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位淘汰制的看法(要正确理解“末位淘汰”)

要正确理解“末位淘汰”

唐河 袁丁

“末位淘汰”这个词一定是管理学上的专用名词。而我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是在2010年的全县教育工作会上。

当时我给局主要领导起草讲话的时候,特地使用了“末位淘汰”这个词。要知道,这个词在当时的教育工作中,是首次使用,有一定的震撼力的。

到了2011年的教育工作会的时候,我对“末位淘汰”一词,有了基本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末位”,不是最后一位,而是最后几位,比如说倒数第1位、第2位、第3位,也可以是倒数前5位。

其次,“淘汰”,不是去掉,也不是撤掉,而是诫勉和调整。

只有弄清楚了什么是“末位”,什么是“淘汰”,才能去正确的理解什么是“末位淘汰”。

末位淘汰

“末位淘汰”是绩效考核的一种制度,通过竞争淘汰来发挥人的极限能力。

在教育上,用这种办法来激励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是对的,但是,用在对学校、对校长的管理上,就要规范的讲、正确的写。

“末位淘汰”,所规定的时间不能太短,往往以三年为期限,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如果以一年为期限,有的时候并不合乎人情和规律。

“淘汰”的措施,仍然是一年诫勉谈话、二年黄牌警告、三年自动辞职,这样一个流程。如果一年一棍子打死,将违背了“末位淘汰”的激励原则、绩效原则。

当然,这样的制度,别滥用,一旦滥用,副作用将是巨大的。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