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阳泉日报
近年来,开发区实验小学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宗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创造性地提出并成功实施了“1+x”课程体系,课程之箭射向“课程育人”,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打破“学校课程单一,千校一面”的旧格局,构建了由“育分”走向“育人”的“多元与开放”的学校课程新模式。
立足素养,科学构建育人新方式
学校课程是一所学校建设的核心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重要的产品与标志。“做最好的自己”,使“校有特色,教有特点,生有特长”,既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校领导长期思考的问题。
2014年,学校根据自身发展定位与目标,顶层创造性地提出了“1+x”课程建设体系,“1”是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刚性要求,是课程的重点,校本化实施全面落实要好,“x”是学校特色发展课程。基于“综合育人”,基于先进理论,基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方略设计的特色补充课程。
分三种类型:一是圆点型(个),有一定特点的科目,增设校本课程。如:体育增设空竹、足球;数学增设“创意数学”;语文一、二年级增设绘本阅读,三至六年级增设“1+x”群文阅读。二是直线型(群),有一定关联的科目构成一个较特别的科目群。如社团选修课程,目前有34个课程供全校学生选修。三是鸟巢型(体),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独立课程。如:研学课程“+”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促进“1”和“x”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全面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同时,通过特色校本课程去弥补其短板,尽可能达到二者的完美结合。“1+x”课程体系开启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未来人才的通道,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大胆实践,潜心探究实施新方略
为了拓宽数学教师的教学眼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2019年秋季开始,学校将“创意数学”作为数学学科的校本课程。
“创意数学”属于学校的“圆点型”课程,以数学的本质为圆心,围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创意,是趣味性、思维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结合体。实施过程分“五步走”:
第一步是培训,学校层面对“创意数学”校本课程开设的方案进行详细解读、全面系统培训。正式纳入学校课程化管理,一、二年级一周一节,三至六年级两周一节。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解决此课程开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使校本课程健康运行。
第二步是开发“创意数学”校本课程内容。全体数学教师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技能储备情况,生活实际经验等,积极有效地搜集、整理、裁剪、组合、编写校本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编写校本教材。
内容要求“七味俱全”,即数学味、文化味、生活味、探究味、游戏味、创新味、综合味。
第三步是探索“创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根据校本课程“创意数学”的特点,逐步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校本课程“创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推进过程中,采用科研的程序,引领教师们理性地思考教学,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在一起。具体做法:
1.创设研究性的管理氛围,给教师提供主动创新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构建模式的能力。
2.开展研究型教研活动,给教师搭建形式多样的活动平台。如:典型引路、课例研讨、示范观摩等,让教师在探究中工作,在工作中解惑、悟道,引领教师们向研究型教师转化。
3.模式构建以“理论引领—实践探索—案例分析—交流互动—反思总结—修正完善—形成模式”为主要流程。
4.创新说课形式,用“模式报告+课例”进行说课。
5.教学设计与实施中课堂教学程序和模式流程相契合,使建模和用模相统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并在教学实施中充分体现出用模无痕。
课堂教学要求:“创意数学”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以探索为主线,以激发创新意识为目标,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经历“猜测—实验—验证—归纳”的数学活动过程,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尝试创造,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打破教室、校园的时空局限,加大开放度,让学生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既要基于学科,又要超越学科,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在更大范围内迁移运用,打通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形成整体认识。
第四步是成果展示活动。学校举办“以遨游‘创意数学’世界,品味数学文化魅力”为主题的“数学文化节”活动。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创意数学”校本课程的收获,领略数学的缤纷色彩,体验数学的实践妙用,感受数学之美,享受数学学习的成果,进一步推进校本课程向纵深发展。
数学教师展示别样的“创意数学”实践课、生动有趣的活动课,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智慧,学生们体验到创新的快乐。
第五步是反思总结,引深推进。反思总结两年来校本课程开展以来的得失,结合实际,将进一步制定引深推进方案,更有效地开展校本课程。
不断反思,精心归纳获取新成果
“创意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展,充分挖掘了“x”的优势,弥补了基础教育课程的不足,实现了传统课程的拓展和延伸,给了师生张扬个性的机会,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一年时间收获了不同的成功和喜悦。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运行中,学校采用了各种有效方式,搭建了诸多平台,引领教师们理性地思索校本课程及“创意数学”的本质内涵,真正经历了“研究—开发—实践—反思—提升—总结”的校本课程实施全过程,拓宽了数学教师的教学眼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们既是校本教材的编者,又是实施者,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都成效显著,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1.数学教师潜心研发,编写了低、中、高三套校本教材,已装订成册,正式使用。
2.在实践探索中,教师们根据校本课程,“创意数学”的一般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并经过了多次反复验证、修改、完善、提炼、归纳构建出了符合“创意数学”特点的教学模式。如:“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等,运用模式进行教学效果比较好。
3.教师们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不断进行分析研究,多次实践感悟,对“创意数学”初步归纳出五种主要课型。
综合应用型:这种课型打通不同学科的脉络,将知识技能综合起来灵活运用,去解决实际问题。
操作活动型:通过有效操作活动,把显性的动作与隐性的数学思考相结合,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
数学欣赏型:通过欣赏,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的形象美、和谐美、应用美、对称美等,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美妙。
数学文化型: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一种文化,承载着人文精神、数学史,让学生品味数学文化的魅力。
数学素养型:主要突出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数学的问题。
这些课型虽然有所侧重,但在教学中有其共性。即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渗透性、实践性。“创意数学”的开展贴近了未来人才的需求和时代特点,充分满足学生在数学上自我发展的需求,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有趣的“创意数学”实践课、好玩的逻辑思维游戏,激发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使他们享受着数学思考的快乐,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数学文化节”的成果展示活动中,精美的数学小制作,色彩缤纷的拼图,想象丰富的书签,充满数学文化色彩的手抄报,都充满了创意、充满了智慧、充满了个性,这也就是学生最大的收获吧!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个人终身发展”是益处极大的。
数学校本课程“创意数学”相对于其他“x”中的校本课程来说,还很稚嫩、粗糙,正在摸着石头过河,在运行和实施推进过程中,肯定会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积极改进和弥补,努力把数学校本课程——“创意数学”驶向成功的彼岸,让它成为开发区实验小学校本课程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本文来自【阳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