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魏文婷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
是民族的希望
学龄时期的儿童生长发育迅速
更需要获得营养均衡的食物
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学龄儿童的特点和营养需要
学龄儿童指的是正在上小学的孩子们,这个阶段的孩子体重平均每年增加3-5kg,身高平均每年增长5-7cm。
除生殖系统以外,其他大部分器官发育迅速并趋于成熟,特别是大脑发育更加完善,智力发育加快,记忆力较学龄前加强。
同时机体抵抗力增强,感染性疾病减少,但变态反应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肾炎、过敏性紫瘢等增多,疾病的表现基本上与成人相似。
当前学龄儿童营养的主要问题
我国学龄儿童的营养状况面临着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的双重挑战。
今夜偏知春气暖
SPRING
一方面,营养不良依然存在,钙、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不足或缺乏普遍存在,其中6~17岁儿童青少年贫血率为6.1%,2~11岁前儿童的钙摄入量平均不到300mg/日,11~18岁儿童青少年的钙摄入量最高也不到380mg/日,与推荐量1000mg/日相比差之甚远。
今夜偏知春气暖
SPRING
另一方面,超重、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6~17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达到了19%,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疾病正悄然威胁学龄儿童的健康。
因此,合理营养仍是学龄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保障的重要命题。
西医营养学
我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的关键推荐有以下5条。
01 认识食物,学习烹饪,
提高营养科学素养
学龄期是学习营养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提高营养健康素养的关键时期。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开展饮食教育,让学龄儿童了解和认识食物,了解食物在维护健康、预防疾病中的作用,让他们学会选择食物、烹调和合理饮食的生活技能;同时让孩子们学习我国优秀饮食文化和礼仪,提高营养健康素养。
02 三餐合理,规律进餐,
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少在外就餐,清淡饮食,少吃含能量、脂肪或含糖高的快餐。
03 合理选择零食,足量喝水,
不喝含糖饮料
合理选择零食,充足饮水,首选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禁止饮酒。
04 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
保持适宜体重增长
05 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下表是我国学龄儿童各类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表:
中国学龄儿童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看不懂?别着急
一个“儿童平衡膳食算盘”轻松搞定
算盘用色彩来区分食物类别,用算珠个数来示意膳食中食物份量。算盘共有6层,即六大类食物,从上往下依次为油盐类、大豆坚果奶类、鱼禽肉蛋水产品类、水果类、蔬菜类、谷薯类。
红色
油盐类:每日摄入油盐要适量。一份油约为家用一瓷勺的量。儿童每日需要约2份油。盐摄入量每天要少于6克(6克约为一啤酒盖的量)。
黄色
大豆坚果奶类:每日摄入大豆、坚果和奶制品2-3份,一份大豆相当20克黄豆、60克北豆腐、110克南豆腐、120克内酯豆腐、45克豆干、350毫升豆浆。一份牛奶为200-250毫升。一份坚果为10克(板栗25克,莲子20克)。
紫色
动物性食物:每日摄入动物性食品2-3份 ,一份肉为40-50克,包括猪肉、鸡肉、鸭肉、鱼肉类。肉类首选鱼虾、禽肉,也要常吃动物血、肝脏等铁含量丰富的食物。
蓝色
水果类:每日摄入水果3-4份, 一份水果约为半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梨或者桃子(约100克)。高糖水果如香蕉、柿子一份为65克,红枣1份为25克。
绿色
蔬菜类:每日摄入蔬菜4-5份,100克蔬菜约为一份,其中深色蔬菜(如菠菜、芹菜叶、西蓝花、西红柿、胡萝卜、红苋菜、紫甘蓝等)最好不低于每日总体蔬菜摄入量的1/3。值得注意的是,南瓜、甜菜、鲜豆类等高淀粉的蔬菜每份的用量应减少(<100克)。
橘色
谷薯类:每日摄入5-6份,一份谷薯类相当于50-60克谷类(大米、面粉等,生重),100-120克米饭(熟),70-80克馒头,80-100克薯类(红薯、马铃薯等)。
➤另外,学龄儿童每天至少应摄入12种食物,保证营养需求。
➤儿童跨水壶跑步表示:鼓励喝白开水,800-1200ml/天,每天户外活动1小时,以改善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
国粹中医助力学龄儿童健康成长
针对儿童肥胖问题,除了调整饮食、增加运动以外,通过中医食疗调理健脾化湿,疏肝理气,配合针灸及耳穴压豆等,能帮助孩子预防和改善肥胖。
日常汤食中加入五指毛桃、土茯苓、扁豆、赤小豆、薏仁、芡实等药食同源的食材,有利于健脾祛湿。
对于孩子不爱吃饭、消化不良问题,也可以通过健脾消积、开胃理气来改善孩子胃口、提高“干饭”能力。山楂、麦芽、谷芽、陈皮、山药等都是健脾开胃的良方妙“食”。另外,深圳市中医院研制的特色膏方中就有不少适合儿童的调养膏方,如果对孩子不爱吃饭束手无策,欢迎前来咨询!
