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南租房子多少钱一个月(七十年代外溜去黑龙江和农村记)

我自72年由山东外溜到黑龙江,在青岛我表哥的介绍下,我去铁力见了我表哥的朋友一孪玉林(哪时的孪玉林是铁力县革命委员会的主任,一把手,有实权)。我把來意一说,他爽快的答应了,让去林业局下属的一个林埸工作,


图片来自网络

我记得每月工资可能28至30元左右吧,来时正时秋季,给林場干"打带"活,活轻重不说,蚊子,小咬,草爬子咬得受不了,没干几天就辞职不干了。

当离开林埸后,又经朋友介绍来到了半截河子农場


来到农埸后,住在一个老乡家里,那年代农场生活很好,听老乡说,即是国家困难时期的61年,农埸的职工和家属也没饿着,不但有玉米,窝窝头吃,大米,白面,豆油也充足的吃,农场职工无论男女每月工资也都是30几元。因我从农村出来,虽农場条件较好,也是离不开面朝黄土背朝天


农场职工铲地,图片来自网络

因我的本意是想当工人,所以我辞別了老乡离开农场又走了。

自离开农场又来到七台河,投奔我的一位叔伯五哥家(那时我的叔伯哥是一位国家的正式煤矿工人)。七台河是一座以煤炭为支柱的新兴城市(矿务局),因来时那几年矿不招工,又必免抓盲溜(那年代国家不允许人员流动,抓盲溜其实就是自溜人员)。所以我叔伯哥就托人借了別人的一个户口,顶替别人名,安排到了一个小煤矿背煤(乡镇企业),那年代盲溜不好混,就像这种现没人干的活,当时还得托人,开介绍信等。那年代各个乡镇为了搞副业创收,在七台河开采小煤矿遍地开花。


此图是从井下一手握住麻代口,一手柱着一根小拐棍,猫哈着腰一步一步爬上地面煤堆,倒入箱斗中(半吨一斗)。

为了去小煤矿干活方便,离小矿又近,就去了一个叫十一家的农村居住。


那年代农村生产队各家居住的房子

我在十一家农村租了一铺炕,每月房租伍元。那年代东北是很冷的,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农村建盖房屋,都是就地取材,托土坯畾墙,上盖用几根长木当樑,砍好三角形房架,掛上檩条,也有的是先用木材建好房框,后用草辩子掛上泥,顺着房架转圈畾成,等太阳照晒干成形后,苫房盖顶是用一种叫小叶樟的草。这种草,又细又长,又结实,杆实成,是生长在沟淌子,山沟沟或荒草原上,那年代老百姓都把它割回来苫盖房屋。等房子成形晒干后,就要收拾房内了(现在叫装修)。盖房时也是根据家庭人口,如家庭人口多就盖三大间的,像这种盖三大间的,大部份都有老人,兄弟们多的,房山头还有一个仑房。正房三间分东西间,中间一间称外屋(厨房),畾有四个锅灶,每一锅灶都联接屋内一大炕,锅灶也很大,能放10至12仁大锅,大部份村民都以燒柴做饭和用来冬天取暖,还有一头又改炉子的,专用烧煤的。我租的西间一铺炕,就是烧炉子的,煤是下班从小矿偷拿回来的。屋内各一头都是南北二个大炕,每一个炕也很大,我记的可能有二米宽四米长(也可能有长五米的),炕稍能放下一炕柜或一对大木箱。墙皮都是草加泥抹平的(那年代农村没有沙子)。有些爱整洁的,就用一些看过的报纸来糊墙,显得干净卫生。


