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电商开创者官网(拼多多产品分析报告:电商红海中的新天地?)

本文从产品层面对拼多多这个产品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分析了如何在当前的电子商务市场中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正式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创下电商行业最快上市新纪录。截至目前,拼多多用户量已突破3亿,月GMV突破400亿,成为仅次于淘宝、JD.COM的第三大电商网络销售平台。本文意在从产品层面分析拼多多是如何在当前的电商市场打开一片新天地的。

图片:官网

一、产品概述

产品名称:品多多;

产品版本:iOS 4 . 50 . 0;;

产品定位:社交电商领导者;

产品介绍:作为新电商的开创者,拼多多致力于将娱乐和社交元素融入电商运营,通过“社交+电商”的模式,让更多的用户带着乐趣分享利益,享受全新的共享购物体验。

产品口号:“拼多多,拼多多,拼多多……”

二、产品逻辑分析

2.1产品特性

拼多多在国内开创了“社交+电商”的创新电商模式,旨在让更注重价格的消费者借助社交平台,使用团购、利益共享的购物模式,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商品。从它的名字就不难看出“打”团有多重要,利益“很多”。

2.2产品结构

拼多多的底部分为五个区域,分别是首页、搜索、推荐、聊天、个人中心。

产品结构图如下:

Mindmanager版本15

2.3产品业务逻辑流程图

拼写流程图

拼多多的特色拼读功能,既支持陌生人拼读,也支持好友拼读。陌生人下单的好处是可以很快搞定,但是产品更鼓励的方式是发起下单支付,然后和朋友圈的朋友一起玩下单。后者的目的是通过社交元素吸引更多的流量。

第三,需求分析和用户画像

3.1需求分析

基本需求

可以购买自己喜欢的产品(品牌),参与订购。产品(种类很多)比其他网站便宜很多。底部的搜索键和可以收藏的产品,能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都是基本需求。

预期需求

商品分享、分组、议价功能,下拉查看商品过程中一键回顶,全网默认包邮,每天领红包,边逛边赚,更多果园都是预期需求,满足了用户期望出现的功能和商品类别。

被激发的需求

拼多多的精彩之处在于优惠幅度大,价格出奇的低,比如新人1元购、免费砍价、每日清仓、限时秒杀、选择拼团时自动拼团信息等功能,可以更好的促进用户使用产品,这些都是令人兴奋的需求。

3.2用户画像

用户的性别和年龄分布:

人口性别比(七个小麦数据)

人口的年龄比例(七个小麦数据)

从图中可以看出,拼多多的用户以女性居多,占比66.59%,远高于男性用户。这和产品的性质有关。作为男性,逛街很有目的性,而女性很随意,所以这种现象很正常。

在年龄分布上,与常规网购产品相同。使用拼多多的用户以20-35岁为主,其中25-30岁用户占比最大,达到29.26%,31-35岁用户和24岁以下用户也占到25%左右。

可以看出,拼多多的用户主要是35岁以下的年轻用户,这个年龄段的用户可能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经济收入水平,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这类用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高,愿意尝试新奇的事物,享受网购的快乐而又不失时代气息,是互联网时代的中坚力量。

用户面积和比例:

使用面积比(七个小麦数据)

从上图来看,用户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交通便利的地区,这与物流能力和互联网环境有关。偏远地区物流不方便,网速慢,体验不好,用户买单困难。

典型用户画像:

拼多多电商

1.35岁的罗秀丽是一个三线城市的家庭主妇。她平时空有很多空闲时间,负责采购水果、纸巾、洗衣液等家庭必需品。此外,他们群体亲密度高,身边亲戚朋友多,爱与亲朋好友社交聚会,利用团购增加日常聊天话题。而且他们线下的日常生活中,大多已经养成了购物时砍价的习惯,所以很容易沉迷于线上拼多多砍价的购物模式。

2.李小本,女,21岁,某沿海城市大三学生。她暂时没有经济来源。所以作为一个90后的李同学,她在网购中追求商品的性价比,对商品的价格非常敏感,时间充裕。她一般会打开拼多多APP,看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特价商品在卖。她喜欢邀请她的同学和女朋友加入我们,讨价还价。

四。市场情况

4.1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

来源:千帆易观国际

易观易观发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交易额为15267.6亿元,同比增长28.4%。

增长慢意味着用户基数几乎饱和,但用户习惯是一样的。网购仍然是用户购买商品的首选。但随着用户追求生活品质体验的上升,线下门店会变得更有特色,从而完成线上线下的整体用户体验。

