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会的话,大家可以注意一下,美股里有个“GEO惩教集团”,股票代码是(GEO),但凡美国国内出现了什么不和谐的事儿,该公司的股价就会蹭蹭的上涨。
就说这个“GEO惩教集团”,看名字也能猜个差不多,它正是美国第二大私人监狱运营集团,主要为政府提供惩教、拘留方面的服务外包业务。
在美国,这类私营监狱,市场还是相当广阔的。据2018年数据显示,全美监狱人口已高达23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监禁率0.7%,并呈不断增长之势,同样稳居世界第一。
所以,如果监狱经营得当,可谓是一本万利。
要说私营监狱在美国的发展史,还得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此时,美国国内毒品和暴力泛滥,社会治安一团糟。在一些街区里,你路边买包烟的功夫都能碰上好几个向你推销毒品的毒贩。
于是,忙着颠覆苏联的同时,里根总统也花了很大功夫去打击国内毒品相关的犯罪活动。
里根虽然是电影演员出身,但擅长政治外交,而且搞经济和社会治理也有一套
就这样,严苛的执法让美国监狱里的犯人数量激增,全境监狱人满为患,囚犯的生存环境直线下降。
增建监狱需要大量资金,但美国选民又强烈反对政府把纳税人的血汗钱,拿去建监狱:
“原本他们就是作奸犯科才进了监狱,现在倒好,还要用我们这些诚实劳动挣到的钱,来给这些犯罪分子提供好的环境?政府如果这样干的话,我就不给投共和党投票了。”
正当里根政府进退两难之际,田纳西州的共和党主席汤姆·贝斯力提供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案”——面向私人企业招标,以“服务外包”的形式,把看押犯人的工作量转移给私人企业,这不就一举两得了吗。
貌似,只要引入商业化,不仅能解决问题,还很挣钱。
笑容灿烂的汤姆·贝斯力和他的“点子”
很快,汤姆·贝斯力就亲自实践了这个私营监狱的方案。
靠着过硬的关系和人脉,汤姆联手另两位共和党大佬,建造了全美第一座私人监狱,并顺利拿下了第一笔政府犯人关押的订单以及相应的政府补贴。
这就是美国最大的私营监狱企业CCA(美国惩教改造公司)的成立史。
如今美国私营监狱行业共有三大巨头——CCA、GEO和MTC,这三家公司在美国境内,拥有200多座监狱,看押了超过8%的美国囚犯。
其中的CCA和GEO均属于上市公司,股价走势还挺不错。
那么,这些私营监狱,是怎么盈利的呢?
简单说,就是“两头通吃”——一手接政府补贴,另一手压榨犯人。
政府这边,一般都是按人头给私营监狱拨款。
比如,在CCA的私营监狱,每送进来一个犯人,它就可以获得每人每日58美元的政府补贴。
减去监狱的运营成本,不算犯人的劳动产出,CCA每天还能从每个犯人身上赚到18美元。
不过,即便如此,政府方面也补贴的心甘情愿。
一方面是因为官商之间的裙带关系;另一方面,如果按照公立监狱的管理模式,成本要远超这58美金。
可为什么CCA这类的私营监狱,成本又如此之低呢?