这墙已用报纸糊过的,图片来自网网

外屋外的烟筒也很粗很大,也是用泥一点一点畾成的,也有用砖的,


七十年代东北农村往房

烟筒小了怕屋内不好烧,那年代冬天是很冷的,取暖全靠烧柴,就这样烧,炕上是热呼,可后墙和山墙还是掛了厚厚的一层层白霜。在那年代东北不像俺们山东家,小伙子娶媳妇,这个,那个的净事,什么弟兄们多了,没房子了,而在东北完全相反,只要小伙人品好,又老实能干,即是没房,租房住妇女也乐意跟,结婚后住对面炕,部份人有跟妯娌住一间房,也有跟公公婆婆,小叔子小姑子住一起的,一到晚上睡觉时都各拉各得幔帐(有人也称Ⅹ╳帘)。如只有一铺炕的,结婚后会在炕上(根据占用位置),中间再掛一道挡帘,小二口靠一边,挡帘那边老人,小叔子,小姑子不等。

一到农村的时候,感到有些事太稀奇了,男女无论生产队干活还是呆在家里,都离不开吸烟,而且都是生产队种植的黄烟,小伙子咱不说,而大姑娘小媳妇衣兜里都离不开烟和纸,只要一有闲空时,从衣兜即掏出烟和纸,在手中一搓一圈,一支烟就成功了,那麻留的劲就不说了。生产队铲地时,都也是口中叨着烟,一边冒烟一边铲,后来我才知道,吸烟是为了防蚊虫钉咬。天暖和还可以,屋内打开门窗,可一到冬季,屋外特冷,屋内门窗关闭,灶堂门冒出的柴烟,水蒸气,再加上人为抽烟,整个屋内烟雾漫漫,有些大姑娘,小媳妇和老太太都手拿一支大烟带。


那年代东北的小媳妇抽烟,来自网络



全家吸烟图片来自网络

再一个好奇的是,他们糊的窗户纸跟俺们山东也不一样,山东农村都糊里边,而东北正好相反,他们都糊外边,后来我才知道,因东北寒冷,冬季风雪较多,糊里边容易掛雪,再加上屋内气流加雾,纸易怕潮湿润,所以只好糊外边了。再一个好奇的是我住的是北炕,对面南炕上住的房东的大儿子小二口,媳妇生完孩子后,就从房大樑下掛了一个木制小长箱(摇蓝),把他刚出生没几天小女孩就放进去了,连推带摇,口中还吭吭小凋。



小女孩刚出生几天来自网络

73年春节我回山东家探亲时,我的几位同学,哥们上一块聚时,有好奇的也问我什么关东三怪?我就把我在农村见到的,跟他们一一详细做了介绍,有一位同学说不对吧。听说公公穿错儿媳妇的鞋是什么意思,我跟他们又说了,都在一个炕上吃,都在一个炕上睡,炕地下满是上炕脱掉的鞋子,下地时能不穿错吗?哪年代俺们山东这地方可封建了(可能受孔子的影响),无论在家也好,生产队一块干话也好,男人说话可不敢随边了,只要是有长辈在的地方,特别是公公,大伯哥一类的,只要有儿的,孙的,弟弟的,媳妇在旁边的,说活从语言上都时刻慎重,相反东北的农村就不同了,我个人的看法还是东北好。从这一点看胜于山东。

我记得74年,几月几号我记不清了,中央陈永贵视察黑龙江,见到黑龙江人烟稀少,又有一望无边,一片片平整,烏油油膨松的黑土地,提出意见,经中央批准,就地安排一批从各省来黑的自溜人员(盲流),充实各个农村参加生产,给安家落户,我记得可能在六月份,抱着一颗好奇心,我也去自溜人员安置办报了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外流七台河的盲溜子们都出来了,也不用东躲西藏的怕被抓了,自溜人员安置办门前排了一个大长队,得有好几百米,我上午7时多点去了,等到下午2时才报上名,后边排队的还有很多了,我被分配到了桦南庆发公社,庆发大队,恰好山东我二姐家的三外甥也投奔我来了,就让他顶替我去了庆发,过了一个月我去庆发看了我的三外甥,还是不错的,经济虽有点紧张,但生产队给的粮食很多,比在山东也强多了,我三外甥原在山东家有人给介绍的媳妇,嫌弃我三外甥家弟兄们多,都已经黄了,这次听说上东北来了,也自找到东北来跟我三外甥了。不久三外甥的老丈人,丈母娘,二个大小舅子和小姨子,除了大姨子已结婚一人没跟来,全家五口都来庆发落户了,哪时生产队长就有权落户,而那年代的东北人为人相当亲,相当好。我三外甥的大舅子來时都已40多岁了,在山东家整天为说不上房媳妇而发愁,可已来到庆发,队长就给介绍了一名小寡妇。

