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一次讲座上听闻,菊厂有人说,我们才是互联网公司!但是不管是大众认知中,还是对菊厂基层员工的草根调研中,都表示菊厂不是互联网公司,我们是搞通信的……当然,某头部电信运营商也有过类似的说法……
其实,互联网公司不只是做新闻资讯、做电商、做搜索引擎、做社交平台的公司,对互联网的认知也不应局限于互联网应用。互联网=网络应用+互联网络+终端设备——按技术分层,互联网可以分为最外层的终端设备、内层的互联网络和上层的网络应用。互联网的边缘部分即连接在互联网上的终端设备,而互联网的中间层,则是为终端设备提供连接,使得不同的终端可以通信的互联网络。这也意味着,(且不论其当前生存现状、行业地位)同BAT、MTD一样,"巨大中华"等通信设备商以及三大电信运营商都是不折不扣的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的边缘与核心交换部分示意图
(1) 互联网边缘节点的发展
人类率先在互联网的边缘节点上实现突破:半导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处理器到计算机;无线电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话、手机;由于消费需求发展起来的智能移动电子设备……
互联网节点早期的发展符合摩尔定律,即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单位面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的数目,每隔18个月增加一倍。这也意味着,每过18个月,旧的电子设备价格降低一半,新的设备性能提升一倍。2010年左右,半导体晶体管的尺寸已降到纳米级别,随着集成度的持续增加,在维持器件性能的同时面临功耗急剧增加的严重挑战。从体积上,消费群体和研究人员不再过分强调终端设备更大或者更小。从性能上,现在的设备已经基本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无线闪充”、“全面屏”、“1亿像素”、“折叠屏”等成为了手机厂商吸引消费群体的噱头,“极致轻薄”“指纹识别”、“弹出式摄像头”个人PC创新似乎亮点无多,而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应用和更高要求的超级计算机、IoT设备、智能家居等则尚需更进一步。
(2) 互联网络的发展
1969年,阿帕网试验项目中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分组交换处理机,也称接口消息处理器(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IMP)。1969年10月,借助IMP,阿帕网实现了主机之间消息交换。为了实现网络设备的联通,DAPRA设计了TCP/IP协议。发展至今,在TCP/IP的五层模型中,每层都工作着不同的中间设备。其中物理层介质主要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电磁波等,物理层之上包括了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连接设备。其中交换机、路由器作为互联网络不同层次的“交通枢纽”,从互联网诞生之初到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关键作用。
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
按照网络的地理覆盖范围,互联网络可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域网等。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无线电为传输媒介,可在端系统间进行数据传输、共享数据、资源和程序的无线网络。
表 互联网络按地理覆盖范围分类
广域网 | 城域网 | 局域网 | 个域网 | |
概念及应用 | 无数的局域网、城域网互联组成的庞大的网络。 | 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既可以支持数据和话音传输,也可以与有线电视相连。 | 主要应用于连接校园、企业、工厂等的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实现共享资源和数据通信。 | 围绕某人搭建的计算机网络,通常包含一台计算机/手机/手持计算设备。个域网内可进行信息传输。 |
覆盖范围 | 通常覆盖很大的物理范围,如一个国家。 | 范围小到覆盖相邻的几栋楼,大到覆盖一个城市。 | 范围在几百米到十几公里。 | 一般小于10米,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局域网。 |
网络融合继续下沉。1996年,美国出台电信法,允许电信、广播、电视、影视服务等业务相互渗透。1997年,欧盟发布《电信、广播与信息技术融合》绿皮书,明确指出:不同网络平台都能传送电话、电视及计算机信息和数据。而中国2010年开始的“三网融合”则是互联网、通信网和广电网的技术融合、网络的互联互通、业务应用的融合[1]。到今天,三网的接入技术都统一到了WiFi和3G/4G(接下来是5G),网络上统一到光纤。在完成内容和网络层的融合后,融合继续“下沉”,现在已经发展到“新基建”层面的新一轮融合,开始融合风火水电和建筑。
(3) 网络应用:从实验科研到社会化应用
互联网应用的变化从实验科研到社会化应用转变。互联网的发明是军事国防力量主导的,初期应用相对单一。20世纪80年代:基础应用阶段。电子邮件、BBS(网络论坛)和Usenet(新闻组)等应用开始普及,此阶段互联网多用于全球学术界的互联互通。20世纪90年代:Web 1.0阶段。万维网的开放掀起了互联网的商业化浪潮,互联网开始走向大众,以浏览器、门户和电子商务等应用开启了互联网发展的第一次热潮。21世纪00年代:Web 2.0阶段。博客、社交媒体等兴起,网民成为内容的生产主体。21世纪10年代:移动互联阶段。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成为全球互联网新一轮扩散的主力军,更加深入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2]。而社交和短视频应用已经成为当前全球最热门的互联网应用。
表 全球及中国大陆热门应用排行榜
上述数据基于 App Annie Intelligence 对截至 2021年 2 月 10 日的所有时间段的当前估算数据
上述数据基于 App Annie Intelligence 对截至 2021年 2 月 10 日的所有时间段的当前估算数据
当然,抖音及TikTok不管是在下载量,还是广告收入上;不管是在国内,还是海外都成为了互联网业界的明星,以及国内外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抖音是进入4G时代以后,我国互联网企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国内外传统互联网企业造成降维打击的一个经典案例。期待中国互联网企业在5G时代更多的作为!
在隐私数据保护这个全球话题上,#马斯克:不会向美提供中国客户数据#前几日,特斯拉公司(Tesla Inc.)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会议上表示:特斯拉在美国或中国的公司不会收集敏感或私人数据,然后与美国政府分享,并保证中国客户的数据会得到充分保护。同样,我国的互联网企业不管是华为、抖音还是其他企业,在出海时都严格尊重法规,充分保护用户数据,在海外发展和运营业务时,希望能够像特斯拉在中国般,得到公正、合法的待遇。
[1]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 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2010年10月14日,工信部,
http://www.miit.gov.cn/n1146290/n1146402/n7039597/c7073607/content.html
[2] 方兴东,钟祥铭,彭筱军.全球互联网50年:发展阶段与演进逻辑[J].新闻记者,2019(07):4-25.
声明:除免费正版图片外,图文内容系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