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街边小吃大全(全国人民常点的特色小吃,相当一部分是河南人做的或送的 | 豫记)



外卖,这个古时候已经萌芽的行业,如今更是风生水起。据相关统计,2016年外卖用户仅0.63亿人,2020年猛增至4.56亿人。


这个行业离不开三类人群,商家、食客以及外卖小哥。


当这一切落到河南身上就是,全国最爱做外卖。


蓝家夏夏| © 撰文

西瓜| © 版式



01

地域美食前三甲

离不开河南人的身影


每到饭点,街上的兰州牛肉面螺蛳粉沙县小吃......都人满为患。


与之一较高下的就是公司一楼大厅的外卖,中午12点左右准时摆得满满当当,有时一层不够,还要摞两层。



这些美味又快手的美食走遍了大江南北,抓住了全国人的味蕾,也稳稳占据了外卖行业。


大部分可以说是小吃,但极具地域特色,有的甚至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觉得开店的一定是发源地的人。


比如沙县小吃是福建的三明人在做,螺蛳粉是广西柳州人做得最多,长沙臭豆腐一般出自湖南人之手。


不过也不能说全部,有例外,比如,兰州牛肉面。


兰州牛肉面起源于清朝,马六七从河南学成后带入兰州,后经陈和声等人改良,形成了“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的兰州牛肉面。


它虽然发源于兰州,但在外卖平台上,开店最多的并非兰州人。



要是细看每种美食除了发源地之外的地方,就会发现有个省份频繁出现,那就是河南。


除了我们当地的特色美食胡辣汤,无论是河南交界的安徽徽菜,还是中原八竿子打不着的螺蛳粉、沙县小吃、长沙臭豆腐,都有河南人活跃的身影。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豫菜被视作各大菜系的渊源。主要特点就是兼容并包、五味调和。


也因此河南人的口味比较杂,在外谋生的河南人为了谋生不得不入乡随俗,跟着当地人的口味来。


无论是辣的、酸的、咸的还是甜的,河南人都能做,也就做起了螺蛳粉、沙县小吃、徽菜和长沙臭豆腐等。


于是,学啥成啥的河南人,在全国各地开起了各式各样的外卖店。




02


2000多家河南拉面闻名上海

离不开走南闯北的河南人


根据企查查的数据,无论是螺蛳粉、火锅、凉皮、板面、热干面,河南的注册信息都很多,有的甚至超过当地。


不难发现,河南这个讲究“中”的地方,在饮食上也是如此,融汇了全国各地的美食,不过,中原人民也爱自己的本土美食。



闻名全国的烩面店注册信息13082个,胡辣汤就更多了,直接翻倍20295个,羊肉汤、牛肉汤也很多,12740个、11828个。


尽管这些店铺密集地分布在河南本地,但却一直没走到全国,没有开成连锁。


反而,在上海出现了将近2000家河南人都没吃过的河南拉面。


上海的街头,你经常会看到河南拉面的招牌。



很多上海人会认为,河南拉面已经是全国连锁的程度。


据说有老外专门跑到河南吃拉面,没找到。


上海街头的河南拉面,确实是河南人开的。 他们几乎都是襄县人。


上世纪80年代起,河南襄城县人开始在上海卖河南拉面,1993年,第一家24小时河南拉面馆在上海宝山区开业。


襄县老乡们在兰州拉面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采用优质的大骨头汤,还加入了浓郁的咖喱。


后来,因为适应上海的快节奏生活和口味好吃,回头客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的襄县老乡加入这一行业。


亲戚朋友逐渐加入,一带十、十带百,不到10年就遍地开花,形成了2000多家河南拉面馆。


河南人坚韧肯干,大多数店主有过从“跟着别人干”到“自己领着干”的经历。


而在河南襄县的付庄村,这里有一半人都在上海卖拉面,付庄村甚至被称为“襄县拉面第一村”。


典型的上海河南拉面


从这里走出,去往上海经营河南拉面的人们,近10户资产已经超过千万。如果你去襄县,多半能看到很多江沪牌的车。


走南闯北的河南人,把自己爱的面食带出河南,在遥远的上海扎根、发芽。


也不光是河南拉面,北京稻香村点心,也是河南人开的,品牌类的厂家就更不用说了,卫龙双汇等不少也来自河南。



03

河南籍外卖小哥

2018年已全国第二


河南不仅把外卖做得红红火火,做出了省,而且外卖小哥的数量也惊人。


根据美团外卖发布《城市新青年:2018外卖骑手就业报告》显示,三年前,河南已经是美团外卖骑手贡献大省,全国外卖小哥中,河南籍骑手数量全国第二,占比达11%,仅次于安徽。


也就是说,全国每10个美团的外卖小哥,就有一个来自河南。


河南籍外卖小哥不仅为河南本地服务,还活跃在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新疆等地。



特色街边小吃

无论是各种made in HeNan,还是数量巨大的河南外卖小哥,都有一个主要的原因。


外出工作的河南人实在是太多了。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2020 年,河南外出人口达 1610 万,是全国流出人口最多的省份。


具体的数据也能窥探,全国骑手中大约67万来自贫困县,其中河南贫困县中固始县上蔡县、淮阳县的骑手最多。


远走他乡,成为外卖小哥,对于他们来说,说白了都是为了生存。


几十年前,还没有像现在这么便捷,外卖更是稀罕物,地域美食之所以能出现在全国,显然和离乡闯荡的人密不可分。



不光是河南1600多万背井离乡的人,还有其他省的人,不仅给当地带来了不一样的美味,更为在异乡打拼的人们带来了熟悉的家乡味。


就这样,他们把自己当地的美食带出去,再把外地的美食带回去,不同风味的美食就随着南来北往的人们发生碰撞和融合。


现在,外卖已平常到几乎被忽略,却真切地影响了每一个人。


河南,说来也是如此。

(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