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南瑞下属子公司都有哪些(特高压三杰谁能笑到最后)

前两天,君临发布了一篇《盛宴!今年国运要赌特高压》的文章,为大家讲解了特高压重启的来龙去脉。

9月7日,能源局发布文件,要在今明两年核准12条特高压工程,宣告特高压工程重启;

12月13日,国务院阵前点将,寇伟接掌国网公司帅印,宣告特高压成为新基建的主力之一;

12月25日,国家电网混改启动,将最有前途的特高压工程放在混改首位,宣告盛宴大幕拉开。

这里面的投资机会,正从主题概念一步步落实,成为流淌着奶和蜜的伊甸园。

今天,我们进一步深入分析。

有些同学或许会有疑惑:从去年四季度以来,部分标的涨幅都有50%+了,未来还有多少机会呢?

君临认为:

特高压重启,这是一轮至少持续1-2年的中长线投资机会。

从短线看,部分个股的涨幅貌似不少,或许还有回调的压力;

但从三年以上的长线看,他们的股价还在山脚下,以前几轮特高压的经验,一轮完整周期的股价涨幅基本在3-5倍左右。

1

首先要明白一点:我国为什么要搞特高压?

因为我国国情特殊。

一来国土面积巨大,二来能源地理分布两极分化。

如上图所见,我国的能源主要集中在西部,用电高峰带又集中在东部沿海,造成远距离、跨区域、大容量输送电力的强烈需求。

但是用传统电压送电,必然会带来高损耗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特高压技术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但在过去,特高压的两大问题,严重制约了它的发展:

第一是投资规模巨大;

第二是国网公司内部的矛盾;

因为投资规模巨大,高层在考虑的时候,必然要慎重。

过去的几十年,老实说,我国高层的主要基建重点一直是放在交通上的,比如1990年代的公路网,2000年代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网,2009年之后的高铁网。

毕竟钱袋子还不算宽裕,有限的钱必须花在刀刃上,所以落到电网方面的投资,始终是少了一级。

但时间进入2019年,时移势易。

当年的交通网络,已经十分完善,即使是西部的山区贵州、云南、四川,也是高速路、高铁网四通八达。

再加大投资力度,似乎没有什么必要了。

我国的基建发展进入补短板阶段,也就是过去重视程度不足,又存在必要性、需要大力投资的方面。

比如5G、特高压、充电桩、人工智能等重大科技项目,陆续开工。

而在特高压方面,过去虽然也有过相关投资,但其实,总规模并不大,和即将展开的新一轮投资高峰相比,只是毛毛雨。

具体来看,中国过去的十年,经历过两轮特高压投资周期。

国电南瑞属于电力运营商吗

第一轮:2011-2012年,年投资额在400亿元左右,可以说是尝试阶段;

第二轮:2014-2015年,年投资额最高去到1600亿元,可以说是真金白银的吃肉阶段。

而在眼下,重启的这一轮特高压高峰,年投资额将高达2300亿元!

比上一轮高峰还要高出40%+……

这些钱,其中一半要花在设备采购上,另一半花在工程建设上。

从发改委核准、国网招标、设备采购中标、交付,到最后的调试安装,整个周期将持续2年以上。

由于设备商是按照工程完工的百分比来确认收入的,因此业绩的释放,也将是一浪接一浪,不断波浪式攀高的过程。

而在两年多的投资周期里,眼下不过刚刚进入到第一步的发改委核准阶段罢了。

从能源局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一批输变电重点工程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来看,第一批核准项目包括12条特高压线路。

其中主项目共7条,5条直流+2条交流;配套项目5条,均为交流线路。

这些项目的开工,从2019年开始,而设备交付高峰期将普遍落在2020年左右。

产业链中的设备公司,将由此枯木逢春,迎来新一波的成长机会。

2

特高压盛宴,最主要的受益者是谁?

