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三目财经
编辑 | 文 文
军校毕业,红色家庭出身,中科院干部,"民营企业家领袖","IT教父","中关村之父",泰山会,国家政策评论员,全国劳动模范,"产业报国三十年",当然还有——"卖国贼"……没错,这些或褒或贬的标签统统属于他,拥有传奇一生的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
2019年12月18日,联想控股发布公告,宣布柳传志正式卸任,继任者不是柳青,也不是儿子,而是由宁旻接任。
作为柳传志的女儿,柳青一直未进入联想,而是在滴滴出任总裁。特别是滴滴顺风车出事后,柳青多次以女性形象抚平此事。昨日晚间,柳青在微博发文祝贺父亲退休。
她在博文中说,"恭喜75岁老爸光荣退休,祝每天老头和老太太遛弯愉快。"同时,柳青晒出了多张与父亲及其他家人的合照。
1984年,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时年40岁的柳传志响应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化"号召——"一院两制",一部分科研人员做基础研究,另外一部分出来办企业,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积极投身创业道路。
彼时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在这间传达室召开了公司"成立大会",创办了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这就是联想集团的前身,柳传志是创始人之一。
而1984年被称"中国企业家元年",小平同志第一次南巡,王石用自己贩卖玉米赚到的第一桶金创办万科;张瑞敏任青岛日用电器厂厂长,于是有了今天的海尔;柳传志,在中关村的一间传达室内建立了联想。
柳传志和其他创始人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传达室门前的合影
1988年柳传志创建香港联想,1997年北京联想与香港联想合并,柳传志出任联想集团主席。联想从代理国外微机,到生产销售自有品牌PC,逐步成为国内PC市场的第一,经过一系列并购整合和战略调整,联想成功问鼎全球PC市场。
35年间,他不畏挑战,引领变革,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创造企业自己的五年计划,奠定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使联想披荆斩棘、跨越各种商海沉浮。
1984年公司创立不久的时间里,柳传志及其公司接连被骗。这让柳传志想死的心都有,但是困难再多,初心坚决不动摇。
1990年,第一台联想自有品牌电脑诞生,在一年后率先在全球提出"家用电脑"概念,并在之后推出第一台个人电脑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五代机产品——"586"电脑。
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电脑企业冲击严重、竞争激烈柳传志主导联想集团进行从组织架构到业务模式、从供应链到管理的大力改革,用代理国外产品积累的资金,去坚持国产计算机的研发,坚决举起民族工业的大旗。
1994年,联想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也是这一年,联想内部出现柳传志和联想总工程师倪光南之间的路线之争,总工程师倪光南主张走技术路线,选择芯片为主攻方向;而总裁柳传志主张发挥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加大自主品牌产品的打造。
柳倪之争后来被认为是代表了中国企业"贸工技"和"技工贸"两条路线的争斗。僵持之下,中国科学院调节,全体董事投票支持柳传志,倪光南黯然离开联想。也有人认为这次争斗,种下了"无芯"恶果,至今也没有研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发展进入瓶颈。
1997年,联想电脑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位列榜首。
2000年,联想电脑获亚太地区(不含日本)市场份额首位,标志着民族计算机产业在个人电脑市场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04年,借助收购IBM的个人PC业务,联想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PC企业。同年柳传志辞去联想集团董事长职务。
2005年之前的8年时间里,"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的广告标语让联想品牌深入人心,一直占据国内PC市场头把交椅。
2005年,杨元庆接替柳传志出任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聘请外国人阿梅里奥出任CEO。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联想集团同样身陷囹圄,全年亏损2.26亿美元,创下成立以来最大亏损。
2009年,柳传志临危受命,出任联想董事长,杨元庆担任CEO。"联想是我的命,再出山义不容辞。"
2年后,企业运营稳定,柳传志再次功成身退。这期间,联想不仅迎来组织架构重塑,成功扭亏,柳传志更是着力在联想控股的整体上市。
2012年,柳传志辞去联想控股总裁,继续担任董事长,推动联想控股整体上市。
据公开资料,联想控股是联想集团的母公司,持有后者29.1%的股份,两家企业都是港股上市公司。作为一家投资控股公司,联想控股自身不直接开展实际业务运营,而是通过战略投资涉足IT、金融服务、创新消费与服务、农业与食品、先进制造与服务行业,并进行了大量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财务投资业务。
