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油腻大叔(原来80后都已经老去——油腻的大叔的回忆)

麦浪:《都80年代了:你咋还这么老土》,西泠印社出版社,2017年

20180914草就

80后对于我而言,似乎太熟悉了,栖身其间,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转眼间,最小的80后都已经奔三到头,不得不面对集体奔四的无奈。最近偶然在图书馆发现这样一本有趣的小书——《都80年代了:你咋还这么老土》。作者麦浪是出生于70年代末的浙江乐清人,是独立美术教育者,这本书风格类似于几米漫画,但却是黑白的中国传统水墨画风格,每一幅画都配有一段简短的文字。

以我的理解,作者并没有几米那般准备告诉读者什么哲理,而仅仅是想展现过往的事物,从而引起我们这一代人集体对那个时代的回忆。因为我们在慢慢老去,所以才开始关注到原来曾经的那么亲身经历过的童年早已是上个世纪的故事。我是80后,但其实我的人生故事开始应该在90年代,因为80年代属于60、70年代出生的人,所以,我不知道我的记忆是否就能与同龄人契合,毕竟时代可能相同,生活的地区却总有年代的差距。很不幸,作者与我虽然差距近10年,但生活的区域几乎是毗邻的城市。因此,书中的物件,总是引起我对那个年代的回忆,我努力回想、回望我曾经成长的那个年代,希望找到成长的痕迹。

80后大叔在互联网创业怎么样

我的童年其实可供娱乐的项目实在太少,没有数码产品的干扰,多了几分农村的闲趣。游戏机是80后少年不能忘怀的娱乐项目,父母并没有为我购买玩具的习惯,所以,我很幸运没有机会沉迷游戏机,但总是被这些东西所吸引。我记得邻居大哥哥的游戏机让我废寝忘食,似乎端着饭碗看着他打“坦克大战”;一次在表哥家玩了游戏机,在接下来的好多天,我都厚颜无耻地去他家蹭玩,直到最后姨妈不再欢迎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我还会在心烦意乱的时候,找出来这些童年的游戏玩,却再也没有入迷的冲动,现在更没有了当初的痴迷,也许这就是成长,可能更应该是“老了!”

作者展示的第一幅画就是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实在是太熟悉了,我家很久都保留着这样一辆自行车,是母亲的嫁妆,在它闲置许久,父亲准备丢弃时,我说,这是值得纪念的,应该留下来。这不仅是他们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我记得当时年少,偷骑自行车,身高不足,还不能像父亲那样甩脚跨上坐垫骑车,只能从三角区半圈半圈地踩着踏板,晃晃悠悠地骑。我记不得是否有摔得很惨的时候,但我似乎乐在其中。当然,这辆车还承载了我漫游世界的梦想。在那时,这是我家唯一的交通工具,父亲常常驮着我去上学、去看医生,我记不清多少次,但想来都是幸福的回忆。时代曾经赋予自行车浪漫的情绪,不少那时的爱情故事就是在自行车后座上发生,似乎现在偶然只有校园里还能见到,但已经很少,经常是一辆风驰电掣的电瓶车经过,留下白衣长裙的背影。也许这就是时代的变迁,没有好坏,只有世代更替。

磁带似乎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曾经从学英语开始,这都是如梦靥般存在每一学期开学的时候,我绝对很少认真听过李雷与韩梅梅的对话,但却认真地听过“羽泉”的歌,估计那个街头买的磁带,可能是盗版的。虽然我已经毫无印象是否学会了“奔跑”,但记忆却是深刻。

家里至今还在发挥作用的可能就是那台缝纫机,似乎也许母亲的嫁妆,现在母亲还会经常用它替我们缝补纽扣或者其他。似乎也没有太多印象母亲在台前的缝缝补补,应该是我太皮,而只有那个缝纫机缝补的声音至今让我不能忘怀。

铝饭盒应该是陪伴我成长的重要物件。如果记忆没有错,我是三年级左右开始自己带铝饭盒,从家里带了米,然后到学校淘米蒸饭。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淘米,竟然不知道需要放水。在中午吃饭的时候,食堂阿姨告诉我,你没有放水,替我放了,从此我也就记住了。那时候似乎对饭菜并没有那么讲究,中午的菜也是自己带的,一般没有加热,所以我基本上是榨菜或者咸菜之类的,有时候会买咸鸭蛋,那时候总觉得那就是美味。后来弟弟与我一起上同一个学校,我们换了一个大的饭盒,每次我们兄弟还会分饭吃。虽然那时候条件是苦了点,但现在想来还是很幸福,两兄弟的情谊就在那些细节里,也许没有铝饭盒,可能也就掉在了记忆深处。

容易勾起回忆的实在太多,我不想太过于沉溺其间,害怕自己的情绪会太激动,所以我就挑最后两个物件:煤油灯和婴儿椅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不知道那时候是农村没有电,还是父母为了省电,我们经常是点煤油灯。这个灯是父亲亲手自己DIY的,在我印象里,长得像后来化学实验里的酒精灯,那个时候总是很好奇,那个灯芯为什么不会灭?当然我也不确定那是煤油还是什么,估计应该是煤油吧。

所谓的婴儿椅,其实就是母亲用竹椅,为什么我印象这么深刻呢?因为我亲身目睹了母亲如何在小弟小时候把它改装,然后小弟不需要了又把它改回竹椅的过程,实在是太过神奇。当然是不能和现在的婴儿车比了,它是不能动的,其实就是让小孩有个坐又不会摔到的小车子。

以上两个物件是我对劳动人民智慧的最初印象,在实践中我更加明白了智慧在民间的道理。随着我的成长与世面的增长,却终难以代替那个年代的人与物给我的感受。我无数次地在繁华都市回望乡村,回望我逝去的那个年代,我不仅害怕长大,我也无力阻挡前进的盲目。我被时代推着向前走,离我的出发之地越来越远,我三步一回头,却总被警告,一切向前看,再快点,向前向前再向前,不仅速度要快,情绪也要更亢奋,没错,这就是我的“油腻时代”的到来。

岁月给了我沧桑和肚腩,但带走了那个敢骑二八大杠的少年……

旅行是为了看看外面的世界,那回忆呢?

是为了想想内心的天地吧。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