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码头的东西是真是假(在洋码头卖假货,到底能有多疯狂?)


洋码头的东西是正品吗


小柴认为,一个企业诞生的时候,它的商业模式或多或少就注定了它会面临的问题。


比如JD.COM选择了自建物流的重资产模式,这就决定了其前期烧钱的巨额亏损和日积月累的利润。爱回收转而选择二手电商的自营模式,决定了会进入不透明市场的浑水。玩家冲进音频市场,注定很难打破行业天花板。


然而,当12年前成立的洋码头选择采用买家制时,几乎就注定了平台上假货众多,买家数量和用户流量口碑难以平衡。


2020年,天线宝宝受理的跨境电商领域用户投诉中,国外终端投诉量排名第一。





从这个影响深远的投诉数字就可以知道洋码头的假货现象有多离谱。大家在某宝上花一点钱就能买到各种大牌假货,已经是共识。


但洋码头成立的契机是国产毒奶粉曝光后,大家对国产奶粉避之不及。为了方便大家买到正宗的海外奶粉,洋码头诞生了,希望借此风刮起“海淘热”。


现在国外的码头已经妥妥的打脸了,假货也有一定程度的造假。消费者买了一块萝拉玫瑰手表,连收到的商品品牌名称都错写成了“Ros”。这个离谱的程度,可以和某宝上一个10元品牌的笨拙程度不一样。





消费者购买的古驰手镯,假货的程度完全是对顾客智力的打击。不仅没有发票和产品标签,就连古驰的标志也与正品完全不同。不仅打印的尺寸比正品小,而且一擦就掉。也许是致敬五毛钱特效??





消费者购买的香奈儿爽肤水不仅有香精气味,而且无法通过扫码搜索。消费者询问香奈儿售后,售后表示从未给洋码头授权,无法保证货源。在这种情况下,商家依然坚称自己卖的是正品。





更何况这货是从广州发的,很可疑。如果说货物是从广州的香奈儿仓库发出的,那是没有错的。然而,香奈儿称并未授权阳投。这不矛盾吗?


无独有偶,消费者在洋码头购买了一款意大利品牌范思哲双肩包,但产地明明写着中国广州。这种情况就和前些年曝光的“海淘正品其实是莆田系”一样可笑。







消费者在洋码头平台购买了一款欧莱雅紫铁眼霜。卖家说货架上的商品都是运到海外的。但消费者拍照后发现,明明是深圳华强北发货的,于是气愤地要求退款。



这时候卖家又变卦了,说所有的货都是先从国外运到国内,然后再配送。消费者对海外物流信息的要求被商家无情拒绝。


不仅不会提供,也不会返还,不履行鉴定义务。



国外码头的客服也是太极高手。面对各种消费者的投诉,他们能面不改色的说实话。当消费者说买的化妆品是假货,使用后就过敏了。以前购买的产品不属于这种情况。


国外终端客服说这是产品批次问题。顺利翻锅,把责任推干净。或者拒不承认,坚称商家卖的是正品。





即使用户表示找不到商品的二维码,洋码头的客服也可以有条不紊的销毁清楚了解和处理的东西。




第一,把锅扔给消费者,说明客户没拍清楚。加一点难度值。





然后他开始回避问题,把锅扔向官网,表示官网一直在退,导致无法识别。


并试图协商,说顾客不要了就退货,同时坚称自己的产品是正品,味道是因为新旧型号有些差异。





一些比较健谈的消费者觉得一件东西不如一件东西,就选择退货。关键是有些化妆品已经拆封,甚至过了无理由退货的时间,商家还是选择退款不退货,有点心虚的意思。


但结合另一位消费者的购买经历,还有一位消费者是割韭菜链的。这位消费者买的神仙水不仅以次充好,而且没有包装。。。未包装。。。


这是为了忽悠消费者吗??





如果消费者去其他平台鉴定,曝光假证,客服也有自己的一套对策。绝不承认商品是假货,赔偿更不可能。


首先不认可国产APP的鉴定结果,全方位否定APP的鉴定。





其次,国外终端客服辅助商家。是傻子,说明国产和国外产品有区别。不是所有产品都有二维码验证。不知道他信不信。


那么就是说消费者自己通过图片的方式去APP进行鉴定,没有鉴定资格,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具体的凭证。





如果消费者坚持要鉴定,国外终端方会表示需要有国家资质的第三方鉴定机构的报告,消费者刚买了美妆产品。国外终端方表示,美妆产品拆包后渗漏破损率高,平台暂时不提供提前鉴定。


直接堵住了消费者的鉴定之路。





如果消费者购买的是其他类型的产品,商家也有办法否认,要么用虚假鉴定证明搪塞,要么表示已经退货,没有证据证明是假货。


这才睁着眼睛撒谎,看得大家一愣一愣的。





今年6月,杨码头被通信管理局点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



第三十八条规定的内容是:“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应当依法与平台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未尽到对平台内经营者资质的审核义务,或者未尽到对消费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而且阳投还因为虚假宣传被处罚了。可见洋码头存在的假货问题和信任问题有多严重。

虽然平台声称是假货,但是一赔三,国外终端和商家联合打太极,不承认商品是假货。国外终端方为商家开脱,包庇买家,无视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几乎得不到应有的赔偿。在黑猫的投诉中,有很多消费者对这种现象不满。




消费者去散步,带着他们的例行公事。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洋码头的客服一直在保护商家?作为电商品牌,口碑很重要。洋码头为何如此明目张胆地偏袒?