4.2市场份额分析

资料来源: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从市场份额来看,2018年上半年,天猫仍然位居中国B2C网络零售市场(包括开放平台和自营销售,不包括品牌电商)第一,占据55%的市场份额,同比上升5%;其次,JD.COM的市场份额为25.2%,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8%。作为电商黑马,拼多多迅速抢占了5.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而成立时间较长的唯品会和Suning.cn分别占4.3%和4.5%,份额不及刚刚成立三年的拼多多。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用户在PC上的网购行为,大部分已经转移到手机、平板等移动应用上。购物配送是典型的社交电商模式,成为电商平台快速吸引客户的新途径,成为与零售电商行业、平台电商、自营电商并驾齐驱的“世界屋脊”。

4.3市场数据分析

拼多多第四季度财务报表

拼多多(NASDAQ:PDD)发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2018年,平台GMV达4716亿元,同比增长234%;平台年活跃买家数达4.185亿,较2017年同期增长1.737亿;4季度,拼多多APP月均用户数达到2.726亿,单季度增长4200万,环比增长18.2%。2018年第四季度,拼多多营收为56.539亿元,较2017年同期的11.794亿元增长379%,较上一季度增长68%。全年营收131.2亿元,同比增长652%。

动词 (verb的缩写)产品功能分析

5.1拼单功能

手机拼写页面

拼多多最有特色的就是增加了发起下单的功能。从页面截图可以看出,用户可以有两种选择:单独购买或者发起订购,订购可以自己发起,链接邀请认识的朋友一起购买,或者参与陌生人发起的订购。每个产品只要有人下单,页面下方就会显示“X人正在下单,可以直接参与”,显示区域在“评论”和“产品标题”之间

单次购买功能是增加商品销量和增加新用户的核心功能。单单商品的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所以大部分用户会选择单单。但如果一个用户发起拼单(大部分商品是两个人拼的),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其他用户参与拼单,那么购买失败,但这种情况一般很少见。

5.2免费议价

免费砍价。

拼多多已经把“免费砍价”的功能放在了最显眼的菜单栏。用户可以通过分享给微信或QQ上的好友,邀请好友为自己砍价。只要用户能邀请足够多的人为自己砍价,就有机会免费获得自己喜欢的商品,这也成为拼多多获取用户裂变增长的主要途径。过去四个季度,拼多多单个客户的获取成本分别为3元、7元、9元和24元,而淘宝和JD.COM 2018年单个活跃用户的维护成本超过50元。如此低的获取成本成为拼多多成功的关键,用户分享砍价链接过程中产生的流量红利更是难以估量。拼多多充分利用微信等聚集的巨大社交流量红利,在如今的电商红海中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5.3多样化的优惠活动

菜单栏界面

拼多多的优惠活动可谓琳琅满目,基本涵盖了大部分电商产品的优惠活动。首页有很多菜单优惠栏目,限时秒杀、破码清仓、果园多、9块9卖等。不同折扣活动的规则略有不同,包括:

限时秒杀:在规定的时间内(更短),发布可秒杀的产品,需要发起或参与拼单才能享受优惠。

码清仓:在指定的时间段(更长)内,显示今天清仓的商品,比秒杀品类更丰富,发起或参与拼单即可享受优惠。

品牌:各种大牌入驻,质量有保障,还有超低折扣和大额优惠券。

9 特卖:每天上午10点和晚上8点都是新的,品类也很丰富,价格几乎都低于9 ,发起或参与拼的话可以享受优惠。

免费协助:选择产品,邀请微信或qq好友帮你,达到所需数量即可免费获得产品,但帮你的好友需为品多多未使用过的新用户。

每天领取现金:每天可以领取一个装满现金的红包,但要在指定时间分享给微信好友才能打开红包。

1分奖:花1分钱参与展示商品抽奖。(但没有说明每个产品的中奖概率或额度)。

帮免费团:在规定时间内,以较低价格邀请指定数量的好友购买产品,即可免费获得产品,但成团后暂时不支持退款。

5.4其他功能

拼多多摒弃了传统的电商购物车功能,增加了聊天功能,在个人中心页面增加了一个可以分享的新功能,无处不在的社交元素充分体现了“社交+电商”的运营模式。

拼多多会根据用户的喜好和浏览记录向用户推荐相关产品。比如用户一开始搜索“运动鞋”,推荐页面就会出现“袜子”“鞋垫”等相关商品。并且有很多推荐入口,比如推荐页面(主)、聊天界面和个人中心页面底部。

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猜测用户现在想买什么,精准利用大数据匹配帮助用户筛选产品,节省用户的挑选时间。做到了千人千面的用户界面,这也是电商平台的普遍现象。

