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报道《新闻360》报道:最近,拼多多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但这一次不是因为铺天盖地的广告,而是因为平台的各种问题已经暴露出来。假冒伪劣商品层出不穷,超低价群体购买的商品质量问题严重。这个号称“拥有3亿活跃用户”的电子商务平台一度陷入巨大的舆论风暴。在媒体交流会上,品多多声称假冒伪劣商品是一个社会问题,与平台无关。那么,拼写多多的投掷壶有说服力吗?第三方网络平台应承担哪些责任?
【品多尚山寨产品随处可见,包装高度仿照正宗产品】
在打开拼多多的应用程序后,记者发现,在手机分类下,“vdvd”、“vivi”等类似维梧品牌的手机仍在销售,价格398元,排在页面首页。还有类似三星商标的手机、类似帮宝适包装的尿布、类似利拜的洗衣粉等等。此外,许多产品不需要像Pinduodo创始人所说的那样搜索名字,而是直接在应用程序主页的分类目录下。
对此,一些市民表示,作为一个平台,我们应该好好检查一下,不能随意投放产品。
【假货是社会问题?平台应承担监管责任】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品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表示:“假货是人类的问题,假货是社会问题,让一个三岁的品多多来承担这个负担是不公平的。”。抱怨山寨被山寨模仿的方式,让山寨变得如此新鲜,不再庸俗。那么,山寨产品的泛滥,拼多多作为平台真的不承担任何责任吗?
首先,江苏德化律师事务所第三方律师吴咏桢表示,作为平台提供商,它有义务审查已结算的业务;早期不履行审查义务,明显涉案的侵权未经审查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更常见的情况是,在现实中,侵权人一开始并不知道侵权行为,但后来在被侵权人投诉或举报后未能履行相应的义务,包括将产品下架、断开连接等。在本案中,第三方平台对损失扩大部分承担连带责任。
该律师表示,如果平台知道存在侵权行为,并采取放任纵容的态度,则应承担与侵权人相同的侵权责任。这位律师还提醒说,当消费者看到异常低价的商品时,他们不应该认为自己买到了很多便宜货,而应该仔细识别它们。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走访平台运营商进行调查检查】
专家表示,如果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山寨”产品使用知名品牌商标,则是对商标权的侵犯;如果你不使用商标或使用自己的商标,而是模仿拥有专利权的其他人的外观,这也是一种侵权。对此,8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已要求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平台运营商进行采访,并要求上海市等有关地方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对媒体反映的、消费者和商标所有人投诉的在拼多多平台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和近名牌产品的问题进行严肃查处。
(本文新闻版权归江苏广播电视台所有,请注明转载来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