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诗达邮轮赛琳娜号(“歌诗达赛琳娜号”:在这惊魂24小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1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有一艘邮轮频繁上热搜,受到世人瞩目,这就是“钻石公主号”邮轮,也被称为“恐怖游轮”。



之所以说它恐怖,是因为这艘邮轮1月20号起航以后,有人感染新冠病毒,结果所有乘客都被隔离在邮轮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毒在封闭的空间里肆虐,最终超过600人感染。

因为实在太过惨烈,几乎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而在同一天,还有一艘名叫“歌诗达赛琳娜号”的邮轮,载着3000多名乘客从天津国际邮轮母港起航,开始为期6天的旅行。



就在乘客安心享受旅行的这几天,国内疫情越来越严重,1月23号武汉封城,很多人除夕夜的聚餐都取消了。

而“歌诗达赛琳娜号”跟“钻石公主号”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是起航时间一样,旅行的那几天,正好是国内疫情爆发期。乘客登船时,一切风平浪静岁月静好,可6天的旅程结束,疫情的严重程度已经超出想象。



其次,船上环境很相似,“歌诗达赛琳娜号”有13家酒吧和5家餐厅,4个游泳池,有录像厅和购物中心,还有1500个房间,能容纳3000多名乘客。



因为是冬天,船内很封闭,空气不流通。万一有人感染病毒,其他人很难幸免。



看看“钻石公主号”的惨状,大家不免会为“歌诗达赛琳娜号”捏一把汗。

但和“钻石公主号”不同的是,“歌诗达赛琳娜号”仅仅经历了24小时,船上所有乘客就检测完毕,并被妥善安置好,无一例感染。

可是,“钻石公主号”频繁上热搜,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歌诗达赛琳娜号”却寂寂无声,很少有人提及。

所以,每次看到“钻石公主号”的消息,就有很多人在评论里留言,喊着世界欠“歌诗达赛琳娜号”一个热搜。







2月28日,在离惊魂24小时已经过去一个月零三天时,“歌诗达赛琳娜号”终于上了微博热搜。

央视记者采访了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防控组指挥长于立军,和天津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杨茂荣,首次向大众披露24小时的细枝末节。



将近40分钟的采访,听得人心惊肉跳,也让大家第一次了解到,“歌诗达赛琳娜号”到底都经历了什么。

2


1月24日,农历腊月三十,中国的除夕之夜。

“歌诗达赛琳娜号”即将返回天津港。此时,船上已经有15人出现发热症状,包括2名儿童和10名外籍船员。

船上还有不少来自武汉的乘客。

情况很严重,稍有不慎,就会形成大面积感染。



船上乘客和船员一共有4706名,一旦大面积感染,后果不堪设想,会比“钻石公主号”还要惨烈。

天津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接到“歌诗达赛琳娜号”的告急报告后,一场战“疫”便无声地开始了。

其实,那是疫情的初发期,武汉刚刚封城,各地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同时时间紧任务重,又是在除夕之夜,指挥部面临非常大的考验。

1月25日凌晨1点,指挥部发出以下几条指令:

邮轮停驻离岸十五海里的锚地,暂不进港。

专家、医务人员登船采样。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全部邮轮航线即日起停航。


这几条指令下达容易,想要完成却困难重重。这需要海陆空多个部门配合,甚至除了天津的部门,还需要北京一些部门配合。



哪一个部门配合不到位,都会让邮轮上的乘客逗留时间加长,多增加一分风险。

除夕之夜,并且是凌晨时分,但是各个部门全部都有人在岗,以最快的速度集结。

这也是“歌诗达赛琳娜号”能够短短24小时完成检测的基础,没有人员及时到岗,一切都是空谈

3


1月25日凌晨3点,由天津滨海新区卫健委11人和海关7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工作队,准备登船取样检测。

歌诗

他们没有等邮轮停靠后登船工作,而是在凌晨的寒风里坐上游艇,迎着邮轮而去,成为海上最美的逆行。

这样,就能提前做检测,不浪费一分钟时间。

凌晨5点30分,工作人员登上邮轮,开始对4806名乘客和船员测量体温。



按照原定计划,是让乘客和船员都到餐厅统一接受检测。但是工作人员上船以后发现,这个计划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一是船太大,甲板就有14层,让大家到餐厅并不容易,而且很浪费时间。

二是船上有些人有抵触情绪,不是很配合。毕竟,很多人并不知道疫情有多严重,不明白为什么出发的时候好好的,回来就要接受检测。

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工作人员临时决定,船上所有人待在房间不动,他们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去检测。



邮轮上有1500个房间,工作人员只有18名,在检测的同时,还要不停地宣传疫情,让大家配合。

工作量超乎想象。

在这种情况下,工作组只用了4个小时,就完成了对4806名乘客和船员测量体温。

新增了2名发热人员,加上之前15人,船上总共17人有发热症状,工作组对这17人全部进行了采样。

粗略估算一下,平均每个工作人员一分钟要对1.1个人进行检测,而且是到房间检测,同时还要宣传,还要安抚乘客的情绪。



这个效率真的很高了,他们的劳累程度也可想而知。这四个小时,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连续不间断地工作,应该全身都湿透了吧?

