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反复、即时配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背景下,线上流量似乎又重新回到了便利店行业的视野。美团的快闪店仓业务连接了只做线上订单的前端仓便利店和消费者。它不仅带来了便利,也成为了一种新的创业方式。这种新业态的自助闪购业务已经在北京和成都落地。参与者中既有凯美瑞乐购、熊本等传统超市背景的转型产品,也有海豚购、小仓生活等创业项目。
闪购仓是美团闪购为实现“现在的一切”而推出的一种实时零售新模式,以前以存储仓为主要业务形式,为用户提供商品。依托美团外卖的配送网络,为消费者提供最快30分钟送达的便捷服务。2020年,中美集团在闪购推出“闪店仓”,2021年开始推广。
在传统的零售概念里,不管是连锁超市还是便利店,本质都是把线下的人变成销售。所以选址就成了重点,人流量密度大的小区和街道就是商家的必争之地。
flash store格式不同。随着美团等平台采用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创业者只要接入这个系统,就可以不再关心最后一公里配送、前置仓位置、运营管理系统、体验。他们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在美团闪购上设计店面,在美团闪购的指导下找到合适的前置仓位置。然后利用“闪店仓”提供的数字化运营支持进行商品选择和运营。后续的品牌输出、最终交付给消费者、数字化管理平台都由美团快闪店仓库指导。
对于用户来说,选择这种模式的网上便利店创业项目将成为24小时在线的超级便利店,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消费需求;对于想要进入便利店市场的中小型便利店店主或创业者来说,这种网络前置仓的商业模式可以帮助他们打造数字化店铺,节省时间和成本。
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加入进来,美团购买的“快闪店”前置仓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最新数字在500家左右,分布在一二线城市,计划2022年覆盖更多城市。
据毕马威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5月13日联合发布的《2021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便利店数量将达到19.3万家,全国品牌便利店销售额2961亿元,便利店销售增速超过6%,实现连续五年增长。这一成绩是在疫情背景下取得的,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便利店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随着店前便利店、仓前生鲜的新零售模式,以及仓前生鲜模式的不断布局,围绕便利店、社区商业模式的变革正在加速。但从行业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传统便利店企业还没有做好迎接数字化挑战的准备,所以营收增速远远低于开店增速。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五年内达到一万亿,交易用户规模也可以达到5亿。JD.COM小时买品牌发布时也引用艾瑞咨询的数据称,预计到2024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接近9000亿。“30分钟到家”美好愿景背后的巨大市场,吸引着美团和JD.COM纷纷入局。早在2018年,美团就发布了美团闪购独立品牌。今年推广“快闪店购买”。JD.COM的小时购买业务也于今年开始试运行。这些平台将为创业者进入“便利店”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也会促进传统便利店的转型。
面对即时零售的万亿市场,因为业务还处于早期,各平台还没有正面交锋。但是,从长远来看,如何理解商家的需求,在用户心智、供应链支持、绩效交付等方面做得更好,是实时零售平台必须考虑的事情。
END
要求“分享、喜欢、观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