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价涨上天,九州都限电。新能源发电到底能不能给点力?
目前看,由于光伏、风电等与生俱来的不稳定性和市占比还较低,新能源电力也就是所谓的“绿电”暂时还支棱不起来。虽然在“碳中和、碳达峰”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设备装机量快速提升,这也对我国现有的电网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
有这样一家公司,不但具有新能源发电设备全产业链,并且还是电网全环节智能化、数字化的先行者,它就是近期受到市场追捧的的电力设备板块的龙头——国电南瑞。
国电南瑞始创于2001年,并于2003年9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经历了多年的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国电南瑞逐步形成了智能发电、智能输电、智能变电、智能配电、智能用电以及综合能源等全方位解决方案。
截至2020 年底,公司拥有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继电保护及柔性输电、电力自动化信息通信、发电及水利环保自大业务板块,下设1个研究院,4个事业部,15家分公司、26家子公司。
国电南瑞由于背靠国家电网,公司不断被注资、重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这种巨无霸、垄断性质的公司,业务好坏、订单多寡往往高度依赖政策,换句话说,就是国家电网的投资额。
图2.2021第二季度产品收入结构
图源:财报罗盘 智能财报分析系统
根据公司半年报,公司于2021年第二季度的产品销售收入主要由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继电保护及柔性输电、电力自动化信息通信和发电及水利环保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产品的营收占比最高,达51%。
所谓电网自动化及工业控制方面,也就是电能生产、传输和管理的自动控制、自动调度和自动化管理,以此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能。国电南瑞是国内电网安全稳定控制和调度领域唯一能够提供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综合实力国内领先,处于市场龙头地位。
占比次高的是继电保护和柔性输电业务,提供电力系统故障快速隔离和恢复供电、高效率大容量远距离灵活输电的服务。
年中国电南瑞发布公告,称公司自主研发的IGBT换流阀将于2021年后半年正式投产。IGBT是能源变换与传输的核心器件,俗称电力装置的“CPU”,一旦IGBT换流阀量产成功,就能够打破国际上的技术封锁,成为继ABB、西门子、阿尔斯通之后全球第四家,中国首家具备IGBT量产能力的公司。柔性输电核心器件自产将强化国电南瑞在换流阀、变流器、SVG等电力电子设备领域的竞争力,并有效推动新能源并网的发展。
图3.IGBT设备应用场景
图源:国电南瑞官网科技成果展示板块
电力自动化信息通信业务要从事电力系统信息通信与安全的产品研发、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工程安装和服务咨询。
公司的发电和新能源业务虽然暂时收入占比较低,只有7%,但是国电南瑞布局新能源发电业务,随着新能源发电设备装机量的上涨,公司的相关订单数量也在增加。也就是说,这项业务板块增长的潜力比较大。
综上,国电南瑞的业务涵盖电网运行从发电到输电的全部过程,并且不止网内业务,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在网外的业务诸如充电桩,轨道交通等领域也有很强的实力。可以说,国电南瑞是电力设备和输电系统领域的当之无愧的老大。
根据公司半年报,国电南瑞2021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位148.0亿元,同比增长22%。毛利润从2020Q2的33.4亿元增长到2021Q2的40.5亿元,涨幅为21%。公司核心利润涨幅高达28%,可见降本增效下公司净利率有明显提升。公司利润增速高于预期,股价也跟着十分坚挺。
图4.2021Q2公司营业收入、毛利润、
核心利润增长情况(亿元)
图源:财报罗盘 智能财报分析系统
通过财报我们也能够看出,公司的营业总收入的增加是由于订单量的增加而带来的,2021年国家电网计划投资4730亿元,同比增长3%,同时在双碳和智能电网改革的背景下,新能源发电设备装机量持续增加,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发电设备还有很大空间。作为国家电网亲儿子的国电南瑞,很可能大幅受益。
图5.2011-2020新能源发电设备装机情况(GW)
图源:国际能源网
图6.2021Q2公司产品收入变动情况(亿元)
图源:财报罗盘 智能财报分析系统
从半年报来看,公司业绩稳步增长,并且在继电保护及柔性输电业务有着巨大突破。这一块业务涨幅最大,高达95.7%,这主要是由于公司柔性输电设备投产带来的。
所谓柔性输电,就是为电力输送装上精准的“调度器”,能够实现电流精准控制,有效提升电网的输送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这对于新能源时代光伏、水电、风能的并网发电意义特别重大。
