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有一个节日,它和我们的心脏健康息息相关,那就是“中国房颤日”。很多人对房颤的印象还停留在影视剧台词里,但它离我们非常近。我国是房颤的“重灾区”,当你没有缘由地心跳过快,还持续了一段时间时,就要小心了!
房颤危害大
6个信号千万别忽视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又称为心房颤动,属于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指心房内产生不规则的冲动,心房内各部分肌纤维极不协调的乱颤,从而丧失了有效的收缩,表现为心跳过快且节律完全不规则。通俗来讲就是,心房出现了不规则的颤动,心房不能正常收缩,心跳频率比正常人快很多,可达到每分钟跳动100~160次,且不规律。
房颤也是一种危险的心律失常。它有“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此外,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比正常人高5倍,脑梗的发生率也大大增加。可见房颤是一种潜在危险极大的疾病,应提高警惕及早防治。尤其是发现以下6种信号,千万不要大意,预示房颤可能已经发生,尽快就医治疗!
1.胸口怦怦跳,仿佛雷声滚滚、鼓声敲击或鱼儿扑通跳水等;
2.脉搏强弱不等,有时感觉漏跳一拍;
3.用力时感觉气短;
4.易疲劳,运动量降低;
5.出现胸闷、胸痛;
6.发生昏厥或头晕的症状。
这些诱发因素,注意远离
除了疾病信号,了解诱因也很关键!房颤可以分为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不同类型的房颤诱发因素也不同。
1.阵发性房颤
阵发性房颤是临床上易漏诊的房颤类型,被称为“隐形杀手”!
阵发性房颤往往发作比较突然,发作时间长短不一,通常不超过7天,大多发生在24小时以内。这类型的房颤一般能自行终止,但可反复发作。
阵发性房颤的常见诱因包括:突然紧张、情绪激动、重体力劳动、外科手术、急性感染、剧烈咳嗽或疼痛、恶心、呕吐、缺氧或酸中毒等。
因此,阵发性房颤患者应尽量避免上述诱发因素,以防复发。
2.持续性房颤
持续性房颤则多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的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脏病等患者,常持续发作半年以上。
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更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健康饮食,适度锻炼,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有效减少房颤的发生。
房颤如何治疗
1.射频消融术多用于持续性房颤
现代医学治疗持续性房颤,主要选择心脏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术将射频电流通过一根特制的电极导管输出到心脏某一特定的区域,通过破坏局部心肌异位起搏点达到治疗目的,具有不开胸、疗程短、痛苦小等优点。对于持续性房颤的治疗非常有效。
但实施射频消融术难度高,仍然具有一定的风险,甚至出现术中刺破心脏的情况。此外,引发气胸、血胸、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可能也依然存在。
所以,心脏射频消融术一般应用于持续性房颤,对于阵发性房颤,药物治疗则更常见。
2.中药治疗阵发性房颤效果显著
中医药治疗阵发性房颤,是有明显优势的。房颤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心肌细胞代谢紊乱,而心脏离子通道运行正常,心肌细胞代谢才能正常。因此,调整心肌细胞所有离子通道,使之正常运行,是有效治疗房颤的关键。
心肌离子通道有很多种,如钙离子通道、钠离子通道等等,一般西药只能影响其中一种或几种离子通道,无法同时调整所有离子通道。而通络中药在治疗阵发性房颤方面具有整合调节的独特优势。
部分中药可以同时对所有离子通道进行整合调节,明显抑制阵发性房颤的发生和持续,改善心慌、头晕、气短等症状。例如我国第一个开展循证医学临床研究的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参松养心胶囊,不仅可以明显抑制阵发性房颤的发生和持续,甚至还能降低发生脑中风的隐患。
因此,治疗阵发性房颤,中医药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无论是哪种药物,都一定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以免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