最后,附上学龄儿童身高及体重判定标准,如果发现家中小孩发育迟缓或超重/肥胖,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或许能帮到您。
3-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状况判定标准
年龄 (岁) | 男孩身高 单位:cm | |||
矮小 | 偏矮 | 标准 | 超高 | |
3岁 | 91.9 | 94.2 | 96.8 | 99.4 |
4岁 | 99.1 | 101.4 | 104.1 | 106.9 |
5岁 | 105.8 | 108.4 | 111.3 | 114.2 |
6岁 | 111.8 | 114.6 | 117.7 | 120.9 |
7岁 | 117.6 | 120.6 | 124 | 127.4 |
8岁 | 123.1 | 126.3 | 130 | 133.7 |
9岁 | 128 | 131.4 | 135.4 | 139.3 |
10岁 | 132.3 | 136 | 140.2 | 144.4 |
11岁 | 136.8 | 140.8 | 145.3 | 149.9 |
12岁 | 142.5 | 147 | 151.9 | 157 |
13岁 | 149.6 | 154.3 | 159.5 | 164.8 |
14岁 | 156.7 | 161 | 165.9 | 170.7 |
15岁 | 161.1 | 165.4 | 169.8 | 174.2 |
16岁 | 163.6 | 167.4 | 171.6 | 175.8 |
17岁 | 164.5 | 168.2 | 172.3 | 176.4 |
18岁 | 164.9 | 168.6 | 172.7 | 176.7 |
年龄 (岁) | 女孩身高 单位:cm | |||
矮小 | 偏矮 | 标准 | 超高 | |
3岁 | 90.8 | 93.1 | 95.6 | 98.2 |
4岁 | 98.1 | 100.4 | 103.1 | 105.7 |
5岁 | 104.8 | 107.3 | 110.2 | 113.1 |
6岁 | 110.8 | 113.5 | 116.6 | 119.7 |
7岁 | 116.2 | 119.2 | 122.5 | 125.9 |
8岁 | 121.6 | 124.9 | 128.5 | 132.1 |
9岁 | 126.7 | 130.2 | 134.1 | 138 |
10岁 | 132.1 | 135.9 | 140.1 | 144.4 |
11岁 | 138.2 | 142.2 | 146.6 | 151.1 |
12岁 | 144.1 | 148 | 152.4 | 156.7 |
13岁 | 148.6 | 152.2 | 156.3 | 160.3 |
14岁 | 151.3 | 154.8 | 158.6 | 162.4 |
15岁 | 152.8 | 156.1 | 159.8 | 163.5 |
16岁 | 153.1 | 156.4 | 160.1 | 163.8 |
17岁 | 153.4 | 156.7 | 160.3 | 164 |
18岁 | 153.7 | 157 | 160.6 | 164.2 |
6-18岁儿童青少年体重状况判定标准
年龄 | 男孩体重 单位:kg/m2 | ||||
中重度 消瘦 | 轻度 消瘦 | 正常 | 超重 | 肥胖 | |
6.0 | ≤13.2 | 13.3-13.4 | 13.4-16.4 | 16.4 | 17.7 |
6.5 | ≤13.4 | 13.5-13.8 | 13.8-16.7 | 16.7 | 18.1 |
7.0 | ≤13.5 | 13.6-13.9 | 13.9-17.0 | 17.0 | 18.7 |
7.5 | ≤13.5 | 13.6-13.9 | 13.9-17.4 | 17.4 | 19.2 |
8.0 | ≤13.6 | 13.7-14.0 | 14.0-17.8 | 17.8 | 19.7 |
8.5 | ≤13.6 | 13.7-14.0 | 14.0-18.1 | 18.1 | 20.3 |
9.0 | ≤13.7 | 13.8-14.1 | 14.1-18.5 | 18.5 | 20.8 |
9.5 | ≤13.8 | 13.9-14.2 | 14.2-18.9 | 18.9 | 21.4 |
10.0 | ≤13.9 | 14.0-14.4 | 14.4-19.2 | 19.2 | 21.9 |