无疑是国网公司的三个亲儿子:国电南瑞许继电气平高电气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从行业格局来看,特高压分为两块:直流电线路、交流电线路。

直流占大头,交流占小头。

在直流电这块,主要是换流阀、直流控制保护,两种主设备。

换流阀方面,国电南瑞是老大,市场份额占40%,许继电气是老二,份额占33%;

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方面,许继电气是老大,份额占53%,国电南瑞是老二,份额占47%。

两个亲儿子实力相近,各分得一半蛋糕。

在交流电这块,主要是GIS、变压器,也是两种主设备。

重点是GIS方面,平高电气的份额常年保持在40-45%左右,遥遥领先于其他对手。

所以,你别看交流电的蛋糕体量不如直流电,但是从总体受益程度来看,平高电气并不弱于国网的另外两个亲儿子。

但这里讲的只是特高压,如果将投资视野放大到整个电力行业,他们的身份差异将会更明显。

3

三个亲儿子中,国电南瑞的综合实力最强,是名副其实的龙头大哥。

简单比一比就知道了,2017年营收方面,国电南瑞242亿元,许继电气103亿元,平高电气89亿元;

净利润方面,国电南瑞32.4亿元,许继电气6.14亿元,平高电气6.31亿元。

市值方面,当前国电南瑞876亿元、许继电气107亿元、平高电气114亿元。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国电南瑞的体量都远远抛离了两个小弟弟。

那么,国电南瑞强在哪呢?

先介绍一下背景,国电南瑞成立于2001年,2003年上市,国家电网公司间接持有62.95%的股份,是控股股东。

作为亲爹,国网对南瑞可谓关怀备至,在过去的十几年成长史中,不断的注入新业务,为其发展打造强大的翅膀。

2004年,注入南京中德保护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获得轨道交通业务;

2007年,注入南瑞集团农电自动化业务;

2009年,注入南瑞集团城乡电网自动化业务,和电气控制相关资产;

2011年,注入安徽继远、安徽南瑞中天,获得配电自动化、用电自动化业务;

2013年,注入北京科东、电研华源、国电富通、南瑞太阳能等,获得大量节能和新能源相关业务;

2017年,注入普瑞特高压、继保电气,获得柔性直流、继电保护、海外业务等14项资产。

正是这一轮又一轮的资产注入和重组,让国电南瑞的体量益发强大,逐渐就成了国网系的设备领域核心资产。

时至今日,国电南瑞的产品线相当全面,在电力领域已是无所不包。

包括特高压、超高压、高压、中低压;

包括传统水电、火电、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

包括高端的特大型交直流一体化输电网、低端的微型配电网的采集监测、调度控制、继电保护等每个细分领域;

除了电力网络业务,触角还延伸到信息通信、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工业控制等产业。

简单来说,国电南瑞在电网中的地位,就相当于华为之于通讯行业的地位,尽显龙头风范。

这可不是吹牛的,我国的特高压技术在全球享有盛誉,欧美日都没有,因此其他地方想要搞特高压电网建设,只能跟中国买。

2014年,巴西建了一个“美丽山”水电站,这是巴西历史上第二大的水电站。

项目规模巨大,并且要将这个位处北方亚马逊雨林中的项目电力输送到2000公里之外的南方沿海工业区,遇上了难题。

最终,他们找到中国,和国网公司以51%:49%股比组成的联营体发展巴西的特高压电网。

项目总投资约127亿元,其中主要的设备供应商就是国电南瑞。

正因为综合实力强大,业务多元化,国电南瑞的看点就不仅是特高压了,还有轨道交通和充电桩。

众所周知,这轮中国的新基建投资浪潮,涵盖多方面产业,特高压只是主力之一,轨道交通和充电桩两块也不可忽视。

关于轨道交通和充电桩方面的投资机会,君临将在后续的系列文章中,逐步展开。

今天我们只关注国电南瑞本身。

在轨交业务方面,国电南瑞主要涉及轨道交通综合监控、轨道交通电力监控与保护等业务,国内市占率40%左右,实力相当突出。

当然,这块业务在轨道交通每年4000多亿元的投资蛋糕中,占比很小,只有2%左右。

但再小的蛋糕,给到一家公司独享,也是丰腴的美味。

再说充电桩。

2018年中国新能源车的销量已经突破120万辆,势头已经起来,下一步补短板的重点就是充电桩。

在这个领域,国电南瑞旗下的两个子公司南瑞继保+普瑞特高压合计市占率为15%,也是行业的主流玩家之一。

你看,新基建的几个风口,国电南瑞一家就占了3个,妥妥的人生赢家。

除了以上这些风口之外,国电南瑞还有一个看点不得不说。

2017年5月,国电南瑞发布公告,募集16.4亿元用于IGBT模块产业化项目。

IGBT,是功率芯片的一种,被称为电力电子行业的CPU,在家用电器、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运用。

