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登陆火星探测器(火星我们来了!中国计划2033年载人登陆火星,中国航天太牛了)

1961年,苏联发射“东方一号”载人飞船,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载人航天由此拉开序幕。2021年是人类载人航天的第60年,为了进一步探索太空,6月14日,全球航天探索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开幕,与会各国就空间探索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小军在探索大会上提出,中国计划在2033年实现载人登陆火星,这一消息的发布引起了全球的热议。因为在此之前,美国曾在休斯顿会议上公开他们的登陆火星计划,将在2031年将宇航员送上火星这意味着中国和美国的太空站展开了新一轮的较量。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和苏联为了争夺“世界老大”的称号,开始了非军事化的较量,航天领域成为了主要“战场”。苏联第一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美国成为第一个实现载人登月的国家,两国的实力不分伯仲。直到后来苏联解体,美国才成为航天领域的“世界最强”。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在航天领域渐渐有赶超美国的趋势。从中国空间站的建立到祝融号成功着陆火星,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可谓是飞速前进。这让一向自恃强大的美国感受到了危机,国际空间站即将退役,到时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唯一的空间站,“世界航天第一”的称号很有可能会易主,坐不住的美国加快了宇宙探索的步伐,抢先一步提出了登陆火星的计划。


我国能不能先美国一步登陆火星呢?怎样登陆火星呢?

其实早在2009年,我国就已经提出了“中国火星探测计划”,这是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计划,由我国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共同合作进行,主要目的是探索火星有没有生命活动的痕迹,有没有生命诞生和生存的条件,探讨火星能否成为新的人类生存地。


这个计划采用的是轨道器和火星车联合探测的方式,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在2009年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包括技术研发和国际合作在内,提前打好基础。

第二个阶段是发射卫星。在2009年之后,发射火星的探测卫星探测火星的环境,为探测器寻找合适的着陆地点。第三个阶段就是发射一个携带着火星车的着陆器,将实地探测的火星车送上火星。第四个阶段就是建立站点,建造一个火星基地,将人类送上火星。


不过,这个计划只进行到了第二阶段就中止了。按照当时的计划,在第二阶段我国和俄罗斯要分别发射自己的探测卫星。我国的卫星名叫“萤火一号”,这是我国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俄罗斯的探测器名叫“福布斯-土壤”,这两个火星探测器原定在2009年10月份发射,但是因为技术原因推迟了。


这一等就是两年的时间,因火星运动的特殊性,每两年才会靠近地球一次,所以这两颗探测器只能等到2011年的时候才能发射。到了2011年,两颗卫星虽然如期发射,但是俄罗斯的探测器变轨失败,“萤火一号”受到影响,这次火星探测计划暂时中止。


2020年,在“中国火星探测计划”中止将近十年之后,我国终于再次提出要进行火星探测。这次的登陆火星计划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步就是发射探测器,进行前期的勘探。

2020年7月,我国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成功,成功掌握了火星车预选着陆区的情况,为火星车的着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0个月之后,我国的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成功在火星表面着陆,开始了它的探测任务。


第二步是获取人类所需的资源,尤其是水资源。

火星现在的样貌宛如地球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在火星表面几乎找不到任何水源,要想登陆火星并建立基地,就必须要找到水资源。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两大元素就是水和氧气,如果能找到水资源,那么就可以通过技术从水里提取出氧气,也能通过水来进行发电,这样就能减少在火星生存的成本,至少不用来回往返的运输资源。因为制造火箭和飞船的成本是很大的,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就地取材是最佳的选择。


第三步就是研究火箭飞船将人类送上火星

火星和地球的距离最近的地方有5500万千米,按照现在飞行器的速度,也得八九个月才能到达,火箭飞船作为唯一的交通工具,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如此远距离的飞行,要考验火箭飞船的载荷,必须要制造大型的火箭,能够承载登火的必要物资。


此外,还要考虑它的动力和能源。火箭的发动机是火箭中技术难度最高、最复杂的部分,它为整个火箭提供动力,是火箭的核心部分。它就像一个掌舵手,决定着火箭的命运。火箭的外壳也是重点研究的对象,在升空过程中,箭体与空气摩擦生热,所以箭体外壳一定要耐高温。所以要想成功到达火星,交通工具的研制尤为重要。


中国登陆火星

为何要探索火星?

可达性

在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两颗星球是金星和火星。但是金星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星球,它的大气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极其强烈,导致金星的温度极高,表面极限温度可高达500℃。而且大气中还伴随着雷暴,环境极其恶劣。这也就意味着火星是目前人类可以探索的唯一行星。天文学家卡尔·萨根也曾经说过:“火星是人类可以探索的行星,也是最有可能让人类实现移居的行星。”


紧迫性

2013年,一位名叫凯文的火星爱好者根据NASA公布的部分火星照片和资料,模拟了一个远古时期真实的火星。结果显示,40亿年前的火星和地球出奇的相似,绝大部分都被海洋覆盖,高山、峡谷等各种各样的地球地貌在这颗模拟火星上都能找到。


如果火星以前真的和地球一样,那么在这亿万年的时间里,火星一定是经历了什么才导致现在砾石遍布,荒芜干旱。因此,探索火星就成为了探索宇宙的重中之重,从火星身上人类仿佛看到了地球的未来。只有搞清楚火星变成今天这样的原因,才能更好地保护地球,维持人类的长久生存发展


必要性

近几年,地球的变化有目共睹。南极臭氧层空洞增大,温室效应增加,冰川融化,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人类的肆意掠夺导致地球逐渐不堪重负。在注意保护地球环境的同时,寻找一个新的地球,扩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变得尤为重要,火星就是第一个选择。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在某些技术方面已经赶超美国。此次提出2033年登陆火星,是对我国航天实力的一种考验,也是世界航天的一种竞争,毕竟在登月这件事情上,美国毋庸置疑是第一,如果我国能赶在美国之前实现载人登陆火星,那将是载入史册的壮举。


自人类探索宇宙开始,就一直致力于寻找新的宜居星球,寻找地外生命。茫茫宇宙浩瀚无穷,里边有多少未知的秘密勾动着人类的心弦。从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开始,人类就看到了触摸宇宙的希望,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就现在的科技水平来说,登月已经是很高的成就了,倘若在2033年我们真的成功实现载人登火,世界航天史将迈入新的纪元,到时我们便可以自豪地喊出:中国航天真牛!

参考资料:

卓然 《你不知道登陆火星有多难》 知网 2022-02-15

钱航、张新龙 《我们能在火星上建基地吗?》 知网 2022-02-01

董映璧 《本世纪30年代中期,载人登陆火星时机最佳》 知网 2021-09-15

段旭 《人类登上火星还要做哪些准备?》 知网 2004-01-12

作者:小阿部 审核:henna 校稿编辑:李子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