比如,2020年6月29日,采用柔性输电技术的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正式投运,这是世界首个实现直流电网构建的重大科技试验示范工程,也是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推动能源革命、践行绿色冬奥理念的标志性工程。该工程额定电压±500千伏,线路全长666千米。每年约14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通过工程送至京津冀地区,助力北京冬奥会场馆实现奥运史上首次100%清洁能源供电。
随着双碳战略的逐步推进,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高,这块业务还将有长足的发展空间。
图7.2021Q2对上下游企业议价能力
图源:财报罗盘 智能财报分析系统
公司对客户的销售过程中,赊销规模223.85亿元,预收规模37.51亿元,采取以赊销为主的销售模式。与2020年二季度相比,赊销规模扩大4.23亿元,预收规模缩小6.52亿元。基于收入规模,被客户占用的资金规模缩小,对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提高。
对供应商的采购过程中,赊购引起的负债规模200.69亿元,预付占用的资金规模18.49亿元,采取以赊购为主的采购模式。与2020年二季度相比,赊购引起的负债规模扩大37.99亿元,预付占用的资金规模缩小2.10亿元。从存货规模与对供应商的赊购与预付规模来看,资金占用明显减少,对供应商议价能力变强。
对客户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增强,表示国电南瑞的行业地位逐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以及不可替代性有所增加。
图8.2021Q2公司ROE变动情况
图源:财报罗盘 智能财报分析系统
2019-2020年,公司ROE由14.82%提升至15.06%,ROA由9.56%提升至9.69%,实现稳步增长。特别是2021年Q2,公司净利率5.4%,较2020年Q1的4.5%提升20%。虽然说国企特别是生产基础设备的国企通常并不以盈利作为第一要务,但是国电南瑞能有5.4%的ROE已经算得上是行业前列了。
综合来看,国电南瑞的基本面表现十分优秀,在营业收入持续性增长的同时,资产规模稳健扩张,盈利能力比较好。并且公司行业地位逐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强。但是公司的订单来源高度依赖于政府,政策风险较大,有可能存在电网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
9月14日晚间,中国西电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通知,同意中国西电集团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部分子企业实施重组整合,新设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新公司。
图9.关于组建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的公告
图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也就是说,中国西电要和国家电网的部分子公司重组形成一家新的千亿级电力央企。甚至国电南瑞的三家电力设备子公司也在重组之列。
对于国家来说,这是在进行资源的统筹整合,但是单纯从企业竞争角度来看,这无疑大大挑战了国电南瑞在电力设备行业的行业地位。因为新成立的千亿级央企将会成为是我国一家以完整输配电产业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并参与到智能电网的改革和建设当中。这和国电南瑞部分主营业务存在着直接的竞争关系。就连国电南瑞自己,也在答记者会上表示:新重组的央企会与国电南瑞在部分专业领域业务上存在着一定的直接竞争。
竞争对手的突然增加,无疑对国电南瑞能否延续之前的营收增长平添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从公司2020年的年报来看,公司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并且在电气设备和智能电网领域有着绝对的先发优势,但是订单来源还是过度依赖于政府,如果电网加大对新公司——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的政策倾斜,那势必会对国电南瑞的订单规模产生不利影响。
结语
除了电网业务,国电南瑞的网外业务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比如公司已经有了完整的电动汽车充电产品,虽然暂时占比只有其收入的2%,但是随着新能源车占比的爆发式增长,增长可期。
在煤炭产能缺口放大的当下,新能源发电业务无疑会进一步提速,在电网智能化和柔性输电等领域占据核心技术高地的国电南瑞,这一块业务的增长也将是确定性的。
单从业绩和行业地位的角度来看,国电南瑞毫无疑问是非常优秀的行业龙头,并且受到双碳政策的加持,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至于新组建的千亿级电气设备央企,究竟会给国电南瑞带来多大的业务影响,还是要看电网投资的具体布局。相信同作为电力国家队成员的两兄弟,将在中国智能电网建设以及向全世界输出电力标准的过程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共同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