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分享朋友圈(网易云听歌报告,凭啥年年刷屏你的朋友圈?)

和往年一样,在一年即将结束之际,网易云音乐上线了听歌报告。

吃瓜要趁热,得知该消息后,品牌君第一时间就打开了网易云音乐APP,美滋滋地回顾起这一年的听歌历程。

网易云音乐听歌报告如期而至

很快,#网易云音乐2021年度听歌报告#便登上热搜榜。截至目前揽获到2.2亿的声量,已经有超过10万网友参与话题讨论。

大到公共社交平台,小至品牌君的朋友圈,一时间都被网易云这听歌报告给刷屏了。

今年听歌报告的内容与过去几年基本上大同小异,主要就是盘点你近一年时间里的听歌数量、听歌风格以及最喜欢的歌手等内容。

当然这次网易云音乐也有设置一些小彩蛋。

比如一打开听歌报告,其就会邀请你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IP形象。那个形象就代表着“你”。

让用户自己选择IP形象的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参与度、增强了互动性,也让用户在看后续内容的时候更有代入感,可谓一举多得。

“你喜欢的歌曲构成了你的音乐灵魂,所以我们推测出你的音乐灵魂是:152岁。”

第二个小惊喜就是,将听歌风格以“年龄”方式人格化,让内容的传播属性得到强化。

凭什么年年刷屏?

信息碎片化、营销普遍化的年代里,消费者的注意力愈发稀缺是不争事实。多少品牌为了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与青睐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最终却没能取得成效。

为何凭借一手听歌报告,网易云音乐可以一年又一年稳稳拿捏住流量?听歌报告究竟有何魔力,能年年刷屏?

1. 恰到好处地满足了用户的分享欲

满足用户的分享欲这一点很好理解。分享欲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东西。

我们为什么喜欢在朋友圈晒晒照片说说心情,我们为什么喜欢在论坛上分享感悟与体会,我们为什么喜欢给别人种草好用物品?

归根结底都离不开分享欲三个字。

网易云音乐的听歌报告,底层营销逻辑,就是抓住了用户的分享欲,借力大数据,将“分享欲”具化成“听歌报告”,激起用户互动欲望。

为什么说是恰到好处呢?

共享单车网上发朋友圈赚钱

因为这届用户,虽然有分享欲,但很多时候又不愿意太过直白地将自己所思所想全部剖开,展露在亲朋好友面前。

“听歌报告”既满足了大众的分享欲,又保留住了基本的隐私。

2. 迎合了用户展露个性的需求

从一个人的歌单,或多或少能了解到这个人的喜好与个性。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花园里盛开得最为与众不同、皎洁明媚的那一朵。听歌报告利用统计技术,将用户一年的听歌记录整理出来,同时拎出那些你区别于其他人的习惯,比如“这一天你睡得很晚”,比如“今年听过年代最久远的歌”,用这种方式告诉用户“你是特别的”。

能充分彰显自身个性的内容,用户自然愿意传播。

网易云音乐听歌报告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活动成功与否,其底层营销逻辑是否拿捏住了用户心理,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招数不在多,好用即可。

问题来了:今年你晒出自己的听歌报告了吗?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