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招聘类软件的流行,不少求职者和招聘者通过网络面试就能完成应聘和招聘过程,这为企业和应聘者提供了极大便利。“Boss直聘”和“拉勾网”都是国内知名的招聘软件平台,在业内颇具影响力,其中,“拉勾网”于今年3月宣布获得2.2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面对这个行业如此庞大的收益,必然回引起双方的“交战”。在今年2月起,两者矛盾就开始激发,甚至“Boss直聘”以“拉勾网”在微信公众号及朋友圈捏造并散布“‘Boss直聘’APP的严重侵权行为,并扰乱苹果市场秩序而导致产品被下架”等虚假事实,将其诉至法院,并要求对方停止诋毁商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332万余元。这是一场大规模的“武器-攻击”战。
上述案情笔者只是在这里简单讲述,先不说双方结果的输赢情况,就整个过程而言,无论是“BOSS直聘”还是“拉勾网”,在整个过程的时间和成本的消耗来看,双方都是受害者。从出现“攻击”,开始进行“谈判”,到“口水战”升级,最后诉至法院。凡是经历过的都知道此道路的艰辛,而早在2014年3月,“拉勾网”指责猎聘网抄袭其设计,猎聘网的部分页面从功能架构到设计均涉嫌侵权;2014年12月,“周伯通招聘”指责“拉勾网”推出的招聘幻灯片功能、招聘风暴周推广等做法属于抄袭。而此次“拉勾网”与“Boss直聘”的纠纷,更是将行业竞争推向了高潮。
笔者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则面临的法律问题也层出不穷。许多的创业者在创业的初期会采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如模仿他人、傍名牌、搭便车等手段来推广自己的产品、或者打击对手。这就像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所述的知识产权风险,其原因一方面是相关从业人员法律意识不高,尚未意识到某些行为已经触犯法律;另一方面由于新技术会带来新的法律问题,现行法律条款已经很难解决新技术引发的争议。所以他建议当企业发现其他企业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时,要积极维权,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成立相关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树立行业行规。
同时笔者认为在侵权成本低,而维权成本高的现状下,铤而走险并不是维护企业长久对的最佳方案,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明白,正规法律途径的维护能够更好的建立企业形象。在企业面临被侵权的时候不畏惧,勇于拿出自己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模式的时候,注意创新,防止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建立公平、健康的竞争环境。
【高沃知识产权温馨提示】
本文为高沃知识产权(微信号:gaowoip-com)原创,转载请注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之处请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