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正在改变世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新闻传播学科一直在探索与时俱进的课程改革方向。2018年春季学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体验到了一门不一样的课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今日头条头条学院针对当前媒体环境和社会需求共同打造了一套新媒体课程体系。3月2日,首个课程“新媒体运营实务”作为学界、业界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新探索正式推出。
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新闻楼,今日头条副总编辑徐一龙为同学们上了别开生面的第一课。此次是人大-头条课程共享平台的第一次课程,未来,这套课程将同全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师生共享,高校相关专业可自行采纳,给予相应学分,以此形成一个学界和业界深度合作的教学改革创新模式。
徐一龙从内容生产和内容分发的独特视角切入,结合从业经历回顾了资讯发展数十年的变迁。他认为,教育人口质量与数量、技术进步和机制是影响内容生产与分发的三大因素,他以今日头条为例,分析了智能分发框架下的内容质量把控机制。人大新闻学院唐铮副教授为本次课程致辞,她从传媒行业经历的翻天覆地变化入手,介绍了人大新闻学院同今日头条头条学院共同研发课程的初衷,她认为智能分发的方式变革会给未来传媒业带来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曾向本科生表示,新闻专业大学生学习和了解前沿技术趋势,才能更好地适应媒介形态革新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徐一龙与学生分享智能推荐和它引发的变革
人大-头条课程共享平台的这套新媒体课程将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使同学们理解新媒体背景下的内容制作、运营和分发模式。双方希望通过此次合作打破高校与企业间的人才培养边界,冲破时间、地域和专业的限制,充分发挥双方的人才、平台和技术资源优势,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新媒体人才贡献力量,让更多的高校和学生可以受益。
2017年10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的发起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今日头条头条学院联合召开了“高校新闻传播学科新媒体实务课程共享平台建设研讨会”,近300名来自全国各高校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师,共同见证了这一平台的成立。该平台旨在研发一套适合当前新媒体环境的课程体系,包括新媒体理论、新媒体内容生产、新媒体运营、新媒体技术和案例教学五大课程模块,既有资深学者讲授的理论知识,也有新媒体从业者在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经验,力求给学生提供紧跟时代脚步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人大-头条新媒体实务课程共享平台揭牌成立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建院60多年来,一直是我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镇。学院学科底蕴深厚、学界名师荟萃、教学体系完善,是我国新闻传播理论和实务研究领域的领航者。头条学院是今日头条的在线教育公益项目,已经为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所学校近5万名大学生,提供了免费的新媒体培训课程。
徐一龙与学生交流
新技术,新责任。过去的一年,除了参与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今日头条还同密歇根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联手,共同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社会经济及创新治理等方面带来的挑战及影响,努力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为推动社会发展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