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北约和欧盟已经三番五次的拒绝了乌克兰的“入伙协议”,也无法阻止乌总统泽连斯基的喊话热情,借助着美国总统拜登三连峰会的机会,泽连斯基上演了一出“拜登走到哪,我就跟到哪”的闹剧。拜登出席北约峰会,他喊话北约30国提供“额外援助”;拜登出席G7峰会,他借助粮食危机凸显乌克兰;他甚至还在欧盟“最后一搏”。
观察者网26日报道称,在北约峰会和G7峰会前进行了两次讲话,泽林斯基认为还不够,因此他又决定在欧洲会议上“最后一搏”,为乌克兰谋取护身符。泽连斯基向欧洲各国领导人“深情讲话”称,无论是在对待战俘上,还是保护基本的核电设施,又或者是沉重地为受害者默哀,这些都是乌克兰日常的工作,而这种工作体现了“价值观”。
提到“价值观”后,泽连斯基话锋一转称,这种“价值观”也是欧洲国家的追求,因此乌克兰与欧盟有着同等的价值观,这说明乌克兰具备加入欧盟的必要条件,希望欧盟能够快速接纳乌克兰,一起抵制俄罗斯的“价值观”,这场战争是欧洲与俄罗斯的“价值观”之争。
不仅于此,泽连斯基还在这场演讲中挨个点名欧盟国家。他称,波罗的海三国支持乌克兰,波兰也支持乌克兰,法国也很快就会给出“肯定答复”,而德国已经透露了“即将支持乌克兰”,其他的国家都是理性的,乌克兰相信可以获得他们的认可,至于匈牙利,他们应该换位思考,他们当年也遭到过同样的战争,希望匈牙利理解乌克兰的痛苦。
总而言之,泽连斯基的表现就是“最后一搏”,想尽办法希望得到欧盟的肯定答复,为此不惜挨个点名欧盟国家。但让泽连斯基失望的是,欧盟强调了自己对乌克兰的同情,加入欧盟也是可以的,但是必须“按照流程走”。也就是说,欧盟再次拒绝了泽连斯基临阵入盟的请求。
事实上,乌克兰已经向欧盟提出了很多的“加入请求”,甚至还提出了战时就应该开辟绿色通道。但是欧盟的答复一直都是加入欧盟没有特殊渠道,乌克兰想要加入只能走常规程序。虽然欧盟每次都拒绝了乌克兰,但总会在拒绝之后再提供一些“额外帮助”,以此保持自己与乌克兰的“暧昧关系”,让乌克兰无法离开自己。
就像开放欧洲边境接纳乌克兰难民、不断加大援助乌克兰的资金,这些行动都是在告诉乌克兰--欧盟还在支持他们。与此同时,欧盟也在不断施压俄罗斯,甚至还要在很多经济领域内严格限制俄罗斯。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行动在内,乌克兰才没有彻底失去信心。
再加上北约也明确提出了加大军援乌克兰的力度,甚至还提供了许多防空武器和防核武器装备。乌克兰觉得自己又行了,又可以继续与俄军作战了。事实上,这种感觉只是错觉,西方国家军事力量不下场的情况下,乌克兰没有绝地翻盘的资本。
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乌克兰自己都明白这样的道理,只是大家都没有点破而已。乌克兰想要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可和支持,西方国家想要的是一个被俄罗斯逼得走投无路的乌克兰。
只有这样的乌克兰,才适合在国际社会上卖惨,进而让西方国家掌握足够多的理由对俄罗斯施压,让西方国家始终站在他们自己认为的“正义和道德”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