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二成交额2020(晶华微去年营收净利双降 主要产品单价产销率齐陡降)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近日发布公告称,科技创新板上市委员会定于2022年3月9日审核杭州京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华微”)的首发申请。经纬的主营业务是高性能模拟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研发和销售。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0年,全国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创业者将达到270家,销售额约164亿元。公司核心技术产品2020年收入1.96亿元,市场份额约1.20%。

经纬选择的上市标准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股票上市规则》第二章2.1.2第一条: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最近两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

经纬本次拟发行不超过1664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公司拟募集资金7.5亿元,用于智慧健康医疗ASSP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工业控制仪表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高精度PGA/ADC等模拟信号链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R&D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陆汉权、骆罗毅为京华威的实际控制人。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陆汉权直接持有公司57.69%的股份,通过静宁京银华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控制公司9.10%的股份,罗洛依直接持有公司14.34%的股份。陆汉权、骆洛依合计控制公司81.13%的股份。同时,罗邵伟与罗罗一为兄弟姐妹,一致行动人为实际控制人,其直接持有公司9.01%的股份。

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6月,京华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027.88万元、5982.96万元、1.97亿元和1.01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68.81万元、1111.86万元、1亿元和4800万元。

近日,京华微更新了招股书草案。2021年,京华威实现营业收入1.73亿元,同比下降12.15%;实现净利润7739.62万元,同比下降22.6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75.81万元,同比下降29.58%;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401.25万元,同比下降5.75%。

近三年及一期京华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306.56万元、2059.46万元、5730.48万元和3665.66万元,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5609.95万元、6591.39万元、2.06亿元和1.14亿元。

近三年及一期,京华威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0.19%、62.72%、73.09%、67.86%,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0.10%、62.66%、73.08%、67.84%。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别为51.18%、51.41%、52.47%、55.53%。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京华威综合毛利率为68.61%,较2020年下降4.48个百分点。

近三年及一期,京华微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医疗健康SoC芯片、工业控制与仪器仪表芯片和智能感知SoC芯片。其中,医疗健康SoC芯片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5.75%、69.41%、86.90%和70.56%,工控和仪器芯片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76%、26.19%、11.85%和27.24%,智能感知SoC芯片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4.49%。

2021年上半年京华微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左右的医疗健康SoC芯片的单价、产销率、毛利率均出现下滑。

近三年和第一期,晶华的微健康SoC芯片单价分别为0.6651元/片、0.7208元/片、1.2751元/片和0.8538元/片,工控和仪表芯片单价分别为1.5872元/片、1.9089元/片、2.0874元/片和2.008元/片。

同期,京华微医健康SoC芯片产销率分别为97.06%、100.90%、95.50%和79.72%,工控和仪器芯片产销率分别为93.04%、100.56%、105.17%和95.45%,智能感知SoC芯片产销率分别为74.69%和74.69%。

同期,京华微医健康SoC芯片毛利率分别为56.36%、56.45%、72.50%和63.34%,工控和仪器芯片毛利率分别为73.30%、78.22%、77.86%和79.51%,智能感知SoC芯片毛利率分别为65.15%、67.94%和67.94%。

截至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2月31日和2021年6月30日,京华威总资产分别为4846.54万元、6426.97万元、1.5亿元和3.45亿元,总负债分别为2977.07万元和3350.72万元。

招股书显示,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3.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6.36%。所有者权益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1.58%。

近三年及一期期末,京华小微货币资金分别为121.68万元、305.2万元、7466.93万元和2.58亿元,占各期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62%、4.88%、50.70%和76.12%。

近三年及一期期末,京华的微观流动比率分别为1.56倍、1.87倍、9.24倍和30.77倍,速动比率分别为1.07倍、1.52倍、7.71倍和28.00倍,资产负债率(合并口径)分别为61.43%、52.14%、10.65%,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流动比率为3.97 平均速动比率分别为3.19倍、3.46倍、6.01倍和4.77倍,平均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1.88%、31.17%、31.30%和31.67%。

近三年及一期期末,京华威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745.76万元、907.45万元、2227.29万元和2224.95万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6.08%、14.52%、15.12%和6.58%。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792.11万元、916.77万元、2249.79万元和2247.42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5.75%、15.32%、11.40%和22.16%。坏账准备分别为46.35万元、9.32万元、22.51万元和22.47万元。

2019年和2020年,京华威应收账款余额分别增长15.74%和145.41%,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9.00%和229.94%。

