的认可和使用,甚至产生利润。
的主要操作模式包括:
3。数据驱动的集成系统
积分系统的良好运行是建立在基于数据分析的调控和优化基础上的,关注积分系统的核心指标,保持对积分系统运行的敏感性。除了监控每日积分购买、使用、库存和进一步分割数据,我们还需要关注三个关键指标:
(1)具有点和层的用户数量
积分是产品中的货币。用户在不同等级积分中的分布,就像现实社会中的贫富分布一样。点数用户要注意和解决两个问题:两极分化和流通慢。
两极分化是指积分少的用户多,积分多的用户多,但中间积分的用户少。本质问题是新用户参与度低,过于依赖忠实用户,这就需要分层运营,新用户刺激获取,老用户促进消费。
循环慢,就是积分数量和人群稳定,积分增加速度慢。本质上是用户参与度低,没有持续获得积分,需要丰富玩法,提升积分价值。
(2)积分利用率和服务周期
有效积分体系是一个积分获取和积分消费的快速循环,积分利用率和使用周期可以反映用户获取消费积分的健康程度。使用率低,使用周期长,说明用户对积分的认可度低,对积分消费模式不满意。所以需要相应增加消费模式和玩法来提升积分价值。
(3)整数投入产出
积分点投入产出低说明积分体系产品价值低,积分值设计不合理,奖励高值行为没有带来预期收益。所以需要在基础上调整积分预算和数值,优化迭代积分点的获取和消耗方式。
扩展积分系统
在产品上,积分体系往往与会员体系并存,甚至还有等级体系、成就体系、身份体系,这些都是用户成长激励体系的组成部分。用户成长激励体系的目标是用户活跃度和忠诚度,进而追求用户价值的最大化。
会员制度是特权制度/成长制度,用户付费成为会员后可以享受产品内的组合权益,这是特权。非会员用户不享受这部分专属会员权益。
积分制是一种激励制度,让用户获得高价值行为的积分,可以消费和使用,具有普适性。用户的差异体现在点数上。
会员制和积分制各有侧重,但都服务于用户忠诚度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而且更多的产品是两个系统,或者是集成在一起全方位运营用户。
此外,积分体系多在单一产品中运营,但具有货币特征的积分可以延伸,探索跨产品、跨平台的积分体系,打造生态积分体系。
摘要
积分系统的目标是提高用户的主动留存,培养用户的忠诚度,获取用户的价值。另外,也要注重为用户创造价值,积分制服务于产品,更是服务于用户。
用户在积分体系中“挣积分”和“花积分”的过程就是他们在产品中的“生命”,用户“努力挣钱”和“快乐花钱”是积分体系良好运行的唯一原则。
-结束-
以上是鸟哥笔记“春羽计划”资深作者【吴】这次分享的全部内容。如果你有很好的用户运营知识,愿意和广大从业者分享你的实践和想法,欢迎加入春羽计划!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