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直播之后,VR热潮终于席卷到购物体验上了。不久前,淘宝推出了全新VR购物方式Buy+。Buy+谐音“败家”,通过VR技术100%还原真实场景,以后恐怕剁手也无法停止买买买了。
用户只要戴上VR设备,打开Buy+,即使躺在自家沙发上,也能一秒钟穿越到各地的商场集市,自由挑选商品。Buy+还可以利用三维动作捕捉技术捕捉消费者的动作并触发虚拟环境的反馈,实现虚拟现实中的互动。
实际上,淘宝Buy+并非是阿里在VR领域迈出的第一步。今年2月,阿里领投了Magic Leap 7.94亿的融资,阿里集团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同时加入Magic Leap董事会。Magic Leap是目前AR领域最具想象力的公司之一。
3月17日,阿里宣布成立VR实验室,首次曝光其VR战略。据了解,阿里VR实验室成立后的第一个项目是“造物神”计划,目标是联合商家建立世界上最大的3D商品库,加速实现VR购物体验。至今,阿里工程师已完成数百件高度精细的商品模型,未来将为商家开发标准化工具,实现快速批量化3D建模。此外,实验室还将联合阿里影业、阿里音乐、优酷土豆等建立VR内容输出标准,推动高品质VR内容的生产。
在新的VR战略中,阿里的思路是集中平台优势,搭建VR商业生态,完善服务标准,并投入更多市场资源,通过淘宝众筹和专业频道等加速VR设备的普及,帮助更多硬件厂商健康发展。不过,阿里最为看重的是VR购物。
所谓VR购物,就是利用VR技术还原真实购物场景,让用户足不出户就能逛街、试衣。随着淘宝推出Buy+,VR购物未来会成为VR行业爆发的一个突破口吗?
自去年起,各类VR消费级产品不断亮相。苹果、索尼、三星等科技大佬相继发布VR战略,国内市场上,阿里、腾讯等巨头也有所动作,来自暴风科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3月,暴风魔镜销量突破100万台。
虽然VR看起来一片火热,但这个产业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应用也主要集中在游戏和直播上。但不可否认的是,VR的触角已经逐渐伸向各个领域,VR购物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优衣库在官网上推出了3D试衣间,消费者在输入自己的性别、身高、腰围等十几项数据后,可以选择一个跟自己体型相近的模特,然后只需要点击模特的各个部位,就可以“换上”不同款式的衣服,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VR购物的一次尝试。
另外,极乐王国作为国内较早涉足VR社交的团队,从2014年开始就致力于探索和研究VR社交。据悉,极乐王国将在今年二季度正式推出VR购物功能,借助VR打造全新3D全息购物,模拟出商品就在身边的真实感,用户可进行试穿或试用。
早在VR技术在国内落地时,不少人就预测到VR会应用到购物领域。但是目前来看,要做成一个VR购物平台,难度并不小。
一般而言,VR购物需要让商家和消费者都应用VR技术,商家需要对商品进行3D建模,将数据传输至购物平台,而消费者也需要通过VR设备来完成选购;另外,要想3D试衣,消费者还得建立自己的人体参数模型。这些数据都需要一个很强大的数据平台支撑,能做到的商家,必须拥有雄厚的实力。
另外,高昂的成本也是一个门槛。以市场行情计算,一张沙发的建模费用为600-2000元。虽然普通沙发的建模成本较低,只需要四五百元,但如果是一些版式精致,有雕花、布艺的沙发,建模成本就要高出许多。
但不管怎么说,VR购物仍是一个值得鼓励的尝试。随着Buy+的面世,其他厂商者很可能会接着跟进。也许不久之后,这样的“黑科技”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锋观点》栏目稿件由作者专门撰写,威锋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同意转载![文章纠错]
现在还没有评论,请发表第一个评论吧!
正在加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