很明显,增加收益减少成本,就是最基本的要求。
首先,私营监狱的雇员薪水普遍比公立监狱狱警低四分之一左右,几乎就是贴着各州的法定最低工资标准。
不过,雇员薪水低可并非主要原因。
尽量多的薅囚犯们的羊毛,才属于CCA们盈利法宝。
他们对于政府分配的犯人,有一定的要求——必须没有重大疾病和强烈的暴力倾向。也就是说,要保证犯人们具有完整的劳动能力。
另外,他们给囚犯的工资也极其低,一个月至多20美元;但工作强度和时长,却远高于自由世界的工人们——反正监狱里又没有什么工会组织,更谈不上任何保险、福利,放开了折腾他们吧。
甚至,一些私营监狱还会通过各种办法,刻意延长罪犯的刑期,借此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想减刑?没再给你加些时日就已经不错了。
当然,囚犯们要想改善待遇,也并非不可以,加钱就行了。
在美国的公立监狱,狱警收钱办事,叫做受贿,属于违法行为。
而到了私营监狱,这里所有的一切,几乎都是公开标好了价钱的。
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国际销售副总裁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曾经被FBI扔进过CCA,事后他主动向媒体揭露了那段“暗无天日”的经历:
监狱里,没有东西是不要钱的,喝水得买塑料杯子,有电视机,但是是无声的,必须花钱买耳机才能听声音。日三餐很简单,两片面包还有一份不知道是什么的糊糊,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成本绝对不会超过1美元。
但是,只要你舍得花钱,也能在监狱享受星级酒店般的生活。
比如,可以加钱住双人间,看“舍友”不顺眼,再花钱换一个,或者直接升级到单间。
如果不想参加劳动和“技能培训”(其实也是变相的体力劳动),再加钱;吃不惯普通牢房的,加钱也可以办到,监狱会按你的口味,专门为你定制食物....待遇和你付出的价格成正比。
比如下图这位,因为酒驾被判处21天监禁的Nicole Brockett,她被关进了加州橘子县的一家私营监狱。为了住得舒服,Brockett选择了每天82美元的“套餐”——双人牢房,并可以免除劳动。
单间则为100美元每天的牢房,那里有酒店般的床上用品,被免除劳动的囚犯还可以使用电脑和电视,24小时供应热水,如果不想出去吃的话,自己定制的一日餐会有专人给送进来。
除了不能随意走出院子,这几乎跟去酒店度假差不多了。
只是,这些有钱的罪犯在监狱里面“度假”之后,他们是否能产生悔意,体会到法律的尊严和强制力呢?
其实,以上这类花钱买舒适的属于少数,大部分犯人,只能被动地接受着私营监狱方面的盘剥。
一般来说,被关押在CCA、GEO、MTC的囚犯,主要分三类:一些是已经被法院判刑了的;一些是因为交不起保释金被困的;另一些则属于因缺失身份证件,暂时不能被遣返的非法移民,而后两者占了大多数,显然,他们都是穷人。
作为廉价劳动力,囚犯们要强制接受时长不等的“技能培训”和“劳动实践”,没有任何谈论薪酬的资格。
昏天黑地的干完活后,再和数十人甚至几十人挤在同一个大牢房,吃喝拉撒全无隐私可言。难以下咽的食物里能吃到各种奇怪的虫子。
还有更糟糕的情况,比如下图这个位于亚利桑那州的马里科帕县的私人监狱,直接用美军冷战时代库存的帐篷充当牢房——周围是严密的通电铁丝网,铁丝网外则为一望无际的大沙漠。
囚犯们都统一穿着粉色内裤和袜子——即便他们逃走,光看内衣就很容易暴露了。
囚犯们每周工作六七天,在干燥暴晒的环境下,从事的几乎全为室外劳动,除了打扫街道、清理涂鸦、除掉杂草以外,有时还得去墓地搬运和掩埋死尸。
外出干活时,要用大铁链子栓成串。
实际上,有关私营监狱的各种弊端,一直广受诟病,在民众的压力下,奥巴马政府甚至曾经承诺要逐渐减少私营监狱的数量。
结果,话音刚落,CCA和GEO两家的股票就开始暴跌。
然后,特朗普就上台了,而共和党正是私营监狱的幕后支持者。很快,随着特朗普政府对移民的一网打尽政策,CCA这类的监狱又一次迎来了“入住高峰”;再往后,疫情和接连发生的各种暴力事件,美国越乱,它们的效益就越好,股价就越坚挺......所谓的取消私人监狱的议题,也就再次不了了之了。
当监狱变成一门生意,效益就是最大的驱动力。
对于私营监狱的“老板”来说,犯人们简直就是完美员工,他们不仅全职,而且绝对不会迟到早退,更不用担心有工会组织来上门“找麻烦”。
所以,从私营监狱角度而言,最好的情形就是保持犯人的数量的持续增长,可这显然又跟社会公众的利益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