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的营销策略(浅大米营销新模式)

浅析大米营销新模式

近年联网之风席卷大江南北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全新的营销思维和发展模式。互联网是把双刃剑,既是冲击又是机遇,尤其对传统行业来说冲击巨大,是一种颠覆。如何抓住时代契机,利用好这把利剑是各行业思考的重要问题。

大米,这个中国自古以来就被人们依赖的主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被司空见惯。根据据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7/18年度(1月到12月)中国大米产量预计为1.449亿吨,为世界第一,由于期初库存数据不变,仍为6480万吨,因此大米供应总量预计为2.139亿吨,大米进口量预计为420万吨,与上年一致。近年中国大米的消耗量与产量相当,较为稳定。

初步算一下,1.449亿吨*2000斤*均价4元/斤=1.16万亿,1.449亿吨/14亿人,约人均每日大米消耗0.57斤,这就是中国大米消费市场的规模,通过中粮内部数据确认,中粮对大米市场的监控统计数据也差不多是1.2万亿。不算不知道,一算才发现,中国大米市场空间如此之大。

然而尽管中国目前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水稻技术,并且幅员辽阔,适宜种植各类大米,有质也有量。但国内民众对国产大米品牌知之甚少,更愿意相信外国的大米好吃,从而导致国内部分高收入消费群体和高档餐馆对泰国香米日本大米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但实际上,中国最好的大米质量与日本大米、泰国香米差别不大,有的已经超过了日本大米,比如河南原阳的大米比日本越光大米的铁含量高出5倍,被科学家成为“生命元素”和"天然解毒剂”的硒元素含量高出4-8倍。但是价格上,中国大米却远低于日本。

而在近两年,中国大米渐渐有了地域性品牌,国内比较知名的大米品牌有“五常大米”、“盘锦大米”等,但实际上中国其他地区也有品质非常高的大米,但因没有足够的品牌运营能力而不被业界所熟知。

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国内大米加工商和经销商缺乏有效的联系与合作,在某种程度上使国内优质大米的销售与推广受到制约,导致国内大米在高端市场上严重缺位。传统的大米产业正面临转型升级、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亟待创造新的行业生态圈。“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是转型关键。

大米运营策划怎么定流程

对于我国传统的粮食产业来说,互联网将是打破行业“拍不走、调不动、销不出”困境的有力武器。民以食为天,粮食产业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在服务“三农”、壮大区域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眼下,粮食产业的转型迫在眉睫!

真农网”的创建,就是充分利用了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不断整合大米资源优势,为米商打造的一个集溯源防伪、营销策划、企业推广、渠道拓展等为一体的营销服务平台。大米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颠覆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形成了一种现代化互联网营销的新零售模式,有助于推动国内大米产业的健康发展,打破行业困局,激发出无限市场潜力。

目前已经有许多大米品牌入驻“真农网”,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打造自身品牌。如达达米业、兴隆米业、龙凤米业、宅侯贡米、嘉禾米业等等。这些传统的粮食产业,通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科技术,已经实现了企业的转型以及品牌的打造,并且通过真农网的溯源系统构建起了一座与消费者之间信任的桥梁,做到了真正的米业新零售,赢得了广大好评。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加上种植技术的不断突破,粮食产量逐年攀升。目前,我国已由粮食生产大国迈向粮食产业强国,国民需求正由“吃饱”向“吃好”转变。而对于种植、销售大米的农民与商户来说,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利用眼下的高端技术让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迈进,如何将产品更多更好地展示在消费者眼前,如何使好大米卖出好价格,是值得每一个米商深思的问题。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