近三年及一期期末,京华微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460.06万元、1150.49万元、2446.84万元和3049.16万元,占各期期末流动资产的31.48%、18.41%、16.61%和9.01%,占营业成本的72.94%。

近三年及一期,京华威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6.17倍、7.24倍、12.59倍、9.11倍,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8.58倍、7.74倍、8.24倍、8.91倍。经纬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53倍、1.71倍、2.95倍和2.37倍,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存货周转率分别为3.28倍、3.26倍、3.49倍和3.52倍。

京华威近三年及一期R&D费用分别为1725.54万元、1677.00万元、2027.30万元和1076.57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34.32%、28.03%、10.27%和10.62%。

同期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R&D费用率分别为18.08%、17.53%、16.34%和16.38%。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京华威拥有10项核心技术,已获得授权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2项,已获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24项。

近三年及一期,京华威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2391.42万元、1898.16万元、6474.22万元、3832.85万元,分别占采购金额的95.02%、93.76%、95.80%、96.52%。其中,晶华威对上海华虹李鸿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的采购金额分别为841.65万元、781.93万元、4237.56万元和2814.99万元,分别占采购金额的33.44%、38.62%、62.70%和70.89%,分别为晶华威第二、第一和第二。

此外,京华威还向关联方和非关联方借款。

2019年,京华威借给赵双龙60万元,系员工借款用于个人购房,2020年已全部收回。2019年,京华威借给罗2.18万元,用于其临时资金周转,次月全部归还。上述借款金额较小,双方未约定利息。

2019年5月和2020年,京华威向上海宜信出借资金用于其临时资金周转,出借期限不超过1个月。2019年,上海宜信归还借款315.53万元,其中以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方式归还188.13万元,同时向公司支付利息1万元;2020年5月,上海宜信归还借款12.33万元,以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方式归还。公司收到的上述票据已全部背书转让给供应商进行晶圆、封装测试采购等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双十二成交额

荆玮解释称,公司通过承兑上海宜信票据收回贷款,虽不具备真实的交易背景,但违反了《比尔·劳》第十条:“票据的发行、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但在通过承兑汇票收回贷款的过程中,没有虚假记载,没有恶意骗取财产或资金,也没有比尔·劳。本公司收取的上述票据用于支付供应商款项,但不用于银行贴现,不产生纠纷、逾期票据和利息拖欠;并且,自2020年5月起,公司终止了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承兑行为。同时,建立健全了营运资金管理制度、关联交易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并严格执行,规范票据使用和关联交易。

2018年至2020年,京华威向实际控制人陆汉权及其控制的杭州恒诺借入的资金主要是公司为资金周转需要向关联方发放的借款。公司所在的集成电路设计行业需要在R&D投资、人才引进、原材料采购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但作为非上市公司,公司资本实力相对欠缺,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同时,公司正处于高速增长期,资金需求迫切。因此,2018年至2020年,公司以资金周转为目的,多次向陆汉泉和杭州恒诺借款。截至2020年12月底,上述借款资金已全部结清。

经纬表示,对于上述支付给供应商的款项及向关联方借入资金,公司已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4.35%计提利息费用。2018年至2020年,京华威应付关联方的应计利息分别为92.65万元、84.35万元和69.16万元。

从事集成电路研发和销售,IPO拟募资7.5亿元

经纬前身是杭州京华微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2月24日。2020年12月9日,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经纬的主营业务是高性能模拟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研发和销售。其主要产品包括医疗健康SoC芯片、工业控制与仪器仪表芯片、智能感知SoC芯片等。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压力测量、工业控制、仪器仪表、智能家居等诸多领域。

2021年10月25日,京华微在上交所网站披露招股说明书,拟在上交所科技创新板上市。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杨雪、于冬,律师事务所为德恒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为田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验资机构为田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资产评估机构为坤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经纬本次拟发行不超过1664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公司拟募集资金7.5亿元,其中2.11亿元用于智慧健康医疗ASSP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1.91亿元用于工控仪器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1.75亿元用于高精度PGA/ADC等模拟信号链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1.23亿元用于R&D中心建设项目,5,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陆汉权,男,1949年7月出生,香港公民。毕业于香港理工学院(现为:香港理工大学)并获得高级文凭。2005年2月至2020年12月任京华有限执行董事;2020年12月起任京华威董事长。陆汉权还担任杭州恒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杭州恒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广西南宁绿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坦白贸易有限公司、川井电机(香港)有限公司、川井电机有限公司、威腾汉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埃罗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洛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一号科技有限公司、 由静宁京银华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静宁京银华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委派代表,静宁京银华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曾任杭州和合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深圳吕欢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SDIC国际有限公司董事、埃塞米科技(香港)有限公司董事

