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心目中的英雄,女人眼里的堡垒
马里乌波尔最后的乌军,还躲在亚速钢铁厂地下室。
昨天分析了进攻亚速钢铁厂的几个方案。除了炸弹犁地,还有个办法就是围而不攻。
4月21日,原本俄军要进攻,在最后关头,乌克兰又提出了无条件接受谈判,再次提出放开人道主义通道,并且让联合国出面喊话。
之后,估计是乌克兰守军给普京展示了亚速钢铁厂地下室内的人质视频,包括大量的老人,妇女,儿童。
普京最后下达命令:取消亚速钢铁厂的总攻,改为围而不攻,直到投降。
为什么普京改了主意,因为硬汉普京,被抓住了软肋。
俄罗斯民族被称为战斗民族是有理由的。当年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军伤亡200万人,最终击溃德军。俄罗斯的政治家对待战争往往冷酷无情。
在俄罗斯内忧外困之下诞生的普京,是全球政治家中毋庸置疑的硬汉。但是,这个硬汉,却曾经多次落泪。
2013年11月10日,这一天是俄罗斯一年一度的【警察日】。
当天,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一众政府领导人,一同来到了克里姆林宫大剧院,参加一场纪念牺牲执法者的特别演唱会。
那段黑暗的岁月,国外势力与国内寡头势力反复搅局,为了维护国内治安稳定,几百名警官不幸牺牲。
演唱会上,一首名为《你知道吗,多想活着》的歌声悄然响起,瞬间感动了在场所有观众。
Так хочется жить音乐:Рождество - Ну-ка, всё вместе!
在场的人听着听着,一个个自发地站了起来,为同胞默哀。普京也站了起来,摄像头下的他,早已泪湿眼眶。他为同胞的无辜牺牲而心疼,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多,做得还不好。
2016年12月19日,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尔洛夫,到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一处场所发表演讲。
当安德烈·卡尔洛夫的演讲进行到一半之时,一名“安保”人员却突然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了一把手枪,对着安德烈·卡尔洛夫的身后连续扣动了数次扳机。
枪击事件发生后,土耳其警方迅速控制了现场,并且将这名行凶的歹徒当场击毙。
然而,安德烈·卡尔洛夫仍然因为伤势过重不幸身亡。
当安德烈·卡尔洛夫遇刺的消息传回俄罗斯后,总统普京大为震怒,自己国家的外交官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枪杀,简直闻所未闻,这是公然挑衅!对俄罗斯国家尊严的挑衅!
普京十分熟悉安德烈·卡尔洛夫,曾在公开场合中对其大加赞赏。当晚,普京就对军队下达命令:“要查明凶手!要狠狠地施行报复!”
2016年12月21日,安德烈·卡尔洛夫的遗体被土耳其运回了莫斯科。
在遗体告别仪式上,普京总统曾两次把头靠在了安德烈·卡尔洛夫的棺椁之上。
当普京再次抬起头时,不少媒体都拍到了普京那满眼的泪光,这位素以铁腕著称的硬汉,此时此刻不禁落下泪来。
普京心里明白,幕后的策划人,必定是中情局,目的是离间俄罗斯与土耳其的关系,同时打击普京的威信。
安德烈·卡尔洛夫,是为俄罗斯而死。
但是,俄罗斯跟美国国力有差距,实力不允许,证据也被销毁,没办法跟美国翻脸。即使遭到这种国耻,也只能忍痛吞下,他为自己的下属难过,为自己不能保护国民难过。
普京的几次落泪,都是为俄罗斯的国民,为俄罗斯那些爱国的中流砥柱遭遇牺牲。
这个铁汉的软肋,就是俄罗斯的国民,俄罗斯的战士。
俄乌战争战争发动以来,俄罗斯士兵已经伤亡上万。
因为牺牲大,当初发动军事行动,是不是一个错误?
如果不发动,乌克兰出卖国土给美国部署弹道导弹之后,一旦莫斯科遭遇袭击,俄罗斯必定生灵涂炭,国土遭到肢解。普京作为政治家,必须要为俄罗斯今后的百年国运考虑。
马里乌波尔战场,如果派遣步兵进入亚速钢铁厂进行清扫,俄罗斯士兵很可能会损伤很多。
高空投掷巨型炸弹,很可能让所有的亚速营守军连同人质一起消灭。这样会令俄罗斯遭到道德的责备,考虑后续吸纳乌克兰,乌克兰人也是俄罗斯的国民,不利于团结亲俄乌克兰人。
所以,综合考虑保护士兵与人质安全,普京叫停了进攻。
其实,不考虑时间,派遣工兵在11平方公里的周边筑起围墙,再以无人机监控,也可以暂时封禁住亚速钢铁厂的上千守军,一冒头就扔温压弹即可。
当亚速钢铁厂下的守军,使用儿童妇女作为人质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正义与人性,等东乌战场稳定,等待他们的,最终只有一个结果。
俄罗斯民族,曾经主动解散苏联,想全面拥抱西方却遭到拒绝。想独立自主又遭到制裁封锁。国力弱小,国民则无地位。内外交困,即使有铁腕政治家坐镇,面对强大的敌人联盟,也只能一枪枪地打回自己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