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一万元,日息只有两元”
“免息,只收服务费”
“三相比率仅为2.5%。”
……
许多互联网借贷平台
这会模糊用户实际贷款的利率
近日,央行要求贷款利率“明码标价”,并标明实际年化利率,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贷款利率必须“清楚标明”
————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贷款产品被包装起来,经常给人低息的错觉。
例如☞
“贷款1万元,每天利息不到一瓶水”,“日利率从0.045%开始,有的宣传“免息分期付款”,刻意引导消费者忽视成本,只看利息。
当不知道如何计算年化利率的金融“小白”借款时,她不知道这个产品的利率,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偿还多少钱。当她还款时,她发现自己被骗了。
3月31日,央行发布了今年第3号公告,指出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存款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为贷款业务提供广告或展示平台的互联网平台)在通过网站、手机应用、宣传海报等渠道进行营销时,应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并在签订贷款合同时注明。还可以根据需要显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但不应比年化利率更明显。
打破低利率的幻想
————
这些产品的实际年化利率是多少?
以“剁手”常用的花吟为例
华白分期收取的不是利息,而是手续费。此前,第三期、第六期、第九期和第十二期分期付款的手续费分别为2.50%、4.50%、6.50%和8.80%。央行宣布后,如果在华白上选择12个时段,在显示的总利率为8.80%后,它也表明其实际年化利率为15.86%。
其他产品的实际利率是多少?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发现☞
支付宝借款利率以日利率0.04%为基础,标的年利率为14.60%。颗粒贷款在“每天1000元,仅0.35元”之前还标明了“年利率12.775%”。美团的生活费用明确标注为“从7.20%起”。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贷款利率并不是固定的。各平台将根据客户情况计算信用额度和贷款利率。信贷越好,质量越高,年化利率越低;信贷越差,年化利率越高。
一些用户知道,他们在几个主要平台上显示的年贷款利率在互联网上超过18%,并称“他们再也不敢在网上贷款平台上随便借钱了”。
《民法典》:贷款机构应当披露实际利率
————
贷款的实际利率不明确,这也增加了相关投诉和纠纷的数量。今年1月4日,上海金融法院首次申请《民法典》二审达成了一项金融贷款合同纠纷(详见:中原信托被判处返还84万元利息,但未披露实际利率)。法院裁定,贷款机构有义务在贷款合同中明确披露实际利率,贷款机构因未披露实际利率而收取的超过合同约定利率的部分利息应予返还。
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新宇表示,央行的公告明确了综合资本成本的计算范围和计算方法,解决了法律实践中对综合资本成本范围的争议,为司法部门处理贷款纠纷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在监管规定中正式引入内部收益率将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防止消费者在不知道实际成本的情况下被误导申请贷款。
对于央行的公告,上海金融法院表示,这意味着法院的“判决规则已得到监管部门的认可,充分体现了金融公正与金融监管的良性互动”。
一些平台尚未公布年化利率
————
记者在几款互联网应用上发现,大多数平台都清晰地显示了年化利率,但少数平台仍然只公布可贷金额和日利率,而没有公布年化利率。
例如☞
在首齐租车共享出行平台上,苏宁金融属于反复无常的贷款产品宣传“高达30万,日利率低至2万”,“30万”和“2万”以红色显示,但不标明年利率。点击“立即申请”出现“年化利率7.20%”字样。乐祥贷款还显示贷款金额和“20000”。百度富华和即时消费金融的舒适花卉产品只显示最高贷款金额,而不是贷款利率。
此外,在一些显示年化利率的平台上,可以借款的金额较高,未激活时的年化利率较低。
例如
美团借钱时,年化利率从7.2%开始,最高可借款20万元。激活后,实际可借金额一般在1-2万元之间,年化利率在18%以上。
“利率是贷款的价格,是贷款产品的核心要素。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平台需要以年化利率的形式全面准确地披露年化利率,这将有助于借款人清楚准确地了解实际利率,并做出适当的决策基于此的判断。”智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来源:中国消费者新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