就在18名工作人员争分夺秒检测的同时,指挥部已经调配好了直升机,随时准备以最快的速度将17名发热人员的检测样本送到疾控中心。

央视记者问了大家都关心的话题,为什么要用直升机呢?

因为用船需要2个小时,而直升机只需要15分钟。

在指挥部看来,每一分钟都非常宝贵,快一分钟,乘客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更有保障一点


提供救援支持的直升机(由塘沽机场工作人员提供)

为什么只对17个人采样,而其他人只是量体温呢?

这个问题,指挥部也咨询了很多专家,确定这样操作是否可行,会不会有风险。

专家说,在邮轮这样单一的环境里,对17个人采样,其实就等于对同样的环境做17次检测,几乎没有风险,操作是可行的。

而事实证明,一直到现在,所有“歌诗达赛琳娜号”上的乘客和船员,无一人感染新冠病毒。


4


只是,指挥部在等待检测结果的3个半小时里,却异常煎熬。

一边盼着所有人都没事儿,一边又没有时间想太多,得制定接下来各种计划。

万一有人感染怎么办?没有感染的人怎么处理?感染的人又怎么处理?

毕竟是4000多人啊,操作起来难度太大了。

1月25日下午3点30分,指挥部接到疾控中间传来的好消息,17份标本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这也意味着,船上无一人感染新冠病毒。

指挥部沉寂了两秒钟,然后所有工作人员都疯狂鼓掌,十几个小时提着的那颗心,终于可以稍微放一放了。

接下来的工作,依然沉重而繁琐,没有人敢放松。

当天晚上8点30分,邮轮终于成功靠港。指挥部紧急调度54辆大巴车,专程接送乘客。



考虑到武汉已经封城,而船上还有不少武汉乘客,有些人可能无处可去,所以指挥部将滞留乘客安排在政府招待所,食宿全部免费。

晚上22点,35名湖北乘客入住招待所,到现在,依然还有8名乘客免费居住在那里。

从凌晨1点接到报告,到22点把所有乘客安置妥当,不到24小时,“歌诗达赛琳娜号”上的4806人全部排除新冠病毒,并且顺利回家或隔离。

这是又一个“中国速度”。

很多网友说,等着这个素材被拍成电影,到时一定要电影院支持。

5

因为速度太快,大家都只顾着争分夺秒完成任务,以致于关于“歌诗达赛琳娜号”的视频资料非常少。

记者采访时反复播放的视频,也就只有短短的几个小片段。

看到微博上有人说,自己哥哥的同学初一那天就在“歌诗达赛琳娜号”上,早上五点就到港了,晚上八点还在船上,当时大家还很疑惑,为什么要把乘客关在船上这么久,现在回想起来,才知道政府当时的这个举措,挽救了多少家庭。



钻石公主号上,我们看到了很多乘客的呼救,看到各种版本的故事。

而歌诗达赛琳娜号上好像一例都没有。

其实原因也很好理解,越是逗留时间久,越是有各种状况发生,状况越多,越容易吸引外界关注,所以钻石公主号一个热搜接一个热搜。

歌诗达赛琳娜号短短24小时就完成了检测,妥善处理了所有事宜。乘客逗留时间短,这么短的时间,也不会出现物资短缺身陷危险等情况,自然没什么故事,外界关注不够也正常。

上不上热搜真的没关系,大家安全健康就是最好的热搜。

在这段采访视频里,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在疫情爆发的初期,很多人反应不及时,确实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到位,但国家介入后,创造了很多奇迹。

一声令下,14亿人待在家里自行隔离,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春节。

无数公务员和志愿者从除夕开始就奋战在抗疫一线。

4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很多人凌晨一点就起床工作。

10天建一座火神山,12天建一座雷神山,高峰时,近2万人同时顶着风雪在工地奋战。




国外很多人预测中国感染人数会超过20万,钟南山预测7.8万。巨大的差距,是因为国外很多人没有想到,中国宁愿牺牲经济,也要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世卫组织专家评价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中国为世界做出了最正确的榜样!

世卫专家艾尔沃德说:如果我感染了(新冠肺炎),我希望在中国治疗



在这次疫情里,中国团结一心,创造了无数的“中国速度”。“歌诗达赛琳娜号”是无数中国速度中的一个。

我们不在乎它是不是上热搜,只希望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管顺境逆境,从政府到个人,都始终团结一心,勤奋又务实。

一个团结勤奋又务实的国家,没有人能打败。

部分图片来源于天津海关12360、平安天津,央视新闻

汤小小:自媒体【汤小小】创始人,每天工作三小时的时间管理达人,写作培训师,提倡轻松高效写作,至今已培训学员上万人,帮无数人实现了靠写作月入过万的梦想。私信我可以听写作课以及获得价值万元的投稿资源。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