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管理学心得(致医药行业质量管理人员,解决问题关键点「私企与央企出发点」)

今日份工作分享及总结:

前言:都是同行在医药行业,都是为了解决药品及器械经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问题,朋友纠结冷藏药品装箱前复核还是装箱后复核,等一系列冷链问题,引发思考处理问题关键点。

私企朋友:这个复核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在复核完再装箱的;因为装箱有规定在多少分钟装完的。所以我觉得还是先复核。

我:我看出漏洞是冷藏药品从出库到装车没有验证方案及结果;你需看着出库数量来控制评估,我只是看到这个有漏洞,至于风险大小,你得把控了,我认为这条比你纠结出库复核更重要,复核有做这个动作,遇到好说话的检查员,不会纠结。如果出库不多,用保温箱解决,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货多事后,一定要加多这条验证方案,这才叫全过程控制;如果有程序规定,也是根据验证结果和方案来写的

不要纠结我这些央企,和私人做法是有出入的,你能保障自己和老板角度出发,不涉及到双星项目,就灵活运用。

我领导说我的,就怕我在正规公司待久了,都忘记了怎么处理事情,也得益于之前在私企做过,能够感觉到明显区别,解决思路也会有所不同。

企业要生存的,我们央企只是标杆,推动行业,但要求每个企业都做到这样,是一时半会做不来的,只能慢慢灌输思想,我记得刚开始索取首营资料都超级不规范,现在好很多了。

上次说的检验报告造假,导致假劣药,这个很关键,影响到自己和公司撤证,这个比冷链数据不是更严重吗?

现在有企业因检验报告是假的,而被立案罚款了。建议从今往后要重视了,要学会从小事情看到问题的实质,所谓的以小见大。多方面结合核实检验报告,假的总归是假的,会漏出破绽。

延伸出来问题:为何默认业务员对印章的“索取”方式,而对检验报告要严格审核呢?

医药企业管理

因为印章看起来差别不大,无法校对真假,但检验报告明显看出来是造假的,批号对不上,未生产就检验复核了,早产儿的产品……这个问题得去核实真假,如果说你不知道,就是质量管理体系失控了,并不是说一句不知道就完事了。那这个问题就大了,如何说话在检查人员前面尤为重要。

关键点熟悉法律法规,温故而知新,书越读越薄,综合评估。

总结:领导教会我,只要守住底线,不给自己挖坑,保障自己不坐牢,公司不撤证,就是合适的解决方案。凡是多评估利与弊,以及应对的方案,只有灵活地运用,领略它的精髓;在私企既要为老板着想,保证公司不撤证,又要保住自己的饭碗。

阅读法律法规要温故而知新。

做事情前多考虑怎么做,该怎么做,列清单;专业知识过关后,学如何管理企业,统筹兼顾安排工作,要不然苦劳是你的,功劳没你份。

这几年跟着我领导,学会了换位思考,他经常说我就是一个老头,没啥教我的。但他教会了我解决问题的思路,给我指引方向,而不是教我如何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同时也分享给同在医药行业,做质量管理的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以上是我与私企朋友讨论问题截图



网友留言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