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商业发展(百万人家,市列珠玑,唐朝靠什么妙招开拓了商业发展的繁荣局面?)

对于古代中国而言,农业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王朝发展的基础。农业既保障了国家基础供应,也将大量的人口与统治集团牢牢地绑定在一起。也正是因为这样,大多数的王朝统治者都会实行“重农抑商”的国家政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的兴起,无形之中商业经济得到了发展。

曾经的长安,如今的西安

唐代作为我国古代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其为现代人乐道的不仅是诸多突破前朝的政治政策,还有的是在商业发展上形成的繁荣局面。相信无数人都曾有过“梦回大唐”的想法,走在宽阔的朱雀大街上感受一番杜甫诗中“小邑犹藏万家室”的大唐繁荣;穿梭于东西两市的坊间,看一看商贾云集一起做买卖的大场面。

在一直以农业为基础的封建王朝里,为何偏偏从这唐王朝开始商业得到发展,而这唐朝又是以什么样的方法成功地造就了在当时令全世界都羡慕的商业局面。

稳定的社会大环境

一切新事物的发展都是在有利的环境中逐渐生长的,唐王朝的商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大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其长期稳定的社会大环境。国家没有过多的战事,百姓便可以稳定的从事农业生产,新增人口的逐渐累积也为城市的兴起奠定了基础。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也成为了唐朝逐渐崛起的重要因素。

1.对内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唐朝内部一直维持着和平稳定的社会局面。在农业方面唐朝实行的是“均田制”,《新唐书》中这样写到:“授田之制,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老及笃疾、废疾者,人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当户者增二十亩,皆以二十亩为永业,其余为口分,永业之田,树以榆、枣、桑及所宜之木”。

均田制在不影响封建土地主的利益的情况下,使无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增加了国家的税赋收入。在此制度的推行下,农民们长期保持着安居乐业的状态。在国家治理方面对“三省六部”制进行了完善,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既加强了统治又提升了管理效率。另外我们熟知的科举制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为广大的读书人提供了一个公平有效的入仕渠道。在这样的状态下,不同的社会阶层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目标,王朝内部也呈现出和谐稳定的一面,在这样的环境中商业经济也开始逐渐地冒出生长的火花。虽然偶有战事发生,但也多数是来自边境处与其它游牧民族的争斗,对国内的发展并未形成影响。

新唐书

2.对外包容开放的外交政策。我们都知道唐朝在外交方面一直实行的是“开放包容”的政策。翻看唐朝时期的地图,可以看到当时围绕在唐朝疆域周围的是吐蕃吐谷浑回鹘等少数民族政权。为了与这些少数民族达成友好合作的协议,历史上唐朝与这些少数民族彼此之间进行过多次和亲。据统计,在唐朝历史上先后后二十多位公主走上了和亲的道路,像我们熟知的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便是起源于唐与吐蕃的和亲。通过这一政策,边境上在取得长期和平的同时还加强了双方在贸易上的往来。

唐朝疆域图

另外唐时期和欢迎其他国家的使者来长安学习、交流,优秀的外国人还可以入朝为官。日本历史上大量的遣唐使便是对这一开放、包容政策的最好证明。对外包容开放的政策,尽可能的为唐朝避免了边疆上的战争,同时也加大了与其它国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入交流。

朝廷在政策上对商业经济的支持

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商业经济诞生、发展的基础,但是整体上一个王朝在商业领域造就的繁荣局面离不开的还有整个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唐朝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逐渐的推出了诸多利于国家商业发展的政策。

1.商业赋税的变化,调动了商人积极性。在唐以前的许多朝代,为了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会对从事商业行为的人群征收高额的税赋。但是这一局面在唐朝得以打破,唐朝前期实行的是轻徭薄赋的政策。《唐六典》中有“凡关呵而不征”的记载,可以知道在当时商贾等人通过关、市是无需征税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货物在市场上的流通性。到后来唐德宗两税法的施行开始征收户税,户税则是按户等高低征收,依据财产的多寡划分户等。户等高的出钱多,户等低的出钱少。另外规定对不定居的商贾征税三十分之一,使与定居的人负担均等。虽然在后期的变化中有所加重,但这一时期税收的减少极大的调动了商人的经营积极性。

金银货币

2.飞钱与柜坊的存在,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务。商业的发展必定会有大量的货币流通,但是当时主要以金银、铜钱为货币,商人外出经营时如果需要大量的货币便会出现不方便携带的问题。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在唐朝便诞生了飞钱与柜坊。飞钱出现在唐中期,《新唐书》中这样写到:“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商人们将售货所得交给各地相关的官方机构,由这些机构开具半联凭证,另外半联凭证会寄回各地的相应机构。等商人回到本区域后,出具对应凭证便可取款兑付。飞钱可以说上历史上最早的汇兑业务。

柜坊在唐玄宗初年就已经出现,被看作我国最早的银行机构。其主要经营的业务是为客商保管金银财务,从而收取一定租金。当客商需要取钱时,只需要出具凭帖就行。飞钱与柜坊的存在,开创性的解决了客商们在经营时货币流通时遇到的问题,进一步的促进了唐朝在商业上的发展。

大唐西市

3.私营手工业的逐渐发展与坊市制度的设立,为城市商业发展提供了商品基础与规章制度。在唐代手工业主要分为官营和私营,官营生产出来的手工业品主要供给的是宫廷中贵族。而私营手工业在当时是大多数农民家庭的副业,他们生产的纺织品等手工品一部分用来缴纳赋税,多余的部分经常会拿去市场上去销售。久而久之便诞生了专业的手工作坊,主要有织锦坊、纸坊、染坊等。另外城市中坊市制度的设立,也为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具体的规定与区域。在唐代早期“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到中期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使白天的市场交换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此夜市诞生。到唐代后期,严格的坊市制度被打破,商品交换已经不拘泥于时间的限制了。

唐朝商业运营管理公司

唐朝主要交通

4.丝绸之路,让唐朝的对外贸易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丝绸之路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一条与外界联系紧密的大通路。在唐代得益于与诸多少数民族在外交关系上的和睦,才使得这条通往世界各国的通道真正的成为了各国彼此来往的贸易通道。通过丝绸之路,来自波斯、印度等地的商人可以将本国的商品运往长安销售,长安的商人也可以将自己的丝绸、陶瓷等等商品销往国外。这样长期的贸易往来,为城市商业的发展带来新活力的同时也带动了丝绸之路上其他城市在商业上的发展。除了路上丝绸之路,在唐代中期,海上丝绸之路兴起,许多大宗丝织用品经过海上运输直达东南亚等国家。丝绸之路使唐朝的商业不仅在国内展开,更是直接与外国产生长期的贸易关系。在现在看来,丝绸之路可以说是当时贸易全球化的一个开端与表现。

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唐朝在商业上有了长期发展的机会。而在赋税、商业制度、丝绸之路等方面的政策,直接成为了唐朝商业发展的活跃因子。唐朝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历史上为世界所羡慕的王朝,终究得益于他在商业领域上创造出的繁荣局面。也正是因为这样“梦回盛唐”成为了许多现代人一直以来的念想。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