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顺丰物流与官网不一致(1元“签收费”都想赚,顺丰怎么了?)

不久前,顺丰被浙江省消保委问责。涉嫌巧立名目,收取1元“签约费”。这个钱是寄件人付的,顺丰快递的快递员在寄件的时候会保证我签收。

乍一看这个签收费很不合理,快递本来就是让我签收的。但是随着快件越来越多,包括顺丰在内的很多快递公司都发现很难把东西送到收件人手中,有时候会放在邮政或者蜂巢盒子这样的网点。

履行服务不好,还要设立项目增加收入,引起公愤:“顺丰现在连一块钱都要赚吗?”

虽然后来顺丰也解释了,但是这个名字主要是提供给寄件人的增值服务,用来解决签收和授权签收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此前主要用于珠宝等贵重物品的运输。

但网友对这种解释并不买账。最终,顺丰在官网发布公告,以“取消确认和签约费”结尾。

这已经不是顺丰第一次涉嫌乱收费了。

2019年,顺丰的蜂巢盒快递柜涉嫌“诱导消费”。有网友发现,输入接机码后,界面上会弹出奖励二维码。奖励按钮很醒目,但是跳过按钮是灰色的,这让很多网友以为要打赏才能拿包。

现在提到顺丰,已经不是以前那个给大家竖起大拇指的顺丰了。很多消费者不满。

不仅消费者这么认为,明星投资人也纷纷退出顺丰。目前,顺丰的股价已经从高位下跌了几乎一半。

为什么这个最赚钱的民营快递企业会被市场冷落?

01、顺丰出了什么问题?

顺丰在消费者端遭遇的舆论风暴,其实已经在早前的业绩中有所体现。这大概说明顺丰过去也有过一些问题。

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顺丰营收883.44亿元,同比增长24%;但归母净利润为7.6亿元,同比下滑79.8%。

这7.6亿的净利润还包括近11亿的非经常性损益(物流地产处置)。如果不计入物流地产处置收入,顺丰上半年净亏损3.4亿元。

这是顺丰上市以来,主营业务首次出现亏损。可以说,很难想象这个曾经最赚钱的民营快递企业,在利润上栽了跟头。

半年报公布后,市场反应强烈,顺丰控股断断续续跌停至9月初。

SF的倒下主要有三个因素。

第一个是2019年快递行业开始的价格战。

中国的快递业一直与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2018年后,随着拼多多、Tik Tok、阿auto快消、典韦等电商新势力在淘宝、JD.COM的包围下迅速崛起,电商市场的激烈竞争迫使快递降价,直接影响了快递企业的利润。

恶性竞争在2020年开始加剧。2020年3月,来自东南亚的极兔快递进驻办公室。为了快速占领市场,兔子在义乌一度卖到8毛钱。为了不失去快递市场,其他快递公司必须咬紧牙关跟进。

随着快递行业的不断内卷化,快递行业的企业在2019年后就没那么好过了,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第二个因素是顺丰下沉做经济快递。

在快递行业,快递可以分为“限时件”和“经济件”。“老化件”价格比较贵,以速度为主,顺丰在“老化件”领域绝对占优;“经济件”便宜,只要送到,这是“通达系”快递的主战场。

顺丰凭借其在2020年疫情中的先发优势,从“通达系”手中攫取了大量经济部分,带来了业务量的剧增。

根据产品优化升级后的新口径统计,追溯去年同期数据,2021年上半年,顺丰速运业务实现免税营业收入148.9亿元,同比增长69.16%。

但不得不提的是,“经济件”的利润比“时效件”更薄,顺丰的经济快递将顺丰的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8.6%拉低至今年的10.1%。

第三个因素是顺丰去年以来的过度投入。

今年上半年,顺丰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7.26%,至794亿元,达到顺丰历史最高水平。

根据中报的解释,主要是由于业务增长带来的成本增加,以及能力建设和新业务发展投入增加的综合影响。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顺丰加大了对基础物流体系建设的投入,包括汪峰、同城快递、鄂州机场等,投入巨大。再加上过年期间人力成本高,顺丰入不敷出。

