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社区推广方案(新春走基层 | 如何让居民腰包鼓起来?近都社区有“门路”……)

2022年春节已进入倒计时,西航港街道近都社区熊猫集市菜商江明军也将完成这一年的生意。他算了一笔账:家里6口人领了社区集体经济分红3000元,自己经营蔬菜摊有六七万收入,除去各项开支,还可存上好几万,顿时笑得合不拢嘴——发展社区集体经济,居民摇身一变当起了股东,社区不断兑现着让居民人人过上幸福生活的承诺。

在发展中解决发展难题

领完社区分红,江明军立马返回熊猫集市卖菜,干得十分投入:“这总比出去打零工强多了嘛。”

借助城市发展红利,江明军洗脚上田,但身无一技之长使他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老人孩子需要照顾,无奈之下找到社区。

“社区资源有限,该怎么办?”近都社区党委书记陈万双说,有一段时间,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并有增多趋势。一批居民在发展中掉了队,社区倍感责任不小。

谋划发展集体经济,持续增强社区造血功能,带动居民持续增收致富——这是社区给出的答案。陈万双介绍,以前社区有些零散闲置地块、废弃旧厂房及居民统规自建房底商等,很多都没有利用起来。社区每年还要拿出相应费用请人看管、维护。经过社区两委多次讨论后,在社区党委领导下,近都社区将闲置地块改造成了临时停车场,将废弃厂房改造成了商业空间,并面向社会招商,居民经营则有优先选择权。

正是这样,江明军成为了社区菜市商家之一。几年下来,借助市场租金低、区域人口多等红利,他的菜摊生意收入可观,在奋斗中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集体经济的发展让社区文化建设、社会福利事业等也有了活水源头,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凝聚力进一步增强。陈万双说,“看到大家满满的幸福感,作为社区带头人倍感欣慰和成就感。”

资源换资源反哺居民

社区运营发布产品技巧

借助发展集体经济,无论是社区集体,还是居民个人都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福利。但面对大步向前的城市化进程,这种非常传统的发展模式依然是小打小闹,且不可长久持续。

以前熊猫集市只是利用空地搭建的简陋市场,环境差、管理水平低,短短几年间就与区域快速崛起的城市形态格格不入。2018年之后,近都社区依托社区发展治理新机遇,大刀阔斧对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将原本零散的摊位固定化、扮以景观,对周边区域进行适度开发利用,短短时间内就让市场为集体创收额上升到了8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近都社区将市场再次提档升级,并冠以熊猫菜市头衔,面向社会公开招商。

自引进专业投资者后,社区集体经济收益得到了巨大飞跃。陈万双说,“市场现在每年创造的集体收益在120万元以上,加上其他收入,目前社区集体收入有300万左右,社区居民人均分红也从2016年以前的100元,上升到了现在的500元。”

打造城中世外桃源

成都天美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2020年12月投资近都社区以来,累计投入近千万元资金,对熊猫市场进行智慧化打造。目前已形成乡村振兴农特产品集中展示展销、百姓剧场、基本市场供卖等主题经营场所,并吸引了100多户商家入驻其中。

59岁的居民曾维芳也赶上了这波好机遇。她来自资中,住在近都社区骑士郡小区,以前一直在周边打零工,这几年在家带孙子。去年孙子上学后就想着再出来干两年,分担儿子的压力。目睹市场的变化,她“斗胆”来此开了一家甜皮鸭铺子。“离家近,市场有特色,环境又好,心想生意肯定好。”果然不出她所料,自进入市场以来,她的美味产品得到了顾客青睐。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不仅让曾维芳看到了希望,成都天美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涛更是信心倍增。这几天她和公司一班人正加紧对市场进行氛围营造,迎接春节消费旺季。

杨涛介绍,目前公司正在加快推动“帮你逛菜市”的系列准备工作。春节后,市场里每户商家都会安装上一个直播摄像头,让市民直播逛菜市;同时乡村振兴农特产品将全部进驻,创新开展供销赶集等特色活动,努力带动更多人爱上市场、喜欢逛市场。

此外,围绕“幸福社区”的理念,他们将深挖近都社区民宿文化,围绕净土寺等资源构建相应的休闲、文化和娱乐场景,打造喧嚣城市中的宁静。

据悉,近都社区打造的O2O孵化中心也将有机融入其中。社区正谋划以入股等方式共同运营好社区集体资产,持续推动社区增收、居民共富。


【来源:云上双流 记者:胡兵发 编辑:廖琴 审核:谢刚 曾万娟】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本地新闻,请关注微信“双流发布”,收听空港之声FM100.9,下载“云上双流”APP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