罗毅,女,1959年3月出生于中国香港。1979年至2004年任香港政府公务员;自1998年11月起,他一直是Kawai电气有限公司的董事;自2003年12月起,他一直担任坦率贸易有限公司的董事;自2011年11月起,他一直担任Wittenham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2017年11月至2020年12月任京华有限监事;2018年1月至今,任杭州恒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20年12月起任杭州恒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

2021年,净收入双双下降

最新的招股书草案显示,京华威的财务报告审计截止日期为2021年6月30日。田健会计师事务所复核了公司2021年12月31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2021年7-12月及2021年1-12月的合并及母公司利润表、合并及母公司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并出具了复核报告(天健审[2022]126号)。

2021年,京华威实现营业收入1.73亿元,同比下降12.15%;实现净利润7739.62万元,同比下降22.6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75.81万元,同比下降29.58%;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401.25万元,同比下降5.75%。

2021年上半年产销率下降

经纬表示,公司采用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典型的无晶圆厂经营模式,不从事生产活动,不存在产能不足或过剩的情况。

近三年及一期,京华微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医疗健康SoC芯片、工业控制与仪器仪表芯片和智能感知SoC芯片。其中,医疗健康SoC芯片产量分别为5887.16万片、5700.61万片、14079.96万片和10505.87万片,销量分别为5714.37万片、5752.02万片、13446.04万片和8375.24万片,产销率分别为97.06%和1万片工控和仪表芯片产量分别为671.39万片、814.94万片、1064.71万片和1387.35万片,销量分别为624.65万片、819.49万片、1119.72万片和1324.24万片,产销率分别为93.04%、1005.6%和1000%智能传感SoC芯片产量分别为468.27万片、395.94万片、375.26万片和339.28万片,销量分别为349.76万片、413.88万片、379.04万片和328.70万片,产销率分别为74.69%、1045.3%和1010.01%。

2021年毛利率下降

近三年及一期,京华威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0.19%、62.72%、73.09%、67.86%,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0.10%、62.66%、73.08%、67.84%。

同期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别为51.18%、51.41%、52.47%、55.53%。

2021年京华威综合毛利率为68.61%,较2020年下降4.48个百分点。

近三年及一期,晶华微健康SoC芯片毛利率分别为56.36%、56.45%、72.50%、63.34%,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5.75%、69.41%、86.90%、70.56%。工控和仪器芯片的毛利率分别为73.30%、78.22%、77.86%和79.51%,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9.76%、26.19%、11.85%和27.24%。智能感知SoC芯片的毛利率分别为65.15%、67.94%、67.42%和67.73%,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49%、4.41%、1.25%和2.21%。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比例超过95%

近三年及一期,京华威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2391.42万元、1898.16万元、6474.22万元、3832.85万元,分别占采购金额的95.02%、93.76%、95.80%、96.52%。

经纬还提示风险,若公司供应商出现不可抗力突发事件,或因IC市场需求旺盛导致产能紧张,晶圆代工和封装测试能力可能无法满足公司采购需求,将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经纬对大供应商上海华虹李鸿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的采购比例逐年增加。近三年及第一期对上海华虹李鸿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的采购金额分别为841.65万元、781.93万元、4237.56万元和2814.99万元,分别占采购金额的33.44%、38.62%、62.70%和70.89%,分别为京华威的第二名和第三名。

2021年末总资产3.84亿元

经纬解释,2021年1-6月,公司资产规模进一步大幅增长,主要是2021年6月引入外部投资者,导致期末货币资金余额大幅增加。2018年末至2020年末,公司负债均为流动负债。2021年6月末,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90.23%,主要是由于2021年1月1日起执行新租赁准则,将到期一年以上的租赁费用纳入租赁负债,产生非流动负债119万元。

2021年6月末资产负债率为3.54%

近三年及一期期末,京华的微观流动比率分别为1.56倍、1.87倍、9.24倍和30.77倍,速动比率分别为1.07倍、1.52倍、7.71倍和28.00倍,资产负债率(合并口径)分别为61.43%、52.14%、10.65%和