糟糕的业绩让顺丰的股价不断下跌,从年初的最高到116.5元,现在69元左右,跌了近一半。

与此同时,顺丰被基金经理抛弃。

Wind数据显示,去年底,持有顺丰的基金产品有196只,市值301.78亿元。按持仓市值计算,在a股基金重仓股中排名第15位。但到了今年6月30日,持有的基金数量减少到80只,持仓市值减少到111.97亿元,排名也下降到了第64位。

资金量巨大的基金,基本都是价值投资者。除了赎回压力下的被动操作,上市公司减持股份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估值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市场价格过高;另一种是基本面发生变化,公司内在价值下降。

从这点来看,顺丰显然已经被很多基金列入了“减持”名单。

02、不得不做的尝试

无论是进军电商快递,还是加强其他方面的布局,都是顺丰不得不做的尝试。

其实这个快递包裹的主战场是电商零部件市场,和顺丰关系不大。近十年来,通达系掀起的价格战风生水起。顺丰曾两次进军低价电商业务,但都因不堪压力而退出。

顺丰当时对电商零部件的判断是:快递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在目前国内劳动力成本增加5%以上的背景下,通过降低收购价格来带动发展,并不是长久之计。

但这样一来,顺丰已经错过了整个电商爆发期,在电商部分的占比也远低于通达系。

顺丰这次不得不开书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顺丰的主打产品“时效敏感件”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如果不卖,顺丰的营收可能就没了。

事实上,早在2019年,顺丰国内时效产品的营收增速就开始出现明显下滑,仅为5.93%。

2020年是顺丰的业绩爆发年,时效性产品增长近17.41%,但这其中包含了疫情的特殊因素。疫情发生后,其他快递公司因为禁运、人员复工等原因纷纷倒闭,但顺丰一直在运营。

所以回归正常后,顺丰的问题又回来了。2021年上半年,顺丰收入中,限时快递增速重回6.5%。

顺丰快递老化件增长缓慢其实很好理解。以前只有顺丰等快递,顺丰是最快最安全的。

但就目前来看,一方面,同样定位高端的京东快递正在快速崛起;另一方面,随着快递行业马太效应的形成,头部快递公司的送货速度越来越快,与顺丰的差距越来越小。

例如,一个项目从上海发送到北京。以前可能没有这么多寄快件的人。顺丰对限时件的想法是,不管货车能不能装满,都要开始保证时限。然而,“通达系”的快递却并非如此。他们可能要等几天,直到卡车满了才开始,以确保成本优势。

然而,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业务量的大幅增加,以及大数据带来的效率优化,“通达系”的货车可能一天就装满很多车,时效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顺丰的时效优势正在逐渐消退。

此外,今年上半年,电子发票的推行也给限时快递加了一刀。

在顺丰的营收构成中,时间敏感件占比很大,而发票、合同、文件快递等时间敏感件占比很大。随着电子发票和档案的逐渐普及,需要邮寄的传统纸质时效件数量锐减,这也大大减少了时效快递的一块重要蛋糕。

也许更早,顺丰就意识到这个问题迟早会来。

从2011年开始,顺丰一直在寻找新的增长模式,在商业模式上进行突破和创新。

顺丰尝试做电商。2012年5月,“顺丰优选”正式上线,依托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社区店,为用户提供每日全球美食。

经过三年的探索,2015年5月,顺丰黑客商城正式上线。后来两家公司的线上业务合并,门店的所有产品都将在顺丰上销售,顺丰也借助黑客的资源扩展到生鲜以外的很多品类,比如3C、百货等。

但是对于跨界经营,顺丰在很多方面缺乏专业性和经验。情趣用品店产品类比很少,大部分都是价格比较高的进口产品,不接地气,位置也有问题。

2016年,黑客在顺丰线下门店业绩惨淡,16亿巨亏退出市场。

在电商崩盘后,顺丰现在真正走上了正轨,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上下游开辟了更多的领地。一是继续在原有的老化产品和冷运业务上发力;紧接着,2015年,重货运输产品正式上线;2017年发展经济型快递和同城配送服务。

除了自身业务,顺丰还将目光投向了供应链。2018年开始,先是与美国夏回联合成立新夏回,后与DHL德国邮政达成战略协议,收购DHL供应链。

(来源:公司年报)

至此,顺丰不再只是一家快递公司,而是一家可以提供各种多元化服务的企业。今年上半年,其非快递业务占其收入的近31%。

但我不得不说,这种多元化需要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更别说一两年就能看到成效了。无奈之下,在新业务推出之前,顺丰不得不“打开账面”,牺牲一定的利润来换取市场和营收。

03、顺丰还有多少时间?