根本原因在于洋码头的买手模式,难以从货源和管理上控制产品的真伪。随着分销渠道的分散,买家的竞争优势减弱,从品牌方购买到销售给消费者的利润减少,导致掺假进一步增加。





同时,买家是洋码头的核心资源。买家的数量决定了货源的丰富程度和洋码头在海淘中的竞争力。打假太严,容易误伤买家,降低积极性。


为了维持货源的品类和数量,洋码头在用户体验和买家资源之间做了平衡。从消费者投诉的结果来看,洋码头的天平无疑是偏向买方的。


与此同时,网上也出现了“国外终端商家买卖商铺”的报道。只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获得“年检套餐”的店铺。这些暗箱操作进一步增加了造假的难度。如果有捷径,有多少人会选择费力不讨好的正道?





随着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网易考拉被阿里收购,阿里已经占据了跨境电商最大的市场份额,JD.COM、苏宁也凭借平台优势布局海淘业务。国外终端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挤压,消费者更倾向于在天猫国际、考拉海购等平台购买。


国外码头一直走的是“轻平台、重物流”的模式。现在北海国际物流优势不再明显,美国直邮速度比它快。而且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自建物流。随着保税进口物流模式的兴起,国外码头的物流竞争优势被进一步压缩。





2014年跨境电商遇冷后,国外端很难再回到巅峰状态,同时遇到流量问题、盈利问题、融资问题。平台单一的资金沉淀盈利方式和不稳定的手机购买体系,很难维持洋码头的良性发展。2017年的数据显示,洋码头亏损超过2亿元,洋码头试图改变和生存。


2019年,洋码头推出会员制。朋友通过会员推荐购买商品,会员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返利。然而,根据用户的反馈,洋码头的成员有许多疑虑。


首先玩套路骗取用户开通会员,以零元为幌子,下单后索要会员费,优惠券节省的费用会作为会员费扣除。涉嫌虚假宣传。







而续费获得的优惠券要到下个月才能使用。不仅自动续费,而且续费后不退款。申请优惠的会员不能使用优惠券是什么意思?空手套和白狼?





而且会员优惠买的少了就不能用了,必须达到一定金额才能用。这波操作可以割韭菜哭。





去年洋码头押宝直播电商,现在直播已经饱和。直播的正品保障和议价能力才是发展的关键。在多个平台都在布局直播电商的时候,洋码头和头部品牌相比,竞争力并不是很强。


今年5月,洋码头传来上市的消息,经洋码头证实属实。经过七轮融资,十年风风雨雨,洋码头在行业竞争中的处境有点尴尬,上市可能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简单来说,要想立足行业,就要看产品质量和用户口碑。只有形成健康良性的循环,你才能获得快速的发展。


如果“治头痛医头,治脚痛医脚”的行为只是为了扭亏为盈,短期内只能撤出一部分资金。长此以往,还是会陷入商业模式的困境。




结束




钢笔|白小白

编辑|思少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1. 未来天王
    未来天王
    发布于:2022-04-27 02:19:04 回复TA
    ,把责任推干净。或者拒不承认,坚称商家卖的是正品。即使用户表示找不到商品的二维码,洋码头的客服也可以有条不紊的销毁清楚了解和处理的东西。第一,把锅扔给消费者,说明客户没拍清楚。加一点难度值。然后他开始回避问题,把锅扔向官网,表示官网一直在退,导致
  1. 骚年称王
    骚年称王
    发布于:2022-04-27 09:03:02 回复TA
    散,买家的竞争优势减弱,从品牌方购买到销售给消费者的利润减少,导致掺假进一步增加。同时,买家是洋码头的核心资源。买家的数量决定了货源的丰富程度和洋码头在海淘中的竞争力。打假太严,
  1. 水莺广筠
    水莺广筠
    发布于:2022-04-27 01:32:58 回复TA
    我有一颗水晶般的心,可别人以为是玻璃的。
  1. 卞秋紫波
    卞秋紫波
    发布于:2022-04-27 01:32:58 回复TA
    冰箱是热的,草莓是苦的,昨日会回来的,你还是我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