近三年及一期期末,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流动比率分别为3.97倍、4.28倍、6.81倍和5.44倍,平均速动比率分别为3.19倍、3.46倍、6.01倍和4.77倍,平均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1.88%、31.17%、31.30%和31.67倍。

经纬解释称,2018年末和2019年末,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较低,均低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资产负债率高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主要是报告期前两年公司业务规模仍较小。公司向实际控制人陆汉权及其控制的杭州恒诺实业有限公司借款,用于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开展,未进行股权融资,而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业务规模较大或已通过股权融资。2020年末,随着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公司偿债能力进一步增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上升,资产负债率下降。2021年1-6月,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机构投资者,货币资金进一步充裕,偿付能力不断优化。

应收账款余额连续两年增加

经纬的应收账款主要是三个月以内的应收账款。近三年及一期期末,本公司三个月内应收账款占比分别为71.64%、99.66%、99.99%、100.00%。

近三年及一期期末,京华威(截至2021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余额的期后还款率分别为100.00%、100.00%、100.00%、95.40%。

近三年及一期,京华威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6.17倍、7.24倍、12.59倍、9.11倍,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8.58倍、7.74倍、8.24倍、8.91倍。

存货的账面价值已经连续增加了一年,并且第一期

2019年和2020年,京华威存货同比增速分别为-21.20%和138.13%,营业成本同比增速分别为11.43%和138.13%。

近三年及一期期末,京华微库存的库龄以一年以内为主,占比分别为81.67%、76.12%、93.52%、94.76%。

近三年及一期期末,京华威存货跌价准备分别为165.01万元、231.35万元、150.80万元、112.71万元。

近三年及一期,京华威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53倍、1.71倍、2.95倍、2.37倍,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存货周转率分别为3.28倍、3.26倍、3.49倍、3.52倍。

过去一年及一期的R&D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京华威近三年及一期R&D费用分别为1725.54万元、1677.00万元、2027.30万元和1076.57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34.32%、28.03%、10.27%和10.62%。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公司近三年及一期R&D费用金额分别为1447.93万元、1597.41万元、1853.06万元、993.39万元。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京华微的R&D费用为3132.6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8.06%。

近三年及一期,京华威的R&D费用主要由R&D人员工资、股份支付费用和研发资料构成,其中员工工资分别为1182.69万元、1390.59万元、1490.21万元和755.38万元,分别占R&D费用的68.54%、82.92%、73.51%和70.18%。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277.61万元、79.59万元、174.24万元和83.18万元,分别占R&D费用的16.09%、4.75%、8.59%和7.73%。用于R&D的材料金额分别为134.04万元、34.85万元、153.54万元和125.55万元,分别占R&D费用的7.77%、2.08%、7.57%和11.66%。

近三年及一期,京华威R&D人员平均人数分别为48.42人、51.75人、51.08人、62.67人,R&D人员平均薪酬分别为24.43万元、26.87万元、29.17万元、12.05万元。

15项发明专利

京华微的核心技术主要是基于高精度ADC的数模混合SoC技术和低功耗、低误码率的工控仪表芯片技术。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京华微拥有5项软件著作权。

有待解决的内部控制问题。无真实交易背景。转让票据

经纬股份改革前,考虑到支付结算的便利性和工资的保密性,存在利用员工个人或其亲属的个人账户收取货款、支付员工部分工资和支付费用的情况。

2018年至2020年,京华威个人账户销售收入分别为921.21万元、286.64万元和215.88万元,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32%、4.79%和1.09%。个人账户支付给职工的部分工资分别为336.94万元、86.25万元、80.5万元;用个人账户支付房租、少量加工费等其他费用分别为91.46万元、52.51万元、30.69万元;总支付占总运营成本的比例分别为9.75%、2.84%、1.23%。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1. 俗染
    俗染
    发布于:2022-04-27 02:40:49 回复TA
    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R&D费用率分别为18.08%、17.53%、16.34%和16.38%。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京华威拥有10项核心技术,已获得授权专利17项,其中发
  1. 屠初雅雨
    屠初雅雨
    发布于:2022-04-27 02:34:23 回复TA
    只要你脚还在地面上,就别把自我看的太轻;只要你还活在地球上,就别把自我看的太大。
  1. 徐利林真
    徐利林真
    发布于:2022-04-27 02:34:23 回复TA
    聪明人创造的机会比他发现的机会更多。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