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萧山区3日召开全区文化大会,正式发布“1+5”实施意见和系列政策,未来五年将打造成为新时代精神富有标杆区、文化先行示范区。
“1+5”实施意见和系列政策中的“1”,即《中共杭州市萧山区委关于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包括文化传承发展计划、文化惠民共享计划、文化产业提质计划、文化创新融合计划等八大计划,以及以 “越风”为主题的萧山区十大文化设施项目、以“湘约”为主题的萧山区十大文化品牌项目、以“潮起”为主题的萧山区十大文化产业项目等30个项目。
其中,八大计划中的文化传承发展计划将系统梳理研究萧山历史文脉,挖掘阐释跨湖桥文化、古越文化、诗路文化、围垦文化等特色文化;大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深化浙东运河萧山段、跨湖桥遗址保护,到2022年底,力争创建成为浙江省“钱塘潮涌”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系统性推进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建设。
文化惠民共享计划,将构建公共文化空间矩阵,高标准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浙东运河萧山段)、“五馆合一”城市文化公园等重大文化空间;高质量改造提升萧山博物馆、区文化中心,到2025年底形成“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文化产业提质计划,将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助力之江文化产业带、之江艺术长廊建设;同时将积极推进之江文化产业带奥体(湘湖)发展极建设,打造湘湖文化艺术圈,推进文化场所夜间开放,打造有传承、有文化、有内涵的文化夜经济。
文化创新融合计划则计划全方位实现文化与旅游、体育、会展等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国际风范的“文旅之区”“会展之都”“赛事之城”。到2025年,旅游总收入平均增长12%以上,实现文旅融合纵深发展。
30个项目中的十大文化设施项目包括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浙东运河萧山段)项目、“五馆合一”城市文化公园项目、杭州大会展中心项目、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二期项目、中国美院湘湖校区项目、浙江省油画院项目、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博物馆群落项目、新型文化空间项目、休闲运动基地项目。
十大文化品牌项目,包括文化管家项目、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项目、伯年国艺项目、钱塘潮涌项目、跨湖桥文化节项目、乡村十二季项目、湖畔习文项目、“五个一”城市品牌项目、潮文化Park项目、周末剧场项目。
十大文化产业项目,包括浙江国家音乐产业基地项目、浙江国际影视中心二期项目、三江汇·创谷项目、棉北里文化创意园项目、水云间文旅项目、老街新生项目、火车西站文化艺术园区项目、亚运体育服务综合体项目、中南数字文创谷项目、湘湖-宋城演艺谷项目。
会上,萧山还配套出台了5个政策,推动科技人才政策向文化艺术人才延伸。
根据《杭州市萧山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实施细则》,萧山将鼓励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对考核优秀的文化产业园区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区级及以上文化产业园区内新设立(新引进)的文化企业,从注册年度起给予三年区级财政贡献100%资助,达到一定条件的再按照环比增长部分给予两年资助。
同时,鼓励优质文化企业发展,对经认定的重点文化企业,按照其财政贡献、项目投入、房租、贷款、获奖、参展等情况给予资助。
根据《萧山区高层次文化人才创业创新项目扶持实施细则(试行)》,萧山将大力引进和重点培育“高、精、尖、缺”文化人才项目,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对文化传播项目、非遗传承项目、名编名导项目、体育项目等四大类项目给予扶持;对经综合评审确定的一类、二类、三类项目,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项目扶持资金,分两年补助到位。
与此同时,萧山还出台了《杭州市萧山区关于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实施办法》等,针对场馆设施开放运行、文旅项目开发建设、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赛事和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等出台了不同程度扶持政策。(胡谌昊 张留)
来源: 萧山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