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目前的养老金发放是根据2021年的计发基数,标准为6893元,虽然是省级公布的数据,但最近有很多山东粉丝在后台提问,不是省级统一的计发基数吗?为啥大家到手的养老金水平并不相同,差距在几百元甚至几千元,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多人对养老金计发基数的理解有误,养老金水平不一致,其实是这7个原因导致的结果:
第一,计发基数不是完全统一
山东省公布的计发基数6893元并不是各市县都必须遵守,核算的范围是全省事退人员和除菏泽市外的企退人员。为什么菏泽市例外呢?我们可以从社平工资这里找到原因,菏泽市平均工资水平低于省级全口径平均工资水平,而养老金计发基数的核定就是按照社平工资作为基础的,如果在社平工资低的基础上强行按照省级养老金计发基数发放养老金,本市的养老金统筹账户的压力巨大。
因为社平工资低,所以社保缴费水平低,如果养老基金账户收入低发放水平高,将产生的就是养老金账户收支不平衡。2020年菏泽的养老金收支已经出现缺口,为了保证以后能够跟上省级调整的步伐,菏泽市2020年已经印发《意见》,其中,要求三年内必须将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逐步过渡到按全省全口径平均工资核定上下限,过渡期内全市统一待遇计发和调整政策,也就是说从2021年~2023年是菏泽的缴费制度过渡期,过渡期过后,养老金计发基数可能会按照省级标准计发。
第二,事退人员受到控高限制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水平比企退人员应当是更高,首先,投入少。在2015年,山东省实施了养老金并轨,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参保不能全部由单位缴费,实施单位缴费20%,个人负担8%,可是在此之前,这部分人自己没有负担养老保险费,省下了钱,而职工却是一直在缴费,计算下来,事业单位人员投入少,收入自然更高。其次,2019年山东省印发《关于印发山东省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从2019年5月1日起,山东省降低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事业单位和企业均按照16%缴费。
但注意,实施缴费比例一致,可是降幅却不一样,事业单位是从20%降下来的,但企业是从18%,也就是说事业单位在2019年5月之前,缴费费率比企业高了整整2%。2019年一次性降低到16%,事业单位降得更多,直降4%,是企业费率降幅的2倍。但相对的,为事业单位人员缴费比例就减少了。可是在2019年5月之前,事业单位人员按照的20%,比企业职工存进账户的养老金更多,为此,今年继续对这部分高收入人员进行控高,与企退人员按照同一个计发基数领取养老金,领取标准将降低,可以看出,从2019年到现在山东省是在一路缩短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
第三,城乡居民无缘参与调整
今年《分工的意见》中,除了明确职工基本养老金继续调整外,还罕见地提到了居民基础养老金的调整。虽然不是全国统一制定的上涨额度,但是各省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今年已经有海南、江苏、西藏、宁夏、贵州、山西等地公布了上涨标准,山东虽然还没公布,但是居民养老金本身不是强制一年一调整的,去年山东已经发布了上调标准,将基础养老金标准由142元上调至了150元,增加了8元。很多人看到基础养老金上调,误以为参加居民养老金也有基础账户养老金部分,可以也按照计发基数调整。其实这笔钱只是政府在补贴,大家按年缴纳的社保费实际进入的都是你自己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因此,现在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主要还是针对具有统筹账户养老金收益的企事业退休人员的福利。
第四,缴费累计年限长短不同
目前的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时间最低要求是达到15年,但不是说只能交到这个水平,在此基础上,只要你还没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能一直缴费,增加你的参保时间。缴费时间越长,最终核算养老金时,到手钱就越多,首先,在计发基数都是6893元,缴费指数都是100%的条件下,缴费15年和缴费30年的人,基础养老金标准分别为1033.95元和2067.90元。
缴费时间差距大,原因有很多,比如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稳定工作,没有单位参保,或者频繁换工作导致保险断缴;属于《社会保险法》实施之前,也就是2011年以前参保的,在延迟退休5年后,缴费累计年限仍然未达到15年的人,可以进行一次性补缴,但只能交到15年,是无法增加参保时间的。缴费时间长的人,主要就是毕业后马上工作参保,中途没有离职断缴的。其次,部分有工龄的人员,可以按照视同缴费计算养老金,但实际这部分人在此期间可能根本没有交过费,相比实实在在按月缴费的人,到手的实际收入要多一些。
第五,部分人有2笔“养老金”
现在大家口中的“养老金”其实不只是基本养老金,还有补充性养老金,即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部分事退人员,国企员工的单位可能会建立这项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这笔钱到退休后,和基本养老金一样都可以领取,拥有这笔钱的人,再加上基本养老金,每个月的收入将高于只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
第六,缴费指数标准不一样
缴费指数不是一个固定标准,按照不同收入水平,还制定了上下限的要求,一般是社平工资的60%~300%。山东省对企事业单位人员和灵活就业者,以及城乡居民的缴费标准是不同的。2022年山东对企事业单位人员要求的缴费基数标准是上限20599元、下限4121元。但是同样领取职工养老金的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却按照的是上限18726元、下限3746元执行,灵活就业人员很明显缴费水平比职工和事退人员更低,但是仍然是按照职工养老金的水平领取去,那么实际的收益自然会更多。山东省城乡居民的缴费方式是按照11个档次,最低300元,最低5000元,收入不同,缴存的养老保险档次不同,进入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以及根据缴费水平相对应的政府补贴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第七,缴费年限不足变更社保性质的
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到退休领取的可能也未必是职工养老金,因为有部分人到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时间还是不足15年,前面提到了属于《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的人才能在延迟退休5年后进行一次性补缴,那么之后参保的人,这项待遇就无法享受。还有一类原因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目前没有全国性延迟退休政策,今年延迟退休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分工的意见》里都没有提及。
如果想要延迟退休,交足15年的保险费,除了自己出钱,还需要企业继续帮忙缴费,这要看企业愿不愿意继续聘用大龄就业者,如果企业不愿意,你就不能按照职工社保缴费,只能选择转移职工养老保险为灵活就业参保,或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灵活就业身份参保虽然能缴纳职工养老保险,领取职工养老金,但是注意你要负担的养老保险费是20%,全部是个人缴费,便宜点的就是居民养老保险,可是由于居民养老保险没有基础账户,你要放弃已经缴费的这部分钱,只能转移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以后领取的水平比同期参保的人要少很大一部分了。