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意这个调解方案。”6月1日,开封市禹王台区南郊乡东柳林社区群众宋某和孙某在乡司法所签订了调解书,和睦的邻里关系得以维护。至此,一宗农村建房纠纷在乡司法所、南郊派出所、社区法律顾问、社区书记和网格员的多方联调下得到成功化解。
调解现场
该乡群众宋某对自有宅基地房屋进行拆旧建新,邻居孙某认为宋某建房越了房屋界线,影响了自家采光的同时导致自家地基不稳,双方多次发生争吵。5月20日,孙某拿着2019年与宋某签订的盖房协议,来到乡群众接待大厅,情绪激动地说解决不了问题要去上访。值班领导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金波了解孙某诉求后,本着“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原则,立即联系乡司法所、土地所、网格员到现场进行房屋边界丈量,并走访四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认真听取了双方的意见和各自的要求。并于5月20日、25日、26日调解三次,由于双方各执一词,均不退让,调解工作陷入僵局。
丈量土地
6月1日,南郊乡矛盾调解委员会联合南郊派出所、社区法律顾问、社区书记召开专题会议协商,并研判双方矛盾症结,决定再次调解。在办公室,调解人员分别对双方进行一对一的耐心劝说,耿家旺律师根据《民法典》、《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劝说宋某合理规划建房。民警向孙某分析矛盾激化造成的影响,劝他们要相互包容礼让。四个小时后,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调解协议。宋某负责两家房屋中间地基加固,并承诺不盖新建房屋第二层西边第一间。这是近一个月以来南郊乡调解的第三起邻里建房纠纷。
签署调解协议
近年来,开封市禹王台区发展迅速,房屋拆旧建新的需求日益迫切,土地纠纷也随之增多,新建房屋直接影响到群众的长远利益,邻里之间往往为了点水之争而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从而导致调解难度大,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走万里路,进千家门,解百家难。禹王台区常态化开展‘六防六促’,持续推进‘三零’创建,织密群防群控群治体系;坚持依法调解、专业调解,发挥联合调解优势,各部门结合职能作用和专业知识提出调解意见,及时把各种矛盾纠纷消除在基层,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努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目标。(许会婷)
编辑:郑冬梅
审核: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