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杀”作为一个常用功能,在电商平台上基本都有。从效果来看,GMV的增长也相对较好。然而,在互联网上,相关的讨论和分析相对较少。本文作者从最开始的基本概念给你科普秒杀的基本含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秒杀”最初是一个来自电子游戏的术语。在游戏中,当多人或技能同时攻击并快速摧毁目标时,会被游戏玩家称为“秒杀”。
现在一提到“秒杀”,我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另一种理解:“秒杀”是一种常见的电商促销活动。
那么,电商中的“秒杀”是什么意思呢?
在电商活动中,商家发布超低售价、限时销售的产品时,很多客户为了买到超低价的产品,同时下单,导致产品一售出就有一个空被抢购一空。
这种情况和游戏中的“秒杀”很像:商品卖出后很快被淘汰。所以这种推广后来被称为“秒杀”。
一、秒杀的定义基于电商活动中的“秒杀”一词,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秒杀的定义。
在秒杀业务中,商家为了促进顾客购买品牌商品,以超低价销售一些指定商品,吸引顾客到商场,给顾客带来产生消费的机会。
这些超低价商品要到规定时间才会出售,这些商品的低价销售是有数量限制的。超过数量后,就无法低价购买了。
基于这部分商品的超低价格,以及限时限量销售的活动规则,商家可以在特定时间吸引一波抢购秒杀产品的顾客;同时,对于这些被吸引的顾客,商家也有机会引导他们,促使他们购买更多的品牌商品。
秒杀是商家为了促使顾客购买品牌商品而进行的营销活动。通过商品的低价让利和限时的稀缺效应,吸引顾客到商场购买秒杀产品。同时,他们有机会转化这些客户,在品牌下产生更多的消费。
二、品牌电商做秒杀的好处?角度一:品牌电商需要什么?
品牌电商是商家独立运营的电子商务商城,只卖这个品牌的商品。这些品牌商品是品牌根据其目标市场提供的某些类别的产品。
但是,当顾客需要购买这一类商品时,并不一定会想到来品牌商城购买商品。
这是因为,当客户产生相应的购买需求时,除非客户针对性很强,也就是想买这个品牌的商品,那么客户可能会主动想到去逛品牌商城。否则,客户往往会选择他们更熟悉的购买渠道,例如,去淘宝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搜索和查看相关类别的商品并进行购买。
所以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当客户产生相应的购买需求时,品牌商城不一定能获得这部分流量。如果顾客总是不来品牌商城,就很难产生收益。
品牌需要创造机会让顾客在品牌商城下产生消费,从而增加收入。因此,品牌商家需要吸引顾客到商场购买品牌商品,并对品牌下的其他产品有更多的了解,才有机会让顾客在品牌下产生更多的消费。
角度二:秒杀能带来什么?
秒杀活动时,部分商品指定超低价销售,有时间限制和数量限制。
这部分超低价限时的产品,可以吸引一波想低价买秒杀产品的顾客到品牌商城抢购下单。
所以,秒杀活动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秒杀活动中的超低价限时商品,可以吸引顾客到品牌商城购买秒杀产品,产生消费。
被秒杀活动吸引,顾客来到品牌商城,说明目前顾客有相应购买需求的概率很大。所以,不管客户最后是否抢购秒杀,你都可以给客户推荐该品牌下的其他产品,看看客户是否有兴趣和需求。如果客户有兴趣购买,他们可能会成功销售该品牌的其他产品。
所以秒杀活动带来的第二个好处是基于秒杀活动吸引顾客到商场,增加了品牌产品对顾客的曝光机会。让其他品牌的商品也有机会被顾客认识,从而产生购买兴趣,带动该品牌下其他产品的销售。
例如:
小美是个宝妈。她在朋友圈看到了之前买的一个品牌。最近有个秒杀活动:15元3大包婴儿纸巾,今天晚上九点开门。
小美晚上9点多进商场,想抢购婴儿湿巾。然而,9点一到,湿巾还没等小美抢到就被抢光了。
虽然湿巾被抢光了,但商场里还是弹出了其他推荐商品:婴儿面巾、婴儿袜、婴儿口罩。
看到小美的宝宝面膜,突然想到宝宝的面膜最近快用完了。你可以去看看这个面膜是怎么卖的。如果还不错,可以下单买一包。
三、什么商品适合作为秒杀商品?对于品牌商城来说,客户产生相应的购买需求时,可能不会想到来品牌商城购买,所以品牌商城不一定能获得这部分流量。
品牌商家为了吸引这些顾客到商场购物下单,可以尝试开展秒杀活动。
基于客户产生的购买需求,提供一些更容易激发客户购买兴趣的产品作为秒杀产品,然后吸引客户到商场参与秒杀购买。
比如你可以选择该品牌下最畅销的产品作为秒杀产品。
这是因为,作为该品牌下销售的较好产品,热销产品说明该产品普遍受到该品牌下客户的欢迎,很多人一度选择购买该产品。所以,热销商品更容易让顾客产生购买兴趣。
基于热销产品引起顾客的购买兴趣,结合其参与秒杀活动时的超低价格刺激和限时抢购机制,进一步强化顾客的购买意向,吸引顾客到商场进行秒杀抢购。
因此,该品牌下的热销产品会更适合作为秒杀产品,更容易激发顾客的购买兴趣,从而吸引顾客到商场参加秒杀活动。
四、小结品牌电商为了获取客流量,保证收益,可以尝试开展限量低价秒杀购买活动。
通过提供品牌下的热销产品作为秒杀产品,将顾客吸引到商场,刺激产生品牌下的消费。
同时也有机会让客户更多的了解品牌下的其他产品,从而创造更多的品牌下的消费机会。
以上,感谢阅读~
本文由@ Q原创,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