10.5 | ≤14.0 | 14.1-14.6 | 14.6-19.6 | 19.6 | 22.5 |
11.0 | ≤14.2 | 14.3-14.9 | 14.9-19.9 | 19.9 | 23.0 |
11.5 | ≤14.3 | 14.4-15.1 | 15.1-20.3 | 20.3 | 23.6 |
12.0 | ≤14.4 | 14.5-15.4 | 15.4-20.7 | 20.7 | 24.1 |
12.5 | ≤14.5 | 14.6-15.6 | 15.6-21.0 | 21.0 | 24.7 |
13.0 | ≤14.8 | 14.9-15.9 | 15.9-21.4 | 21.4 | 25.2 |
13.5 | ≤15.0 | 15.1-16.1 | 16.1-21.9 | 21.9 | 25.7 |
14.0 | ≤15.3 | 15.4-16.4 | 16.4-22.3 | 22.3 | 26.1 |
14.5 | ≤15.5 | 15.6-16.7 | 16.7-22.6 | 22.6 | 26.4 |
15.0 | ≤15.8 | 15.9-16.9 | 16.9-22.9 | 22.9 | 26.6 |
15.5 | ≤16.0 | 16.1-17.0 | 17.0-23.1 | 23.1 | 26.9 |
16.0 | ≤16.2 | 16.3-17.3 | 17.3-23.3 | 23.3 | 27.1 |
16.5 | ≤16.4 | 16.5-17.5 | 17.5-23.5 | 23.5 | 27.4 |
17.0 | ≤16.6 | 16.7-17.7 | 17.7-23.7 | 23.7 | 27.6 |
17.5 | ≤16.8 | 16.9-17.9 | 17.9-23.8 | 23.8 | 27.8 |
18.0 | 24.0 | 28.0 |
年龄 | 女孩体重 单位:kg/m2 | ||||
中重度 消瘦 | 轻度 消瘦 | 正常 | 超重 | 肥胖 | |
6.0 | ≤12.8 | 12.9-13.1 | 13.1-16.2 | 16.2 | 17.5 |
6.5 | ≤12.9 | 13.0-13.3 | 13.3-16.5 | 16.5 | 18.0 |
7.0 | ≤13.0 | 13.1-13.4 | 13.4-16.8 | 16.8 | 18.5 |
7.5 | ≤13.0 | 13.1-13.5 | 13.5-17.2 | 17.2 | 19.0 |
8.0 | ≤13.1 | 13.2-13.6 | 13.6-17.6 | 17.6 | 19.4 |
8.5 | ≤13.1 | 13.2-13.7 | 13.7-18.1 | 18.1 | 19.9 |
9.0 | ≤13.2 | 13.3-13.8 | 13.8-18.5 | 18.5 | 20.4 |
6.0 | ≤13.2 | 13.3-13.9 | 13.9-19.0 | 19.0 | 21.0 |
10.0 | ≤13.3 | 13.4-14.0 | 14.0-19.5 | 19.5 | 21.5 |
10.5 | ≤13.4 | 13.5-14.1 | 14.1-20.0 | 20.0 | 22.1 |
11.0 | ≤13.7 | 13.8-14.3 | 14.3-20.5 | 20.5 | 22.7 |
11.5 | ≤13.9 | 14.0-14.5 | 14.5-21.1 | 21.1 | 23.3 |
12.0 | ≤14.1 | 14.2-14.7 | 14.7-21.5 | 21.5 | 23.9 |
12.5 | ≤14.3 | 14,4-14.9 | 14.9-21.9 | 21.9 | 24.5 |
13.0 | ≤14.6 | 14.7-15.3 | 15.3-22.2 | 22.2 | 25.0 |
13.5 | ≤14.9 | 15.0-15.6 | 15.6-22.6 | 22.6 | 25.6 |
14.0 | ≤15.3 | 15.4-16.0 | 16.0-22.8 | 22.8 | 25.9 |
14.5 | ≤15.7 | 15.8-16.3 | 16.3-23.0 | 23.0 | 26.3 |
15.0 | ≤16.0 | 16.1-16.6 | 16.6-23.2 | 23.2 | 26.6 |
15.5 | ≤16.2 | 16.3-16.8 | 16.8-23.4 | 23.4 | 26.9 |
