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部和市场部是两个很有意思的部门,以前有些书籍专门论述过这两个部门,不过好像还没有人把他们放在一起研究。理解了这两个部门,基本上就理解了公司的运作主题。想要比较这两个部门,就要稍微引入公司组织架构的几个概念。
稍微大一点的生产企业,基本上生产和销售会分开,也就是形成生产部和销售部,或者叫生产事业群(部)和销售事业群(部),公司的法人主体放在其中一个事业群来运作。当然,也可能以产品为分类演化出其他的事业群。
在生产事业群,必然是以生产为主要任务的,主体部门就是加工车间或者加工部,从事主要的生产工作,当然还有采购,技术等等部门设置。
其中有一个重要的部门就是质量部。质量部的职责主要有建立质量体系,进行质量审核,进货检验,产品检验,产品改进,售后分析,索赔追偿等。
有句话能够很好的反映出质量部的状态,“质量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一个生产单位的质量部长往往是最忙的。质量控制紧了,容易造成生产缺件缺料,得罪加工部门,得罪采购部门,得罪排产部门,最终引起领导的关注而被迫放行。质量控制松了,加工部说什么件都送,没原则没底线,最后产品质量一塌糊涂,领导又要问责了,这是管的什么质量。所以质量往往成了生产的减震器和润滑剂。
和生产事业群对应的,有一个销售事业群。销售事业群里面设有分公司或者办事处,专门从事销售工作,直销或者经销。还有订单部,商务部,法律部等等,而市场部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市场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市场涉及到产品,涉及到研发,涉及到销售,涉及到品牌,涉及到销售的方方面面。
有的公司把市场部的职能分解到了各个专职的部门里面,比如市场调研放在订单管理部门,产品调研放在研发部门,法规政策放在法律部。
也有的公司把这些职能集中起来形成了一个集中的市场部,要进行产品调研,要进行市场调研,要进行法律法规分析,要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等等。
整合起来的市场部就像是一个大酱缸,领导安排什么工作都要带上市场部,可是市场部可能并不具备那么多专业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工作可能并不会换来其他部门的满意,最终导致领导的不满。
质量部就是生产的调节器,市场部就是销售的大酱缸。这两个部门工作是比较有争议和困难的部门,不过也是真能锻炼员工的部门。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两个部门的设置直接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态度。如果一个公司想搞好质量,质量部背后就要有企业一把手站着,否则一个质量部长是承受不住这么大压力的。市场部也是,背后没有一把手支持,只能沦为其他部门甩锅的替罪羊。
出路在哪里呢?怎么样的局面才是好的?质量部的地位至少不能低于生产,市场部必须能够统筹和整合其他部门,这要求两个部门必须具备强大的认知,调节和整合能力,才能脱离被动的局面,真正起到引导公司经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