2001年,在中科院、北京市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联想控股员工通过购买的方式,拥有了公司35%的股权;2009年,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入资联想控股,成为第三大股东,公司治理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2011年,公司进行职工持股会改制,并实施新一轮股权激励计划; 2016年,联想控股实施了公司上市后的中长期激励计划。经历三次改制,国企摇身一变成为有活力有激情的民企。
"中国有柳传志,我们的柳传志和联想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家或任何企业家的教父,他就是我们中国企业界的财富。"——马云这样评价柳传志。
柳传志的贡献不仅在联想,更是在整个中国企业的变革。也正因为此,柳传志"门徒"众多,先有孙宏斌,后有郭为、杨元庆。但最终,孙宏斌进了监牢,联想业务分拆出的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分别负责自有品牌业务和代理分销。神州数码交给郭为掌管,而将联想最核心的部分交给了杨元庆。
说起孙宏斌,这里还需要插播一段:1988年,如今的融创董事长孙宏斌投身联想工作,凭借一身的精明能干,很快得到了柳传志赏识,被任命为联想企业部经理,主管全国的销售业务。孙宏斌上任后,在全国构建了13个分销公司,大大提升了集团的营业额。
过早成名+才华横溢,让孙宏斌不可避免地有些"气盛",对于集团已有些不放在眼里。柳传志后来发现,除了他创办的集团的《联想报》之外,孙宏斌还在企业部内部创办了《联想企业报》,并且各地的分公司人员任命、财务管理全由孙说了算。
后来,孙宏斌以"挪用公款"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孙宏斌出狱后,约柳传志见面,向柳传志道了个歉,两人重归于好,而后联想出资50万给孙宏斌创办顺驰,并给予了大量帮助,让孙宏斌得以东山再起。孙宏斌也的确做到了,从顺驰到TOP4融创,其能力可见一斑。
12月18日,联想控股宣布完成代际传承,新任董事长宁旻一时间成为了外界关注焦点。宁旻的工作履历极为简单,自始至终他只服务过联想这一家公司。在以一名大学毕业生的身份加入联想28年后,柳传志和朱立南选择他作为公司新一任董事长。这位从一线打拼出来、处事相当低调的前CFO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成为外界眼中的黑马,那么50岁的宁旻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呢?
至于为什么柳传志将接班人交给宁旻,我们首先来谈谈柳传志对于联想传承这个问题的观点和规划。柳传志并没有将联想控股的接班人交给自己的儿子杨林和女儿柳青,而是禅让给了宁旻及其年轻团队。
回顾在早年的采访中,我们便可以看出柳传志对联想传承这个问题的观点和规划。当记者问及如何培养人才时,柳传志便表示,一直以来,他都想把联想办成一个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联想不姓柳,也不是儿子作为接班。他希望后面有事业心的人能够把企业长期接下去。柳传志对于发现人才也有自己的一套秘方,那就是早早的去研究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事,一边做事一边培养人才。
那么50岁的宁旻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呢?
英雄不问出处,是对宁旻生平最好的一个诠释。
有关资料显示,宁旻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EMBA研究生班,但鲜有人知,曾经的宁旻是一个高考落榜,后来通过自学13门科目并通过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而后继续进修,并于200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EMBA研究生班。宁旻1991年毕业后进入联想,从来没有换过单位,自此已28载。
2012年,宁旻开始担任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兼执行委员会成员;
2014年,宁旻担任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直接参与了联想控股的IPO过程;
2015年,宁旻被任命为联席公司秘书。
2018年,宁旻出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执行董事,成为公司第四位执行董事,也是四位高级副总裁中唯一一位执行董事。
宁旻是一位能力十分全面的复合型人才。他在联想的成绩十分优秀,公开资料显示,宁旻在担任首席财务官的期间,全面负责公司的财务与资金、风控与审计,以及资本市场和公共关系等相关工作,并主持联想控股财务投资业务的运营管理,在公司的战略制定、业务发展、组织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他参与了联想控股上市、H股全流通首家试点企业,在其负责公司财务投资工作期间,联想控股旗下的君联资本、弘毅投资和联想之星等子公司,以及联想控股自身的直接投资业务均获得了长足发展,为公司做出了卓越贡献。
"长跑之路,任重道远。我们看到,新技术、新模式、新变局正风起云涌,在这样快速多变的'战场'上,我们必须拼命学习、锐意突破;必须拥有更大的格局,锤炼出更强的战斗力。惟有坚守使命、脚踏实地,方能不负国家与时代的机遇,不负柳总为代表的老一辈联想人,不负股东、社会各界的信任与关注,也无愧于我们对自己的信心。长跑的新里程,从我们脚下开始了……" 宁旻公开信中这样写道。
(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