正如2018年顺丰因战略调整导致净利润下滑一样,顺丰的亏损也可以理解为战略调整和长期布局的结果。

老业务方面,鄂州机场将有助于扩大老龄产品覆盖面,进一步改善因航线不足而被迫走陆路运输的现有快件老化问题。

新业务方面,大家比较关注。新的投资能给顺丰带来新的增长吗?

目前在顺丰,除了时间敏感件,收入占比最大的板块是经济件和快递(重货运输)业务,占比分别为17%和13%。然而,这两项业务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他们未来是否盈利,将决定顺丰未来是否有好日子过。

今年上半年,顺丰经济快递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148.9亿元,同比增长69%,订单量增长107%。

中报显示,顺丰在经济型快递领域实施双品牌战略,提供差异化服务。

其中,电商标快递/特供产品使用自有品牌,采用直销模式。另外,顺丰2020年成立的汪峰是独立品牌,采用加盟模式,面向下沉市场。

从战略上讲,顺丰的思路没有错。通过产品分层,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要想活得更好,不仅要巩固自己原有的产品,还要抢通达快递的订单。

目前,汪峰仍在亏损。顺丰控股在回应机构调研问题时表示,汪峰下半年经营策略的第一要务是严格控制亏损范围,提高加盟商自主调度比例,降低调度成本。

8月底,“通达系”快递宣布9月1日起0.1元/票,标志着快递行业回暖,顺丰可能会有更好的生活。

除了快递业务,快递是顺丰目前最大的业务板块。顺丰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50%至115亿元;同时亏损总额为5.08亿元。

然而,中国的零担物流市场非常大。零担快运主要是指货主需要配送一车以内的零星货物。

据艾瑞咨询统计,2016-2020年中国道路运输整体市场规模从3.81万亿增长到4.75万亿,其中零担物流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14万亿增长到2020年的1.6万亿,预计2025年将达到2万亿。

淘宝和顺丰是怎么回事

目前,顺丰在零担快递板块已实现行业第一——零担收入连续两年排名第一,零担量在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网络快递企业中排名第一,零担量增速在日均货量过万吨的头部玩家中排名第一。

顺丰在快递板块还处于投资期。目前顺丰有13个自动化中转站点,在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运营设备方面做了大量投入。

顺丰在回答投资机构的提问时也表示,公司还在不断巩固这方面的能力,包括确保大件时效绝对领先,延伸送货安装的服务,拓展新的业务前景。

对于亏损,王微曾表示公司在数据管理上还存在不足,整个规划还有提升空间空。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顺丰的战略问题不大,新的业务探索也是必要的。不过,新业务释放利润仍需要一段时间。与此同时,竞争对手也在试图抢夺顺丰嘴里的肥肉。

SF还剩多少时间?

(作者|黄英,编辑|胡留吉)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1. 夜跑遇你
    夜跑遇你
    发布于:2022-04-27 02:32:09 回复TA
    亏损。可以说,很难想象这个曾经最赚钱的民营快递企业,在利润上栽了跟头。半年报公布后,市场反应强烈,顺丰控股断断续续跌停至9月初。SF的倒下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个是2019年快递行业开始的价格战。中国的快递业一直与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2018年后,随着拼多多、Tik To
  1. 儒雅君子
    儒雅君子
    发布于:2022-04-27 01:17:38 回复TA
    不久前,顺丰被浙江省消保委问责。涉嫌巧立名目,收取1元“签约费”。这个钱是寄件人付的,顺丰快递的快递员在寄件的时候会保证我签收。乍一看这个签收费很不合理,快递本
  1. 杭岩会融
    杭岩会融
    发布于:2022-04-27 00:53:24 回复TA
    不气不气抱抱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