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二胎需要办理准生证吗(会场内外说心愿⑥丨“二孩时代”的隐忧要这样解决)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董碧辉 金毅 编辑 程阳蓓

“你想要一个弟弟或妹妹吗?”“全面二孩”时代,这个问题成为一些家庭的敏感话题。

在国家放开二孩后,我省在1月14日举行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修改《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为我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该条例自2016年1月14日起施行。

省两会期间,“全面二孩”更是成了众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二孩时代”教育质量如何保证?相关的配套设施能否跟上?在浙江新闻客户端的“两会心愿墙”上,网友也是纷纷留言:

@非儿912放开的同时,还要注重教育质量才是关键,这个教育质量,不光是指学校,更重要的是家庭。

@我的中国梦:那我们70后怎么办?年纪这么大了,才说“全面二孩”,高龄有风险吧!

@毛毛雨心思:随着二孩政策的逐步实施,保姆市场又将迎来一波巨大的招工热潮,家政公司一定要尽快提早谋划,招兵买马,悉心培训,以应对市场需求。

@霉珎菜:说实在的:有条件的家庭才敢生二孩三孩,所以国家大可放开三孩四孩。没条件生一个都难养,谁还敢生二孩!1、要有时间。2、要有家长。3、要有经济基础。4、女人要不怕身材走样。

@读友_97038170后的二孩生还是不生呢?等二孩子大了,自己已经花甲之年,纠结。

为此,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带着大家的心愿和问题,来到“两会”现场,一起来听听“两会”代表委员们是怎么说的。


省人大代表、湖州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杜英

声音:要未雨绸缪,加强妇幼保健服务的建设

现在从一些趋势已经可以看出,比如建大卡的孕妇增多,一个矛盾就凸显出来,医生护士非常紧缺。我觉得2016年是个分水岭,对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的质量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是好事,但是一定要未雨绸缪,做好后面的配套。我觉得首先要加强妇幼保健服务的建设。”

杜英告诉记者,医生的培养周期很长,不仅仅是医生护士,现在儿科医生紧缺的问题已经比较突出,据中国医师协会统计,全国儿科医生有6万多人,缺口达20万左右。全面二胎的放开会让矛盾更加凸显。

“不仅仅是产妇的服务,后续的抚养、教育压力如果不缓解,恐怕很多人都是想生而不敢生。”


省人大代表、嘉兴学院老师徐卫卫

声音:让二孩都能上幼儿园,需出台政策促进配套建设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研,全面两孩政策放开后,到2020年,全省幼儿园在园人数将新增47万人左右,需新建幼儿园1411所。预计 2022年前后全省幼儿园在园人数达到峰值238万人左右,将比2014年在园人数增加63万人左右,需新建幼儿园1891所。

对此,徐卫卫建议,要完善制度政策,浙江省要在前期深入调研基础上尽快出台关于规范我省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的政策文件,明确发改、规划、国土、建设、教育、房管、财政、安监等相关部门的职责权力,将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纳入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规划,纳入公共教育资源统筹管理。

浙江二胎准生证办理流程


省政协委员、省总工会副主席张卫华

声音:建议政府对录用女职工达到一定比例的用人单位给予优惠政策

“全面两孩”政策放开,对优化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减少独生子女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有好处,但对于女性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有潜在的不利影响,女职工权益维护会面临更多问题和挑战。

建议政府对录用女职工达到一定比例的用人单位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合理用工,改进生育保险政策,尽快修订现有配套法规并落实。


省政协委员、宁波市妇联主席杨小朵

声音:加快二孩生育配套政策的相关调研,如社会保障、减税政策等

加快二孩生育配套政策的相关调研,如生育政策的前后衔接、失独家庭的社会保障、生育保险的改革完善、减税政策等系列问题,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进行调研、评估,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浙江新闻+

浙江二胎新政策2016年具体内容如下:

第十七条 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第十八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经批准,可以再生育一胎:

(一)再婚前各生育过一个子女的;

(二)再婚前一方生育过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再婚后已生育一个子女的;

(三)再婚前一方未生育过,另一方生育过两个子女的;

(四)已合法生育的子女中,有经病残儿童鉴定机构确诊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或者确诊为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夫妻通过产前诊断和筛选可以再生育的;

(五)其他可以再生育的情形。

前款第五项具体情形,由省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提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因子女死亡无子女或者只有一个子女的,可以按照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自主安排生育。

第十九条 公民依法收养的,不影响其按照本条例规定生育。公民不得以送养子女为理由再生育。

生二孩无需办准生证

生二孩要不要审批?需要走哪些程序……伴随着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放开,人们对这个新政策仍然有一些不够明白的地方。

对此,条例规定,对按照本条例规定生育的,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登记服务的具体办法由省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

“条例明确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也就是说更加注重服务。”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和省卫计委的相关专家表示,符合规定的夫妻生育两个及以内子女的,只需凭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和婚育情况承诺书,即可去夫妻一方户籍地或现居住地的乡镇(街道)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办理生育登记。也就是说,一对夫妻生育第一和第二个孩子的,均无需办理准生证。

“应该说,生育登记服务是一项简捷便民的改革举措,顺利的话只需要几分钟就可搞定。”专家说,婚育情况承诺书由乡镇(街道)计划生育管理机构提供,由夫妻双方或一方到现场填写即可。

此外,条例还明确,公民依法收养的,不影响其按照本条例规定生育。不过,公民不得以送养子女为理由再生育。

多给女方30天“奖励假”

条例新增了一条规定,2016年1月1日以后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下列福利待遇:女方法定产假期满后,享受30天的奖励假,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并计算工龄;用人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给予其他优惠待遇;男方享受15天护理假,工资、资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发。修改前的条例曾对晚婚晚育进行奖励和照顾,修改后的条例删除了该款内容。

这次条例还规定,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经申请,由生育管理所在地的乡(镇)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对于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再生育子女的,应当收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优惠。而在过去,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再生育子女的,则需收回光荣证和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并取消其他优惠措施。

根据新修订的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给予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奖励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单位落实的,有关单位应当执行。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的,按照规定获得扶助。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按照规定应当享受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奖励扶助的,继续享受相关奖励扶助。

伴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条例对未婚生育行为的处理明确了有关政策。对于已满法定婚龄未办理结婚登记而生育第一胎,满6个月后仍未办理结婚登记的,按照0.5倍征收社会抚养费;生育第二胎的,按照1倍征收社会抚养费。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