转眼到了1975年,春节刚过完,山东我二姐家的四外甥又来投奔我来了,跟他一块来的还有他邻村一名叫张利忠的,他也没有隐瞒我,说今年34岁,家庭成份是地主,说是偷跑出来的,让我千万收留他,如回去就有被整死的可能,他又告诉我,说弟兄们三个,还有一个妹妹,父母双全,父亲是专政对象。在山东家经常挨批斗,还有时被揍,我回答让他放心,给他吃了棵定心丸。我立即找人联系安置办,幸好安置办还没撒,不过得74年以前的,74年后来的不给安置,从那里来从那回,不回送迁送站给迁送回去。我连忙找我居住的十一家大队,找会计开了份证明介绍信,交给安置办才登上了记。后也被安排到桦南土龙山公社,永发大队,离我三外甥庆发大队相隔不太远。这次受安置的四外甥和张利忠二人的永发大队,条件胜于庆发。

自从把我四外甥和张利忠打发去农村落户后,我也得到了一准确消息,我叔伯哥跟我说,七台河矿务局为扩大煤炭生产,经煤炭部批准,招收一批在黑龙江各个乡镇居住的,矿工子充实井下一线。当得到这一消息时,我小煤矿也辞职不干了,由十一家又搬回到五哥家,我叔伯五哥有二女,二男共有四个孩子,共六口,再加上我一家七口,晚上睡觉都在一铺炕上,家中六口,生活全靠五哥一人,经济方面也不太宽裕,叔伯嫂原是中学老师,因照顾我叔伯五哥和孩子们,也辞职不干了,虽我帮了他点也不行,我山东家也有年老双亲,老婆和孩子。都睡一铺炕我总觉得别扭,再说我也闲着没找活干,就又和叔伯哥合計在他原来二间房一头又接出一间,在东北盖房不像山东家那样烦嗦。在此盖房全靠力气,尤其像我正是当年(29)岁,就地取材,挖土托大坯,下边地基用矿井拉上来的岩石,畾好后,上边再用干透的大坯畾成墙,够高后,放上是先砍好的房架子,掛好檩条,订上板皮,抹上草泥,苫上一种叫小叶樟的草,这样刮风下雨就不怕了,后边再按打上门窗,一间房子就成形了(一切木材都是从矿上拿的),那时盛兴一句话,叫十个黑子九个偷(指井下一线矿工),一个不偷下班还拿块煤。那年代领导知道井下工人不易,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苫房草也是我从十好几里的一个大沟淌子去割的,晒干后,用扁担挑回来的,屋内的炕,火墙,炉子和室外的烟筒全是用砖畾的,窗户跟农村就不一样了,完全改用玻璃了。等房子一切完事后。就又打探消息有关我的事了。听我叔伯五哥说,现招工组在勃利,具体需要什么手续,五哥也探听明白了,第一个是填表,具体父亲名子,在哪矿工作(75年七局管瞎有新建,新兴,东风和桃山四大矿),我叔伯哥是新建矿的,自然就以新建矿的名义,托人办了,这一头我哥给办。另一头是难事,就是需要被召工人居住的农村户口,由大队和公社出户口证明,如让我叔伯五哥给办,他说农村没啥接力之人,求別人给办,得需不少钱,当时我虽在小矿背煤积攒了几个,但心中没敉(怕钱不够),我抱着能少化钱,又能办成事的心情,想去农村试一试。