一直以来,这个领域都是被国外半导体厂商所垄断的,国产化率只有10%左右。

作为电力行业的“华为”,国电南瑞又怎么能咽得下这口气呢?

当然,国电南瑞这番进军IGBT,可不是意气用事的,他并不需要开拓外部市场空间,光是替代进口,自己消化就足够划算了。

本质上,这是一件类似于华为做海思芯片的谋划。

核心技术的东西,我可以不是最好的,但必须要有,只有这样才能不被对手扼住命运的咽喉。

4

在特高压盛宴中,能跟国电南瑞直接抗衡的,唯有许继电气。

先说背景,许继电气前身为许昌继电器厂,1993年股份制改造,1997年上市,控股股东许继集团是国网的全资子公司。

背景当然是硬的,所以才能成为特高压三强之一。

但许继电气和国电南瑞最大的差异在于:体量要小得多,也更容易被单一业务的波动所影响。

在目前许继电气的几块业务中,第一大的是智能变配电系统,2017年占总收入的36.2%;第二大的是特高压业务,占总收入的26.6%。

特高压虽然只是第二大业务,但对许继电气的业绩却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比如2011年-2014年,由于特高压浪潮的推动,许继电气的营收从43亿元翻了一倍到83亿元,净利润甚至从1.57亿元跳跃式上升到10.6亿元!

那轮浪潮结束之后,营收虽然还能保持稳定,净利润却逐级下滑,到2017年仅剩下6.17亿元。

比起高峰年份下滑了40%!

2018年前三季度,许继电气的营收41.6亿元,同比降21%,净利润1.55亿元,同比降48%!

简直是惨不忍睹。

会造成如此境况,主要就是在许继电气的诸多业务中,大多都是低毛利业务,只有特高压是具有核心技术的高毛利业务。

可以说,兴衰成败,全系于特高压一身。

股价方面,如出一辙,上一轮浪潮中,许继电气股价涨了5倍多,浪潮结束后,又跌了接近80%,几乎回到原点。

这样的巨大周期波动,比起国电南瑞要剧烈的多。

5

平高电气和许继电气是患难与共的小兄弟。

同样来自河南,同样的控股股东平高集团是国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同样的聚焦在某个垂直领域,兴衰成败皆系于特高压。

2011-2014年,平高电气的营收从25亿元增长至46亿元,净利润从0.17亿元增长到6.93亿元。

2018年上半年,同样是特高压的断档期,收入26.20 亿元,同比降36.31%;净利润-1.31 亿元,同比降137.33%。

股价也是从涨6倍到跌去超过80%。

日子一样难熬,业绩波动、股价弹性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平高电气的第一大业务是特高压GIS设备,营收占比高达56.%,利润贡献率高达67.51%。

在GIS这个领域,平高电气市场份额高达40%-45%,独霸半壁江山,叱咤风云。

没了特高压,平高只能死翘翘,半条命都不剩;

但特高压一来,马上就翻身飞上枝头,乌鸡变凤凰!

6

如果说,长线投资,国电南瑞会是一家足够优秀的公司,能够穿越牛熊、无惧风浪;

但中线周期踏浪,许继电气和平高电气会是更好的标的,因为他们的周期性足够明显,股价弹性也足够的大。

但机会与风险,是如影随形的,因周期而起,也容易因周期而衰落。

如何才能躲过周期景气拐点,上车之后及时的下车,避免收益的大幅回撤?加入君临付费幸福版,获得长期跟踪服务,及时风险预警,锁定收益。

更多信息可关注“君临”获取。

作者:君临团队.

更多成长股分析、行业解读尽在“中国新一代投资研究服务机构”——君临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