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场接收函是什么(档无忧提醒毕业生,你的档案是不是处于这四类情况?)

又是一年毕业季,同学们在兴奋之余已经感受到了迷茫的来临,作为“过来人”也经历了同学们所谓的迷茫时期,不要怕,不要抱怨,积极面对,毕业也是个过程,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择业期,一般是两年,同学们仔细想下为什么是“两年”而不是“两天”?道理很简单,两年正是我们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阶段。以下讲讲档案和报到证的关系及档案整理、转移流程等,力争让同学们或关心毕业生就业的老师们更能了解这份繁琐工作的重要性。


人才市场接收函


通常同学们说的档案是指人事档案,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尤其在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等相关证明时,都需要使用档案,甚至在落户、子女教育等问题上也要使用档案。

学校一般不会也不能随意处理毕业生的个人档案,是根据学生提供的接收函来发派档案的,接收函等于录用通知,和三方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的目标是一致的,是可以办报到证的,每位毕业生个人档案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情况

第一类,被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银行等公字头单位直接录用的。这些单位有调档权限,同样也有档案管理权限,单位本身就可以办理接收函,如果被这些单位录取了,单位会办理接收函给录取的毕业生,学生凭借接收函到学校或到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办理报到证,同时档案将会派发到该单位。

第二类,被国有企业、银行等公字头单位间接录用的,比如人事代理、劳务派遣等。人事代理一般要求档案派发到单位或单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管理中心,劳务派遣一般会要求档案派发到单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管理中心,这里面有个核心内容,就是单位或劳务公司参与你的档案管理;劳务派遣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不参与你的档案管理,在签订协议或劳动合同时就明确你的档案回生源地,这种情况等于你的档案和工作没有必然联系了。

第三类,被民营企业,外企等单位直接录用,这一类单位没有档案接受权限,毕业生可以选择去单位所在地人力资源市场作为档案派发目的地,学校会按人才市场出具的接收函把档案派发到人才市场,档案归人才市场保管。好处就是毕业生的户口可以随档案迁移到所在城市,以后会享有各种便利,不会再被当做外来打工人口对待,这也是为什么北京、上海的一般的企业拒绝接收档案的原因,这些城市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落户的。

第四类,档案户口回生源地。生源地就是高考时候你的户口所在的地方。如果你毕业时没有被公字头的单位录用,又不想把档案保管到签订单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或者你还没有打算好以后长期在哪个城市工作,那么直接选择回生源地,那么学校会直接给你生源地的报到证,同时把你的档案发排到生源地所在地级市的人才管理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记得及时的拿着报到证到档案所在地的地级市人才管理中心报到,当然了报到前档案要已经完成了邮寄和接收程序,否则在生源地级市人才管理中心还没有收到你的档案的时候,你是无法完成报到的。如果没去报到会导致什么后果,最大的影响就是你的定岗定级,影响到以后的待遇问题,尤其是某一天进入到体制内工作后,这种影响可能会比较深远。



现在很多单位不按规定办理,私自将档案交给个人自带,这是不符合规定的,如果个人自带档案,一旦发生丢失问题,本人要承担后果的,对于重要的档案一旦丢失,问题及其严重。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