我买了4瓶七台河白酒,又去供销社买了4个关头,共化现金10元左右。然后乘火车到桦南后,又乘大客来到战胜村(公社驻地,大客车到此是终点)。我先去庆发村,打听到庆发村大队的会計,杜玉的家后,进屋先说了点客气语言,我说三外甥在此大队落户,领导对他们一家照顾怎样怎样的客气小话等(无话找话)。但使我没有想到的是,杜玉一点也没有领导的架子,对人非常亲近,和蔼,说明来意后,答应的也非常爽快,后喝酒吃饭,又打发他儿子去把他联桥(连襟)找来,来到后先握手客气一番,经杜玉介绍后才知道,此人叫曹得海,是夲大队的书记(退伍兵),也非常实在可亲,杜玉也把我的来意跟曹说了一遍,说你就去公社帮给办得了呗(指杜玉)。后喝酒用饭,饭是杜玉老婆给烙的油并,我代的白酒是60度的,我们三人喝了三瓶,我本不会喝酒,可如不喝点,他二人说我不实在,我也只好喝了点,结果俺们三人都喝醉了。

当晚我没有去我三外甥家,就在会计杜玉家的北炕和他的二个儿子,一起睡下了,第二天用完早餐杜玉和我一块去了公社,找到了公社秘书(我记得姓刘,叫啥名字我已忘记了),立即给了我一份户口准迁证,盖有公社革委会的公章(那年代公社秘书有权处理户口迁,落等事项,不像现得经派出所处理)。拿到户口准迁证后,我立刻用掛号信寄往山东,办完此事后,我又回庆发三外甥家住了几天,因刚到东北农村,一切事物都觉的好奇,就去每家走动看一下,村里的村民们,无论是外地人和当地人,见到我这个外地陌生人,也都十分和蔼可亲,遇到饭时,走到哪家哪家吃。香喷喷带饭豆的大茬子,菜类黄豆酱伴大豆腐,土豆,茄子,豆角子大锅乱炖管够。也正是香瓜子成熟季节,生产队分的香瓜子,各家各户都有,我也真没少吃,这样在庆发玩了几天后,又去土龙四外甥家去了,四外甥离三外甥家差不多得有30里,那年代交通不方便,再说我也想看一下农村风光,就选择了步行。渴了,热了就去路边瓜地,瓜棚,连吃带凉快。

桦南租房


当年生产队瓜棚

进入瓜棚后看瓜人先去摘几个好瓜让你吃,那年代生产队种的瓜,卖的很少,大都是分给村民吃,有些生产队离县城近的,才能多种点出售,但不管卖也好,不卖也好,只要进入瓜地不管是什么人,瓜主(看瓜人)都是先让你吃个饱。

这样在瓜地也过足瓜瘾了,也休息好了,就又一路观景,一步步来到了土龙永发大队,见到了四外甥和张利忠,无论从各方面大队和群众,都给他俩照顾挺好,在永发大队还认识了二名近老乡(一个县的)。此大队无论从农业,经济收入及各个方面,都超出我的想像。也是桦南较好的第一村。我四外甥和张利忠真是交了狗屎运了,如不是安置办,很难到永发落户。玩了几天后即回七台河了。

回七台河首先跟我的叔伯五哥和嫂子,说了这次桦南之行,哥嫂二人听了也较高兴,我的叔伯哥说不急,招工组现在湯原和依兰二个县,去桦南可能11月中旬至月未。可转眼到了12月,秋去冬来,招工组现也已进驻桦南,我着急的给山东家连发信敉封,最后我爱人去大队找到书记(因那年代山东家的人囗的出入得经书记签字)。这位书记是新任的一位造反派(原老书记已给打倒)。说什么准迁证明不符合,没有公安局证明。再说他对我外流也抱有成见,被我爱人给骂了一通后。后我听说大队会計为我这事,跟这位造反书记早已说过,公社与公社之间办理人口出入,不需要公安证明(那年代)。后我爱人给来信说,大队再让我重办一份(说原来那份已找不着了)。当我接到爱人的回信后,非常生气,立马又返回桦南。见到庆发大队会計杜玉后,他没支声,第二天又领我去了公社,见到公社秘书后,杜玉跟他简说了我的经过,这位秘书也是没支声,只是眉头一谄,脸上又显出一似微笑,立马拉开抽屉,拿出一夲带有公安局公章的户口证,把我的藉贯,出身,出生的年月日都给添好,撕下交给我(现后悔当初年令改小一岁)。当我一接过户口,我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恨不得给这位秘书大人下跪嗑一个。