不及物动词竞争产品分析

从上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三款产品的主打风格大相径庭。拼多多和淘宝专注于产品的低价折扣,前者更便宜,而JD.COM专注于正品保障,货品最快到达。

从用户特征来看,拼多多(家居、母婴、女装为主营业务)更倾向于女性用户,而淘宝商城、JD.COM(数码产品居多)是综合性电商产品,所以男女比例差别不大(用户群体是一定的,各有需求);

淘宝月活跃度最高。拼多多的月活已经超过了JD.COM,社交电商模式功不可没。品多多作为ASO关键词的覆盖数,后劲十足,与产品首页的“现金签到”等优惠活动密切相关。该平台通过用户之间的分享和推荐,互利互惠,实现产品的创新和推广。

整体来看,在同类竞品中,拼多多优势明显,用户群体快速增长,用户可以通过平台获得实惠的产品。但随着用户群体的增加,追求生活品质的用户也在慢慢增加,用户留存问题也不容忽视。

交互式页面比较

淘宝和JD.COM购物页面

对比显示,淘宝和JD.COM的首页几乎一样,顶部和底部的搜索框分为五个区域。天猫是淘、微淘、消息、购物车和我的淘宝,JD.COM是首页、分类、发现、购物车和我的,拼多多直接取消了。同时,底部导航菜单中的购物车常用功能被聊天功能取代,底部设置了搜索功能。这种改变可以大大缩短用户购买商品时的决策时间,促进交易成功。可见拼多多在电商平台领域确实起到了先锋的作用。

支付页面

付款方式页面

对比:提交订单后,三者付款时间相差较大。JD.COM的用户支付时间是24小时,淘宝是72小时,拼多多的支付时间不够明确。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拼多多的大部分商品都是单销,秒杀,不同商品付款时间不一样,而JD.COM是自营+商家,有自己的仓库,库存量不大。淘宝是B2C模式,商家发货。

在选择支付方式上,拼多多以微信支付为推荐方式(互利共赢),而淘宝仅支持支付宝支付,而JD.COM主要推广自己的白条支付,不支持支付宝支付,反映了当前移动支付市场的激烈竞争。

七。摘要

综合来看,拼多多的优势在于其“社交+电商”产品定位的网购模式。第一局“砍价免费”是平台降低获客成本的关键一步,总结如下:

1.该产品具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和丰富的产品信息。相比淘宝、JD.COM等电商平台产品,它是一款轻量级的产品,使用流程少,操作简单,更符合用户角色的定位,满足用户“好玩又实惠”的需求。

2.从市场规模来看,大部分用户在PC上的网购行为已经转移到手机、平板等移动应用上。购物配送是典型的社交电商模式,成为电商平台快速吸引客流的新方式。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但国内市场潜力依然很大,主流用户群体的特点与微信娱乐流量完美匹配。大盘下跌,拼多多大幅升值空。

3.产品以服装、家居、日用百货为主,女性用户占比60%以上,市场份额5.7%。目前是中国第三大电商平台。

4.在产品功能方面,点餐功能的区域展示较好,可以为用户提供实时信息,但建议增加点餐所需提醒次数,减少用户等待时间,提高商品交易成功率;在JD.COM和淘宝开始搭建社群和直播营销模式,同时遵循用户需求建立以各品类为核心的团战社群,方便用户快速参与团战,增加用户粘性。

5。在产品品质方面,平台需要保证产品品质与描述一致并加速产品品牌升级,吸引有实力的品牌商家入驻,获得品牌溢价收入,通过品牌升级吸引追求品质生活的用户,提高用户留存。

本文由@蒋作友美朗和大家都是产品经理原创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1. 小季风
    小季风
    发布于:2022-04-27 11:31:30 回复TA
    面就会出现“袜子”“鞋垫”等相关商品。并且有很多推荐入口,比如推荐页面(主)、聊天界面和个人中心页面底部。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猜测用户现在想买什么,精准利用大数据匹配帮助用户筛选产品,节省用户的挑选时间。做到了千人千面的用户界面,这也是电商平台的普遍现象。不及物动词竞
  1. 澹台翠学苛
    澹台翠学苛
    发布于:2022-04-27 01:58:29 回复TA
    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我当人。
  1. 柳菁琦琛
    柳菁琦琛
    发布于:2022-04-27 01:58:29 回复TA
    身体是“固定资产”,年龄是“累计折旧”,暗恋是收不回的“呆帐”,爱情是“无形资产”缘分是“营业外收入”。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