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
七旬老人看短视频,被一则“1元秒杀手机”的广告吸引。其女儿发现老人花29.9元购买“全民存钱买APP”的会员并在页面指引下参加活动,办理退款时遇到波折。虽然报纸最新消息显示“花了29.9元给会员充值”的款项已经退还,但提醒老年人不要被利诱所诱惑。否则,一系列的麻烦可能随之而来,你无法从中自拔。结果,你以后会后悔的。
虽然社会,甚至有关部门都在不断呼吁老年人要高度重视和照顾缺乏互联网知识、不会玩网络新交易等新生活方式带来的不便,但现实中,很多机构都为老年人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仍有一些机构,甚至是国有金融系统,其工作人员或关联机构为不懂互联网甚至现代支付功能的老年人挖坑,或诱导他们掉入购物陷阱。
最典型的就是某银行推出的智能生活产品,引诱人们申请加入智能生活后,用一元钱购买价值90多元的商品。殊不知,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陷阱。庆丰在某银行网点挂失补办银行卡时,遇到了银行工作人员和某机构诱导的所谓智慧生命。好在青峰对操作方法略知一二。当相关人员操作到一定程度后,发现所谓的智慧生活应该是申请一张银行的信用卡并绑定。进一步查询发现,虽然申请的信用卡注明当年免年费,但如果你下一年的消费没有达到一定水平,就要收600多元的年费,被青峰当场断然拒绝。
依靠互联网推广新的消费模式无可厚非。而银行相关网点的工作人员,打着一元可以买90多元的幌子,诱导人们,尤其是老年人,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挖了一个年刷卡费600多元的坑。说它坏了他们的良心,说它误导老年人,缺乏道德或者更严重的是,为了自己的表现或者其他想法,似乎有点过分。
在青峰拒绝了某银行网点工作人员的好意,然后全面关闭了银行工作人员通过银行客服申请时开通的相关功能之后,也就是在写这篇评论之前,当有人说银行工作人员热情诱导他加入智慧生活,青峰不得不告诉他有600多元年费等着他的时候,对方如梦方醒。
试想,很多上了年纪,很少在网上购物或者通过所谓的智慧生活系统买东西的老年人,如果花一元钱买了90多元的物品,看似占了很大的便宜,然后不再买东西,我们可以想象第二年银行收取他们每年600多元的刷卡手续费时,这些老年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态。而当初劝其办理相关手续的人会自问,自己的行为会给老人带来多大的伤害?
报纸报道的70岁老人被一则“1元秒杀手机”的广告吸引,“莫名其妙花了29.9元给会员充值”。好在有女儿知道退款方法,可以通过媒体报道监督对方退款,几经周折才解决问题。身边没有子女的老人怎么办?
冯晴不仅想问,参与误导老年人、为老年人设计购物陷阱的相关机构工作人员,你能心安理得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