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好不好学(做造价4年,从啥也不会到啥都会,我终于活成了人们口中的专家)

四年前,刚毕业的我面对复杂的社会不知所措,可能是不想浪费大学专业所学便选择建筑行业从事工程造价工作。经过大半年的工地生活后,我逐渐明白,能够让你在社会上存活下来的职业无一不是具有技术门槛的,从那时起我便坚定信心在造价这个行业扎根。

四年后,被钢筋混凝土摧残的我已经找到在这个行业苦中作乐的方式,再经过几次施工单位和复审单位像熬鹰一样熬我之后,逐渐明白,做事情总是要有一些专业主义精神的。


什么是专业?

专业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技术和情商体现。作为服务行业的造价咨询,对雇佣我们的业主单位遵守合同约定,用自己的服务为业主做出贡献;控制自己的情绪,依靠理工科本身的特性和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用自己的好奇心和进取心,在这个互争雄长的行业获得生存之法。

从事造价咨询行业的人,无论他处在这个行业的哪一个环节,都必须对自己所在的环节所有细节了如指掌,正如造价圈的黄燕翔老师曾经说过“不知道工人一天能搬几块砖的工程造价人,都可以随时出局了”。

在工程造价这个行业有个奇怪的现象,一个本科甚至研究生毕业的人到实际工作中像小学生一样到处拜师,总会在各种论坛看到“群里各位大佬,小弟刚毕业,经验不足求指教”的求助,真的就是经验不足才导致刚出校门的人有这样的想法吗?做什么行业都需要经验,工程造价由于实践性强更需要经验支持,如果把上述自身的原因推卸到经验不足上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工程造价好学吗


理论与实践

任何行业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可以“一蹴而就”,而经验只能“日积月累”。但是经验不一定非要从“自我感知和自我体验”中得来,公司的规章制度、同事口中的吃亏经历都是我们应该积累的财富。刚出象牙塔的学生们和新手们或许更喜欢和同层次的交流,但是讨论的结果可能早已有了答案,你们应该多和专业的人在一起,做专业的事情,向专业的人请教,尝试一些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

刚入行的你可能在办公室里贴发票、送文件或者给领导打扫卫生,但是不要忘记你是专业的人要做专业的事,请不要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每一个人在自己行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会做不同的事情,这些事情可能有价值也可能没价值,请不要灰心,请不要丧气,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进行系统学习,亲身实践,对行业里的新事物和新理论反复消化并不断积累经验,经过持续的训练,自己要能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别人。


观察- 反思- 计划-执行

十年无意识的重复工作所积累的经验绝对比不上两年刻意锻炼所获得的经验值。我推荐采用“ 观察- 反思- 计划-执行”模式:观察自己或他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反思自己在哪些地方需要改正或提升,制定出行动计划,并在下一次工作中执行实践。正如论语所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少喝一杯奶茶,少些玩乐主义,抖音中的无脑娱乐可能偶尔会让你轻松,但不能让它们充斥我们的生活,成功没有捷径,七天学会套价、一周速成建模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天才少年,也是靠量变积累成质变的。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或许没能及时抓住行业变化的风口,但当我们终挤上时代滚滚向前的列车时,请抓紧锻炼自己努力成为这个时代的真正专家!

*本文系刘庆镛原创,独家来稿

转载务必申请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违者必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参考,如有异议,烦请留言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