16.0 | ≤16.4 | 16.5-17.0 | 17.0-23.6 | 23.6 | 27.1 |
16.5 | ≤16.5 | 16.6-17.1 | 17.1-23.7 | 23.7 | 27.4 |
17.0 | ≤16.6 | 16.7-17.2 | 17.2-23.8 | 23.8 | 27.6 |
17.5 | ≤16.7 | 16.8-17.3 | 17.3-23.9 | 23.9 | 27.8 |
18.0 | 24.0 | 28.0 |
*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
参考资料:
1、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2、中国营养学会. 《学龄儿童体重管理营养指导规范》(T/CNSS 011-2021)
3、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J]. 营养学报,2020,42(6):521.
4、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 中国儿童钙营养专家共识(2019版).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 30(3):262-269.
5、马冠生.学龄儿童膳食指南[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7):961-963,967.
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营养科中长期定位为:以临床服务为基础,以教学培训为主,以科研为辅的综合性医技科室。营养科定期举行现场和网络讲座,并实现公众号直播。加入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参与临床多个MDT团队和疑难病例讨论。2009年至今发表SCI期刊论文4篇,CSCD核心期刊论文18篇,主持省科技厅课题1项,省卫生厅课题2项,市卫计委项目2项,参与编写《食物营养与食品安全》,《超重与肥胖治疗》等教材。
门诊业务:
非药物干预体重管理(适用人群:单纯性肥胖者、Ⅱ型糖尿病患者、肥胖引起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血症患者、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高尿酸、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产后肥胖及其他有减脂增肌塑形需求的人群)。
各类术科疾病的围术期营养治疗
高同型半胱氨酸营养干预
高尿酸血症营养干预
骨质疏松营养干预
睡眠障碍营养干预
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营养干预
青少年儿童增高营养干预
围生育期的营养干预门诊(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九种体质的月子餐食谱制定、产褥期开奶、催奶、回奶等)。
各类慢性疾病居家营养干预(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肿瘤、脑梗死、肝胆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住院业务:
对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价、营养治疗、营养宣教;开展“临床营养优质服务”,为住院患者提供食疗、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一体化的营养治疗。对术科患者开展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的营养管理。
专家介绍
曾瑶池
营养科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
每周一、周三、周五、周六上午8:00-12:00
李翠玉
营养科医师
门诊时间:
每周四上午8:00-12:00
魏文婷
营养科医师
门诊时间:
每周二、周日上午8:00-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