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清明小长假,宁波消费市场继续巩固稳定恢复预期,前两日全市重点商业企业揽金1.33亿元。其中,重点行业居民消费潜力进一步顺势释放,同时针对清明节日特点,生活必需品市场确保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35家重点商业企业小长假前两日揽金1.33亿元
清明假期前两日,我市重点监测的10家商场、10家超市、5家汽车4S店、5家影院和5家住宿企业累计实现营业(销售)额1.33亿元,同比增长47.6%。其中商场综合体的促消费主要载体作用仍然突出,10家商场实现营业(销售)额1.13亿元,占监测样本总额的84.7%,是去年同期的近2倍。
全市主要商业中心依然是消费集聚热点,销售增长明显。假期首日,海曙区和义大道购物中心、杉井奥特莱斯、银泰东门店、银泰天一店、二百、国购、酷购、新华联等8家购物中心、商场累计实现销售额2395万元,同比增长2倍。其中,杉井奥特莱斯实现销售额1034万元,同比增长4倍。经初步匡算,4月3日-4日两天,上述8家商家累计实现销售额6120万元左右,较去年同期增长112%。
奉化区万达广场、银泰城两家商业中心,初步统计节日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77.3%。余姚市万达广场、五彩城、众安等3家综合体4月3日当天合计客流量近12万人次,实现营业额1136万元,同比分别上涨65.3%和42.5%。北仑区重点监测的4家综合体和5家重点零售企业4月3日-4日两天合计实现销售额1600万元以上,合计客流量39万人次以上,同比分别增长37.9%和42.2%。
与此同时,南塘老街、鼓楼沿、东鼓道等步行街区吸引大批市民休闲出行,街区内商家通过互补共赢的融合消费模式开展系列优惠促销活动,提升对市民的吸引力,各街区人流普遍较节前增长100%以上。
周边逛逛、看场电影……休闲消费成宁波人首选
为弥补春节期间因“就地过年”未回家探亲的遗憾,今年清明假期,我市在外人员返乡踊跃,“补偿式回甬”现象普遍,团聚会餐、阖家周边休旅等节日特点鲜明。
清明期间,宁海县监测的3家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50%;奉化区奉城家宴、诚悦农庄、天港禧悦等3家传统餐饮企业合计营业额同比增长60%,万达广场、银泰城特色餐饮营业额合计同比增长27.8%。
由于清明假期稍短,市民出游大多以短途游、周边游、一日游为主,乡村近郊成为最合适的出行目的地之一,农家乐消费也随之受到热捧。以余姚市为例,据统计,当地农家乐实现营业额321万余元,同比上涨261%。
此外,观影仍是市民度假休闲的主要选择。据统计,全市5家重点监测的影院假期前两天实现营业额70.13万元,累计客流量17610人次,分别是去年同期的3.4倍和4.2倍。
小长假生活必需品价格稳中有降
生活必需品市场方面,4月3日-5日,全市菜篮子商品供应充裕,销量平稳。全市蔬菜销售量8024吨,同比下降16%,批发均价2.09元/公斤,同比上涨28.5%。
全市猪肉销售量8001头,同比增长15.32%,批发均价33.44元/公斤,同比下降17.2%。全市家禽销售量361.5吨,禽蛋销售量250.5吨,同比分别下降42.8%和30%,批发均价分别为14元/公斤和8元/公斤,同比分别下降16.7%和17.7%。
全市水产品销售量1528吨,同比下降1.4%;批发均价46.8元/公斤,同比上涨14.2%。
全市水果销售量3759吨,同比增长18.5%,批发均价4.26元/公斤,同比基本持平。
全市牛奶销售量429.2吨,同比增长2.7%,批发均价15元/公斤,与去年同期持平。
记者 史娓超 通讯员 张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