在桦南公社办完事后,因归心似箭,也就没去庆发了,跟杜玉客气了一番,杜玉就大踏步的回家了(庆发村离公社得有6里地而且还是冬季较冷)。我在公社等到10时多点,桦南大客也来了,(哪年代桦南通庆发公社驻地大客每天二次,上下午各一次,票价1.1元,七台河到桦南火车票是1.7元),来到七台河我的哥家后,描述了这次桦南之行,又把户口交给哥嫂看过,后我叔伯哥和我同来桦南,交给招工组,后又同回七台河了。

在七台河叔伯哥嫂家住了二天(必经是哥嫂家因吃商品粮,我又是一个壮小伙,特能吃,差不多我一顿能吃我叔伯哥全家一顿六口人的饭,吃得我嫂子都有点心痛。)所以我又去桦南了。这次去桦南先去看望我的一位知己老乡(因俺是一个县的,在十一家一块背过煤,因他嫌腰疼,背不了煤了,74年也经安置办去了农村,他被安置在桦南大八浪公社建草沟大队,到公社下车后,因错过了班车,下车后只好大步量了,走了二个多小时,那时已下午4点多了,天已黑,又是敉九寒天,又刮起了大眼泡(暴风雪),想找个人打听一下都找不着人。冻得我实在受不了了,正好前边出现一村庄,推开栅栏门就进屋了(那年代农村住户没有院落墙,都用山上的小树棵子和树枝,架设的篱笆栅栏,门也是)。进屋后,跟房主说了意思,房住跟我说去建草沟,还有很远一段路程呢,少说也有20里地,就从锅内给淘了一碗稀粥,让我先喝下,后又让我上热炕头暖和了一会,(那年代的东北,我想可能不像山东有喝茶的习惯,我居住过的十一家村也好,桦南的村也好,冬天招待来切(客人,冬北管客人称呼叫切),夏天是从水井刚打上来的凉水,冬天自然就是大楂加上饭豆的大楂粥湯了,当房主一听我说的是山东囗音味,他说他祖辈也是山东人,是登洲府的,这样我们就互称老乡,热心的房主没让我走,晚饭跟房主一家同吃,主食大查粥,莱是酸菜,豆腐,猪肉,粉条子,房主好喝酒,自己倒了一碗(能有半斤),我说我不会喝酒,耗不过他时,我才免強喝了一点(能有二两),因赶了一天路,觉得有点累乏了,房住就让我在炕头睡下了。

第二天在房主家吃过早饭,太阳也升起老高,在这位房主老乡的指引下,又经过二个小时的步行,来到了建草沟与我这位一个县的近老乡见了面,老乡说在此大队生活很好,生产队还给找了座房子,分的粮食也吃不了,他和媳妇二人还养了二头猪。(老乡的媳妇也是刚从山东娶来的)。每头猪都长250多斤。说此村就是经济方面不行,一年到头干不几个月的活,不像我们山东家,农作物一年二季,生产队一年到头都有活,村民一年也不得闲。而东北呢,种地一年只种一季,秋天庄稼一收获,打完埸就没活了。地里也没有农作物了,牛,马,可地走,自找草料,早上放出去,天已黑它们都自个进入了生产队饲养屋(那年代冬天生产队不喂)


