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读:作为电商平台,拼多多在今年2月低调推出了小圈子功能,拼多多向社交又迈进了一步。在本文中,笔者将重点分析拼写小圆,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大家分享。
8月26日,科技公司拼多多再次创造历史,成为最年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公司,排名第26位。就在几天前,关于它的头条新闻是财报市值蒸发1000亿和特斯拉事件。
大厂不缺新闻,公司的每一步都特别有意思。
拼多多的原始用户积累主要是通过农产品和团游戏,然后开发“0佣金”和“低成本”的平台模式,吸引工业区商家,将高性价比产品扩展到全品类;之后以“100亿补贴”为跳板,引入品牌商品吸引“五环”内人群,实现农村对周边城市的推广。
今年2月,拼多多低调推出了小圈子功能,但这一功能并没有放在金刚位置,而是列在独立的功能栏中,以示重视。
小圈子的官方回复是“让消费者了解商品的真实评价信息,解决信任问题,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供参考。"
自媒体解读为“为取悦五环内用户而生”。随着微信在2019年加强了对外链的管理,拼多多过去所依赖的社交电商流量遭遇了严重的挫折。迫使发展战略偏向平台补贴,开始以“百亿补贴”的烧钱方式向“五环”迈进。
“相比下沉市场,五环内的用户显然更看重商品的口碑和品质。为五环内现有用户增强粘性,建立用户信任,做购物版社交拼圈,可以有效提高五环内用户的复购率和低成本获客率”。
但真的是为了讨好五环内的用户吗?官方强调解决信任问题的背后是否有社会野心?
下面,我就带着上面的疑惑来猜测一下拼写圈。
首先列出小圈子最被诟病的问题:隐私!
如何打小圈子涉及隐私,网上各种文章都有分析总结,这里不多叙述。用pdd的也一定有一些经验。
小圈子加好友的方式极强。文案引导模糊用户点击“确定”,将好友的申请发给对方。最终双方都觉得被打扰,购物信息同步被侵犯隐私!
吐槽的声音并没有阻挡小圈子前进的脚步,所以有理由猜测小圈子的目标用户可能不会有太激烈的反应,甚至不愿意访问小圈子。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品多多无视吐槽或吐槽不到真香的理论,在远小于未来带来的正面影响的负面情绪下,继续按照节奏进化打小圈子。
可以从购买的商品本身和发布小圈子的动态过程两个方向来考虑小圈子是否解决了信任问题。
从商品本身考虑,商品的购买集中在低价的名品(比如几百亿的补贴)和日用品,一个是不怕欺诈(100%赔偿,一个是10%赔偿),一个是实用,信任在以上几类商品中可能不是最重要的。
从拼写成功到动态发布,成功后默认发送到拼写圈。朋友间种草的逻辑往往是拿到用过的商品或者问朋友后再种草的逻辑,而不是没体验过商品就种草。当然,看到朋友在用商品,在小圈子里刷内容,也有可能种草,但这就足够你下单了吗?
“五环内用户”可能现阶段还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可以通过拼小圈子、拼小圈子来解决信任问题。我们换个思路吧。如果一切都是社交呢?
社交可谓是互联网的灵丹妙药,电商的社交化让拼多多成为顶级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当然,pdd并不是第一家靠社交讲故事的公司。阿里和JD.COM都曾在电子商务页面中出现过社交互动功能,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如愿。
伟大的公司除了创新和顺势而为,还要学习前人的经验。pdd效仿《偷菜》游戏,在19年推出了很多果园,用游戏化带来了5000万的日活用户。它的推广方式在于将网络虚拟游戏与公司实际业务相结合,让真实的果实同时获得,用户的期望值大大提高。除了帮拉日活下去,我还承担了团战带来的友情。对了,我通过扶贫、助农,帮助了电商事业。
后来更像是向微信朋友圈致敬。UI和朋友的添加和显示逻辑很熟悉,但内容从生活变成了生活中的“朋友购物”子类别。当然,购物信息的可消费价值太低,还得不断进化才能社交!
Pdd是通过小圈子来补齐社交和内容的短板。除了购物和分享,PDD还推出了“好友问答、一键相册、好友合唱、魔法视频”四大功能,欲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
1. 一键做影集pdd的相册功能非常简单,你需要做的就是分享。想想这种简单甚至是简单的功能做出来的相册有没有在家人朋友圈看到过?
