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和政策的影响,中国酒店业正走到一个十字路口。
2021年12月14日下午,在二十一世纪召开的住宿业高峰论坛(2021)上,中国旅游研究院工业研究所所长杨宏浩对住宿业的企业家们指出,中国的住宿业正面临着经济环境的多重变化,在过去的一年里,生态环境和政策环境导致了住宿业市场格局的巨大变化。有必要重新思考酒店业的战略布局。
政策的变化导致中国酒店业从增量市场转向股票市场,这必然带来发展模式的变化。杨宏浩认为,酒店业不需要大量投资,发展模式将从重资产模式转向轻资产模式。与此同时,酒店业的焦点也将回归酒店自身的运营管理和资产管理。我们应该从管理中受益,而不是从房地产中受益。
市场变化
2021是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全球流行病正常化的又一年。根据文化旅游署据数据显示,2021年头三个季度国内游客总数为26亿8900万人,在2019年间恢复到58.5%人。国内旅游消费总额2.37万亿元,2019年同期回升至54.4%。
文化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江在2021届中国旅游集团化发展论坛上表示,尽管多点疫情的影响,旅游恢复的过程在特定时期和地区重复,但稳步复苏的趋势没有改变。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表明,2021的国内游客数量将达到39亿1500万,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3兆3100亿元,同比增长36%和48%,分别下降到2019和65%的58%。
杨宏浩指出,过去两年,整个经济、生态、技术和政策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带来了需求侧、游客消费偏好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同时也改变了住宿业的产业格局,增强了经济效益。另外,国内流通是主体,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模式将导致中国住宿市场重心向国内市场转移,运营商必须创新住宿形式。
因此,城市度假酒店、城市郊区一站式度假公园、农场和健康疗养酒店等新的商业形式正在兴起。此外在产品中在服务方面,一些高端酒店过去主要服务海外客人,但现在需要转变为主要服务国内客人,并继续坚持国际标准,保持一定的质量和特色。
改变模式
长期以来,中国酒店业一直采用房地产+酒店(或文化旅游)的模式。投资通过房地产收回。酒店一直处于附属地位,投资者不关注酒店运营。现在房地产政策已经改变。国家指出,“房屋是用来居住的”。杨宏浩认为,这将降低酒店从增量市场到股市的增长率,甚至是负增长率,导致一些酒店的管理模式发生变化。在过去,它可能是广泛的管理,在未来,它将走向精益管理。
“酒店业应该回归通过酒店运营管理和资产管理盈利,而不是通过房地产赚钱。”杨宏浩指出,酒店业不需要大量投资,发展模式将从重资产模式转向轻资产模式。
杨宏浩还提醒酒店业,在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下,酒店业有两个约束,一个是双碳框架,另一个是共同繁荣的目标。双碳框架要求酒店兼顾内部和外部效益,尤其是环境保护的外部效应。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旅游企业不仅要关注企业的内部利益,还要关注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需求,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们做出贡献。
因此,对于酒店的商业形式,杨宏浩认为未来会进行一些结构优化。就高端酒店的比例而言,高端酒店本身也为税收、就业和创新做出了贡献。因此,仍然需要遏制其发展。中端酒店应该追求高性价比,但更缺乏的是经济型酒店、超级经济酒店。
杨宏浩相信,未来在这方面可能会有更大的行动。最好是建造一组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的酒店。“当然,如果真的需要这样做,政府可能还需要出台一些配套政策,比如税收,让企业愿意投资经济型和超经济型酒店,让那些低收入者能够负担得起酒店。”杨宏浩表示,他认为政府可以出台一些就业政策,鼓励酒店吸引更多的技术群体、弱势群体、退伍军人和军人家属到酒店工作。
改变国际观念
疫情非但没有压垮游客,反而迫使许多旅游企业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力。一些私人旅游团挤在一起取暖以度过严冬,比如凯撒旅行社和忠信旅游寻求合作,华珠集团与荣创文化旅游成立合资企业,美团战略投资东城酒店集团相互赋权。
杨宏浩认为,一方面,酒店业应该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甚至四、五线城市到社区。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进行国际开发,走出去。
“疫情限制了我们的行动,但事实上,我认为我们应该随时准备走出去。”杨宏浩指出,过去,中国酒店业的国际化希望通过并购强势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但信心不足,没有出口自己的品牌,而是单方面引进国际品牌。
杨宏浩认为,国际化的背后其实是国内的支持,依靠文化的软实力。除了强调文化自信,我们还应该实现文化信任,这是为了让外国消费者认识、认识和接受中国文化。“文化就像水。它从高到低,从东到西流动。有一定的潜在能量。”杨宏浩认为,只有当我们的文化变得更强大,有了一定的力量,它才能流向稍微薄弱的地方。因此,一开始很难将中国酒店品牌推向发达国家。相反,我们应该改变思维,从非发达国家扩张,走不同的国际道路。
如今,这一流行病已反复困扰着整个旅游业和住宿业,“信心比黄金更昂贵”。杨宏浩认为,现在在黎明面前,一切都是黑暗的。我们需要凝聚信心,鼓舞士气,欢迎黎明的到来。
有关更多信息,请下载21财经应用程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