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环翠区融媒体中心(这就是山东 | 下功夫,优战略,打头阵!环翠融媒这波操作666)

编者按:闪电新闻客户端策划推出“这就是山东·县级融媒体中心展播”系列稿件,精心盘点山东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今天走进威海市环翠区融媒体中心。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日讯 威海市环翠区融媒体中心是山东省首批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单位,从2016年起,环翠区融媒体中心积极探索运用信息革命成果,从“硬、软、核”三个经度和“思维、空间、渠道、内容、平台、流程”六个维度在全省率先启动县级融媒体中心改造建设工程,构建起从管理推进、内容生产到传播扩散、信息供给全过程的闭环式工作流程体系。

在顶层设计、采编融合上下功夫

2017年6月,环翠区在全省率先启动了融媒体中心建设工程,确立了“职能整合抓人员机制理顺、媒体整合抓资源平台创新、产业整合抓经营活力突破”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依托省电视台融媒体平台的框架基础及研发优势,构建起涵盖大数据分析、渠道分发、新闻文稿、视音频制作、快速直播、安全网关等全流程内容的调度平台,进行统一指挥、集约运行。

投资1200万元改建了600平方米的融媒体采编中心及四区L形高清演播室,集新闻采编、制作、配音、新媒体等55工位于一体,融合了新闻采访、文字编辑、播音主持、创意制作以及新媒体等五大版块,电视、报纸、两微一端等各类平台实现了快速联动,为媒体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硬件基础;按照最精简、最扁平、最优化的思路再造融媒体采编发流程,建立了资讯产品“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全媒体传播”媒体格局和运行架构,形成“策、采、编、审、发、评”一体化内容生产流程,最大程度消除冗余程序,实现采编资源共享,错位编发,实现报道的时效性、规模化、立体化。2019年10月中国威海·国际英才创新创业大会在威海开幕,中心发挥媒体融合优势,提前介入,一体策划,打破部室界限统一调配采编资源,实现融合生产发布,制作出文字、图片、短视频、电视新闻、新媒体稿件等多种新闻产品,实现在最威海APP优先发布、电视和微信端的深度呈现,以及《有聊》节目的错位补充,充分发挥了各媒体平台的特点和作用,英创会期间推出稿件30多篇,提升了整体的传播力、影响力。

深入贯彻移动优先战略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为适应当前新媒体发展趋势,环翠区融媒体中心率先打造了融资讯、直播、互动、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手机APP“最威海”,整合了中国威海环翠、环翠发布等微信、微博平台,适时拓展闪电新闻、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媒体号,与传统媒体形成媒体矩阵,推动媒体传播“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先后策划推出了公益快闪《爱的力量》、《我爱威海话》等适合移动化传播的资讯内容;快手号内容在半年时间内浏览量突破6000万,推动舆论引导由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延伸,受众群体从老龄化向年轻化扩展。截止10月份,最威海APP发布融媒新闻、信息1000多条,小视频200个;微信用户8.4万,推送信息1500多条,壮大了主流舆论阵地。

对一般新闻信息发布充分放权,由现场记者随采、随编、随发,抢占第一时间节点。对重要新闻事件,组建了专门快速反应团队,配备省内最高标准的12讯道高清直播车,借助独创策、采、编、审、发、评无缝衔接的快速直播系统,融媒体中心可实现“五分钟直播”,前方记者提出的直播请求审核通过后,5分钟内即可启动直播通道,通过电视、两微一端等全面发布,提高了突发事件和百姓关注的快速响应能力,切实增强新闻媒体的时效性。台风“利奇马”期间,充分利用手机客户端、电视、微信、视频平台等全媒体手段,全面展现全区机关干部和广大群众众志成城抗击台风的具体举措和实时行动。最威海APP开通“迎战‘利奇马’,环翠在行动”直播,持续60多个小时,点击量近14万人次,创中心历次直播的新高。台风期间在最威海APP、快手环翠融媒号、抖音最威海号发布融媒体新闻38条,相关视频20多个,总点击量逾1300万。截至目前,中心新闻突发事件、重大活动等新媒体直播达到150多场。

全力打造融媒体资讯产品

融媒体中心深研全媒体传播格局,紧跟受众需求,创新传播语境,打造了融媒跨界新节目《有聊》。节目运用新媒体手段,打通电视端与手机端两个端口,将最威海APP客户端作为电视屏的“内容书架”、电视屏作为最威海APP客户端的“超级宣推”,推动电视端与手机端互联互通。具体运作中,坚持移动端优先,记者第一手资源、第一现场优先在最威海APP客户端发布,然后根据网络反馈,运用融媒体思维,精深加工电视端产品进行二次传播,最终再将电视端产品切片反哺到手机端,在大屏和小屏互联互通中形成融媒矩阵舆论场。

威海品牌新媒体运营公司电话

闪电新闻记者 张洁报道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