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我在一家大型轻工业企业从事薪资专员工作3年。因为工作岗位的缘故,公司每个同事拿多少工资,谁涨薪了,谁两年还在原地踏步,这些我都一清二楚。
就在前阵子,老板让我把高薪(月薪1.2万以上)同事的名单给他。我把工资表降序排列后,发现那些平时看起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同事,其实排在后面。而排在前面那些高薪的,从面试成功的那一刻就注定是“含着金钥匙”的命运。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两者的差距这么大呢?我又细看了高薪成员名单后,发现这些岗位都有以下两个共性:
不可替代性经常有人说,越累的工作,工资反而越低。抖音上有人分享,服务员每天高强度工作,月薪才两千多。程序员朝九晚六,月薪一万多。飞行员上一休一,月薪却高达七八万。
所以高薪人群的工资从来都不与工作量成正比,而是和他们工作的不可代替性成正比。一个人的能力是否稀缺,决定了他可以值多少钱。
以我公司财务总监、投融资岗、工程师等岗位为例,这些岗位在人才市场来说,本身就是稀缺性岗位,这些人也是紧缺人才,因为他们拥有的技术含量或专业能力就是稀缺的。所以公司在招聘时设置的门槛也高,除了科班出身,还必须经验丰富。当然,也只有高薪才能吸引这些人前来应聘。
再看看那些文员、行政后勤、部分助理岗位,任何一家企业都很容易招到比较满意的人选。说到底还是因为这些岗位在人才市场供大于求,意味着愿意从事这些岗位的人大大超出了需求,所以工资往往很低,即使有加薪的机会,涨幅空间也小,周期也较长。
除了能力稀缺,这类高薪人群的岗位操作难度也大。有些岗位看似门槛低,但真正能做好的人不多,比如设计师,每年有成千上万设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职场中的设计岗位也随处可见,但那些拥有极高天赋和设计才华的人,要设计出有灵魂且能转化高生产力的作品,其实操作难度很大。
正如前面所说,飞行员的工资高,但在成为一位合格的飞行员之前,他们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持证上岗后,每一次的飞行对他们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他们需要用到顶尖的专业能力。
以我公司的一位资深策划师为例,他是大浪淘沙后的“蹬羚”人才,于万人中难寻的一位。虽然他有令人艳羡的高薪,但他大部分时间沉浸在创意策划中,他需要付出别人看不到的努力,不断推陈出新,每天都要消耗无数个脑细胞,一般人是完全操作不了的,其中的难度只有他自己才能品味。
但职场中不是谁都能从事不可替代、操作难度又大的岗位,这个世界总是被少数人操控着某个领域,要成为“万里挑一”的人谈何容易?
按一天9小时来算,一年工作200天的话,1万小时大约是6年。能否成为专家因人而异,但在一个领域至少认真工作10年,任何人都能达到百里挑一的水平。
如果在某个领域成为不可替代的人才后,那么可以扩大自己的认知领域,将自己踏足于相邻的领域,力求在那个领域也成为百里挑一。若在两个领域都是百里挑一,那么恭喜你,成为了“万里挑一”的稀缺性人才。
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擅长的技术,在一个岗位五年甚至十年都看不到涨薪的希望,那你不妨停下来好好思考,为自己策划和打造一个能让自己值钱的核心技术。
2020年毕业生即将步入职场,如何让自己尽快在未来的几年成为高薪人群?
职场“中浪”真心建议你们做好职业规划,未来三五年是否能在某个领域成为佼佼者,前提是必须清楚这个领域的晋升和发展空间,自己能否在这个领域坚持下去。唯有清晰的职业版图,才能避免在职业生涯中浑浑噩噩。
#2020毕业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