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酒:标价200块,但是扫码价高的吓人,一瓶三四千块。
这样的酒到底是好是坏?小编在还是白酒小白的时候,就被如此“忽悠”过。
其实不仅是我,我相信很多刚接触红洋酒的朋友,都会不自觉地挑选那些扫码价高的。
毕竟这样送礼特别有面子,也很唬人。我们不能说这样的想法就是错的,毕竟大多数国人根本就不了解洋酒,但是特别看重扫码价,也十分好面子。
甚至会有人当着送礼者的面,拿出手机扫码查价,也正是这样的原因。
让这些高扫码价的葡萄酒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且销售火爆。
扫码价只是摆设,与酒质无关扫码价可是100%的障眼法,它的存在,只是为了夸大一款酒的实际价值,凸显折扣的力度大而已。扫出来的价格虚高,但谁又能保证,这个价格页面不是虚假的呢?说不定它就是酒商自己加上去的呢!
因为大多数扫码价页面,都是人为可操控的,每一个条形码都对应后端的数据库,曾经就有业内人士爆料:“想要什么价格,就能设置成什么价格”。扫码价的水分有多大?成本价20元的酒,一经包装,再配上豪华的礼盒,就可以设置成高于成本50倍的扫码价格!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一个产品能带来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暴利带来的诱惑,让人甚至愿意抛弃良知!
扫码价背后的暴利,同样来源于我们对于价格的依赖。
对于大多数初学者来说,当我们面对一个不甚了解的产品时,我们总是会情不自禁的依赖价格的高低来判断好坏,这并没有错,但作为酒商,利用这个消费心理来谋取暴利,也就是太缺德了!】
也不能这么说,咱们不能一棍子把事情敲死,扫码价的存在,最初就是为了让消费市场价格透明,摆脱消息不对等的窘境,所以面对那些我们熟知的大品牌,我们还是可以放心的去信赖扫码价的。
我们都知道判断一款酒的好坏,不能只依赖扫码价,要想不被“割韭菜”,最好的办法还是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只有我们了解了,才不会轻易陷入这些消费陷阱。
如果一款酒的实际售卖价格,与扫码价相差太过悬殊,您一定要小心,毕竟“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天上掉馅饼的事儿,不会那么容易砸到您身上的,您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