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鲜亮丽的电商SaaS再次受到业绩的重创。
近日,头部企业纷纷公布半年报。虽然有一些亮点,但在业界普遍看好的情况下,他们交出了“失败”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其上半年净亏损达3.7亿,近三年累计亏损26亿元。
业绩不尽如人意,在资本市场也表现不佳。
今年以来,赞赞陷入了“跌不休”的怪圈。到现在为止,股价已经比巅峰时跌了80%。
电商“工具箱”真的飞不起来?
SaaS(软件即服务)已经流行多年,其细分电商SaaS也应用了很长时间。
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商家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是连接平台、商家、客户的营销工具。
成立于2012年的有赞,是第一批扎根于此的玩家。
创始人杰伦原本是阿里的一员。离开老东家后,他开始创业。
淘宝和微信的相互屏蔽机制让他看到了机会。
作为第三方平台服务商,目前有赞的产品包括有赞微商城、有赞小程序、有赞产业等。,可以在包括微信、QQ、Aauto Quicker、百度等渠道进行营销。
看似庞大,但这种模式是否行得通还有待商榷。
2018年以来,其亏损持续扩大,即使在电商爆发的2020年,仍难掩尴尬局面。
这种盈利的背后,暴露了SaaS平台最大的短板——无法持续向商户付费。
数据显示,2019年,好评客户流失率高达38.06%。到今年上半年,只有19,054家支付商户,而去年同期为19,054家。
留不住客户,除了硬伤的模式,还有运营不好的因素。
2016年,原本免费的微商城突然开始收费。
消息一出,商家纷纷跳出来,指责有赞所谓的免费其实是个陷阱。此事之后,陷入信任危机,客户流失严重。
众所周知,我们在大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微信”和“私域流量”这两个关键词。
其业务无论是精准营销还是客户管理,都是基于腾讯庞大的流量池。
以同样依靠微信“吃饭”的魏梦为例。今年上半年,仅从微信转化的收入就占总收入的60%。
发展初期,都是在巨头间游走,获得了强劲的成长。
但也造成了自身流量的命脉被巨头牢牢掌控。
为了分散风险,Zan选择抱紧其他巨头的“大腿”。
过去几年,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电商的兴起,Aauto Quicker成为了Zan的另一个合作伙伴。
2019年,Aauto快的贡献了40%的GMV。
但从去年开始,“靠山”开始自建供应链体系,推出“Aauto quickers联盟”,吸引中小商家入驻Aauto quickers门店。
这相当于巨头亲自分蛋糕,把牛逼的客厅挤空。
受此影响,其客户流失率飙升,短时间内损失惨重。
Aauto Quicker的布局失败,削弱了优赞。今年业绩下滑也是后遗症。
创始人杰伊(Jay)曾瞄准全球最大的SaaS产品Shopify,市值2400亿美元。
按照这个设想,有前途的发展路径应该是:三年投入,第四年盈利,第五年回本,第六年“躺着赚”的模式。
然而,成立9年了,“躺着赚”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反而落得个赔钱赚吆喝的局面。
电商直播兴起的时候,刻意追求潮流。
然而,在这个领域,淘宝、Tik Tok和阿奥特莱斯都是运营私有域名流量的专家。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司不仅有能力建立自己的SaaS平台,而且还掌握着流量入口。
对于有赞来说,下一步应该是拓宽流量渠道。
近年来,跨境电商的增速非常可观。今年一季度,进出口增长46.5%。
这对急需突破的it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机会。
所谓靠别人不如靠自己。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商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