它的玩法是自动把照片分成风景、美食、人物、地方等。,并将它们与自己的音乐结合起来。专辑中常见的模板和音乐都没有刻意区分,统一融入“变化效果”,让人快速上手毫无压力。
除了提供基本的生产工具,还延续了“红包带新”的策略。周创作的第一张专辑在小圈子里成功出版。同时在圈子里发了一个专辑红包,好友点击红包可以获得现金。实测红包金额和数量有限,但对目标用户来说也很热闹。
关于分享,没有共同的社交渠道。猜测这个功能是在圈里填内容。当然,相册生成后分享好友也是合理的。未来不排除加强社交游戏,增加站外分享。
在互动方面,评论点赞的内容以“弹幕”风格展现在相册详情页,100%还原朋友圈视频的动态互动模式,强调作者与其好友的互动,其次是内容的质量,在目标用户创作的前提下,保持社交轻内容。
小圈子除了常规的评论逻辑外,还增加了商品种草的功能,即可以在评论区添加商品信息,完成为私人流量带货的目的。
想象一下相册+商品的朋友圈,挺符合我二姐老家的微信朋友圈地位的。“营销信息”能否从生活内容中区分出来是否足够好,就看你我的朋友圈能否给出答案了。
2. 好友合唱在功能体验的过程中,小圈子的目标用户无疑是中老年人。继“小年糕1.0版”文案之后,又出现了“全民k歌1.0版”。朋友合唱的推荐名单多是70、80后的流行歌曲,实际操作也是“傻瓜式”使用。目的是让你快速上手。至于声音修复等高级功能,我们暂时不考虑。圈子里的朋友都是生活方式的拜访,附近的人差别不大。做你自己就好。
合唱播放没有分享功能,只能邀请品多多的朋友来唱,足以说明pdd是多么坚定的建立自己的私欲。
3. 魔法视频魔术视频的创作成本从易到难依次是模板视频、自拍视频、直播。
该功能下的三个小功能有抖得快的意思,正在向视频1.0演进。
在魔视功能模块中,考虑到用户的体验,在清晰度和美观度方面进行了美化。参考用户在微信群的实际消费情况群中经常看到的小视频内容,允许在相册中存储“神奇相机,拍摄视频”的内容,相比后者比较有趣,炫耀自拍内容也在情理之中。
最后直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是唯一一个不仅限于好友的游戏。流量分配逻辑让观众除了包括好友在内的私人流量外,还有直播热门广场等公共流量来源。
在电商加直播的博弈下,拼多多是起步最晚的。对于年初推出的直播功能,没有主力明星直播,没有明星甚至少有大B商家。主播多是小B商家,相比竞品特别低调。
比起淘宝,拼多多的直播更像是在搭建“Costco+ Disney”来增加时长和购物场景,为它增加玩法,让购物更快乐!
文中提到魔术视频中的业余直播起步较晚,没有注意灯光布景。小B商家+业余直播有点类似于Aauto Quicker直播,以下沉用户为主。
左边的阿auto更快,右边的拼多多
简单认证后体验了一下pdd的直播,发现直播居然有独立于小圈子的个人页面。
直播页面中的元素包括关注度、粉丝、视频和直播。直播用户数据完全独立于小圈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打开直播圈子的朋友只能在圈子里看到,而在关注页面找不到我。
个人页面中的视频拍摄工具使用了魔影功能。入口和搏击圈拍摄的视频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不仅会在搏击圈展示,还会引导微信的分享,上传更多的视频,获得更多的流量曝光。
直播状态下,平台会用多个弹窗提示主播微信,充分利用私有域流量。
业余直播没有工会主播的直播期待。没有互动的时候,业余的想赶紧结束这一场的表演,也期待弹幕里可能出现的“问候”。这时候朋友关系可以帮助主播缓解尴尬,产生持续直播的动力,聊天也只能播了。
对于电商直播来说,私域流量可能会帮你完成第一笔交易。对于业余主播来说,说服你的朋友永远比说服附近的陌生人购买的可能性更大,哪怕朋友只是好奇帮忙购买。
考虑到业余主播没有直播经验,所以加了一大堆火箭之类的小游戏让主播沾沾自喜。此外,平台还加强主播之间的互动,即强推连麦。播出后显示“附近有上百人想和你聊天”。试想一下,连麦即使聊天成功,也能和对方说几句话。
我猜这就是拼多多的运营策略,即作为主播系统,默认将你匹配到正在直播的人,以保证直播间活跃,甚至达到用业余爱好者“升级”成熟主播的目的。
为了证明猜测,几次点击“同意连麦”,发现出现了失败的情况,可能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有主播以自己的名义发出的邀请。但是,把小麦和小麦挂钩,是双方的行为。我同意的时候,可能对方表现出有拒绝的意思,因为我让他把小麦和小麦联系起来。另外,从连麦成功的业务主播处了解到,业务直播的后台可以设置连麦,即连麦成功的平台会给店铺100的流量曝光,以此来鼓励业务主播参与连麦的功能,从销售效率上看似乎变得低效。但考虑到小B商家的人群和自身流量,以及业余直播的问题,这可能是目前情况下最好的解决方案。
围绕社交直播的另一件事是送礼物。相比淘宝、JD.COM同样是电商巨头的拼多多,让业余爱好者带货成为可能的前提是,他们有播的乐趣,感受到播的乐趣。这时候从直播间拿礼物就成了乐趣之一。
热门直播榜单没有明显的电商直播的感觉,也是社交填充内容吸引了一些泛娱乐节目主播留在平台上争取小圈子。
4. 好友问答除了以上三个功能,小圈子里还有好友问答。
相比以上三个功能,玩法更简单,对用户来说没有任何“成本”。需要做的就是参与投票、猜图、趣味答题等小游戏。
参与任何小游戏的结果都会同步到小圈子里,增加消费内容。除了提供自娱自乐,还强调朋友的参与,即“问友”,希望增加朋友间的互动次数,查看小圈子的频率。
作为一个有社交心的游戏电商,和朋友私聊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基本的文字输入对话框,很惊讶没有找到语音输入,但是有说话视频功能。我以为是视频通话,其实是小视频录制。不知道对目标用户是否友好。
说话视频功能的亮点在于不启动录制视频按钮,以说话作为录制开始,播放窗口也是对话框全屏状态。不过第一次使用有点混乱,习惯了微信视频聊天,所以这个功能需要适配。
小圈子功能玩法无不凸显其社交之心。以上提到的都是在弥合社会差距。虽然上面尽可能从理想状态描述了创建专辑、k歌、小视频、直播的场景,但在充满商品信息流的圈子里,专辑和视频内容是否合理仍有待验证,网络上也有一些声音提出增加游戏属性、引导用户积极分享草产品的建议。
以上很多游戏看似初级,但未来如果数据效果好,二次进化之路将难以抵挡。期待中国“好市多+迪士尼”带来的惊喜!
本文由@麻秋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