冬天生产队的牛马都自找吃的


生产队秋收往生产队运柴草和庄稼等


生产队秋后压场图片

一进入冬季,村民就要猫冬了,一上冻下了雪,各家各户就要杀猪了,大部份农户都养个三二头的,卖给收购站二头或者一头,留下一头自己吃。

杀完猪后村民去各家各户轮流去喝酒吃肉,酸莱炖猪肉,吃血腸等。剩下部份放入仑房,用雪封好,也是随吃随取。


东北农村吃自灌血腸



酸莱顿猪肉加血腸乱顿,一切图片都是来自网络

一进腊月,各家各户都包粘豆包和冬饺子。


全家正在热呼炕上包粘豆包

每家每户都包很多,听老乡说能吃出正月去,



全家坐在热炕上包好的饺子

哪年代東北特冷,一般没有事很少出门,在老乡住了几天后又去土龙和庆发了,吃喝也是像上面说的相同,也正赶上冬天杀猪,吃肉喝酒。那年代使我做梦都不敢想,东北的农村的村民们,无论是山东早出来的或者是当地的,还有给我曾办理过事的,公社和各村的干部,怎么人与人之间都那么的友好呢?怪不得山东人都往黑龙江跑呢?我都有点后悔出来晚了。

在农村玩几天后,又乘大客车去桦南县招工办,打探消息,终费尽各种谄褶,于1975年,12月30号,也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想当工人的美梦终于实现,被七市矿务局招收一名正式矿工。


升井后的煤矿工人

回头再说一下我的四外甥和张利忠,在桦南土龙山公社,永发大队,干了不到一年的活,而年终决算,四外甥来七跟我说,和张利忠都各开1000多元,把我高兴的说,比我当工人都强,(那年代新工人一下井是三级工,45.18元,加上入井费八角和夜班费三角,一月上满勤工资才开70元去右)。而四外甥又娶了当地夲村的一个姑娘。而张利忠因年令较大,长的看老,打眼一看好像与年令不符。(都管叫他张头)。他带着1000多元回了山东家。听外甥说回来也代回一个21岁的大姑娘,和张利忠相差14岁。真应了俺们山东家乡一首童谣"大嫚大嫚你别愁,找不上青年找老头,别看老头胡子黑,一样领着你上东北,上东北有钱化,叫你一样不想家⺀。这一首童谣真应验了。同时还把他父母,二个弟弟,一个妹子全家五口,经永发村书记同意,都接到了永发村落了户(张利忠因有音乐天才,吹拉弹唱,无所不能,还会木瓦工)永发村因有俱乐部,书记也喜欢二人转,这才破格给以落户。

以上这就是我来黑龙江五年的亲身经历,同是70年代生长在中华大地的公民,都是一个共产党领导,为什么黑龙江与山东相差这么大,山东家只要人不在,超出一年,大队干部就拿户口说事,动不动就说给注消户口,给以威胁。把个户口看的哪么重,黑龙江七台河安置了自溜人员成千上万,那有一个自溜人员的户口,从原藉迁来或带来的呢?再说哪年代的黑龙江人,无论公社或村的干部,广大的村民们,也都是哪么有素质品德,和蔼可亲,助人为乐的一副副好心肠,特别是让给帮助过我的人,能不怀念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说法,可能是指的黑龙江人吧。村民各家各户房头,都有一个土胚畾成的大仑房,里边放有生产队分的各种粮食,冬天放的猪肉,粉条子,冻饺子和粘豆包,冻豆腐等好多,不锁门的也有,我在农村住了三年,没见一户说丢的。庄稼秋天收回后,地里耕牛和牲畜也没人看管,可地找草料。互不相识的陌生路人,只要进入瓜地,香瓜,西瓜吃个饱,冬天进入村民家好吃,好喝,好招侍,晚上房主让上热炕头,和房主男女一家同睡一炕。现代的人,特別是年轻一代,和过去年代相比,又谁能做得到呢?

网友们!当你们读看到我70年代来黑龙江和农村的亲身经历的记实。有没有和我类似一样的!如有希给以关注和点赞一下吧,致我最最亲爱的网友们,谢谢!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